天津港国际物流发展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461
摘要:道整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整治过程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当前的整治工作在旧有基础上提出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基于对河道整治工程开展现状的研究,本文指出了基于生态环境保护下的河道整治工程的开展方式,让该项工作能够满足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在河道整治工程的开展中,涉及多种整治方法,在传统的整治工程开展中,更重视对河道的清淤工作,虽然在传统河道整治工作开展中也开展了其余各项工作,但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存在不足,在当前和今后的整治工程开展中,需要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思想。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河道;整治工程
1河道整治工程开展现状
1.1断面整治中的问题
河道断面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为深槽断面,另一种为浅滩断面,深槽断面的传统整治工作为清除河道中淤泥,事实上深槽的存在能够起到对河道中水能的缓冲作用,这也导致深槽更容易发生泥沙淤积现象,当泥沙淤积量过高时,深槽无法发挥应有功能。但是深槽中存在大量水生生物族群,传统河道整治工作开展中,并未重视对水生生物的有效保护,容易导致河道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对于浅滩断面来说,水生生物更加丰富,尤其是对于浅滩河床来说,但是传统河道整治工程开展中,不重视对生物族群的防护,甚至一些工程在开展中会将浅滩断面整治为深槽断面,对整个河道造成了破坏。
1.2河道形态整治中的问题
河道整治工程开展中,一个整治内容为改换河道形态,在河道的演变中,一直处于趋弯过程,这一特点会导致河道的形态发生变化,对航运系统造成的影响更大。在传统的河道整治工作开展中,采用的方式为应用钢筋混凝土等腐蚀性材料对河道进行取直操作,这种方式会对河道的自然演替过程造成重大影响,并且这类腐蚀性材料也会对河床造成一定影响,当河道的蜿蜒性下降时,原有的依靠河道的生态系统无法进一步发展,甚至会导致河道原有周边区域的生态系统全面破坏。
1.3护岸工程施工中的问题
在河道整治过程中,一项重要工程为开展护岸工程,传统护岸工程在开展中应用耐腐蚀性材料对河岸与水体进行隔离,这种方式能够防止边坡上的土壤流入到河道中,对河道进行了保护。但是在这种方法的应用中,河道中的水体无法流入到边坡中,导致河岸周边的植物无法获得足够的水资源,通常情况下,河岸上的植物对水资源的需求很高,所以在这种护岸工程的施工中,容易导致这些植物死亡,当整个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被破坏时,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2生态环境保护下的河道整治工程开展形式
2.1建设环境友好型河道整治工程
在保持生态平衡的理念上进行的河道整改,可以同时顾虑到河道整改和维护生态平衡。例如,在新疆本来有段河流整改只是单纯地因为靠近城市建立防洪堤。可是因为在整改过程中工程的体系不完善,标准低,造成河槽淤积,河滩到处都是污水和垃圾,致使生态环境急剧下降,生态被破坏。根据科学的调查结果,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再度恢复如常的几率极低,生态弹性度指数仅为20左右。近年来,国家大力重视生态环境,使防洪整治与生态管理相结合,主修筑能够抵抗50年一遇洪水的标准极高的堤防。在危险程度较高的地段采用丁坝、整块的石头护坡,用铅丝石笼护根,提高危险地段的抵抗能力。危险较低的地段则不用如此高的抵抗能力,更注重其生态性,通常采用透水生态型护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水对坡面有一个冲力且坡度较缓的迎水坡主要种草,位于另一面背水坡则一般主要种植灌木类植物,这不仅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还改善了河流沿岸的生态,为河流的综合整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方法,有利于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河道整治工程的进步与发展。
2.2制定完善的技术规范
在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的推进策略中,第三项内容就是制定完善的技术规范。在当前来看,想要更好的进行技术规范的完善和制定,那么就需要建设一个专门的防洪治理实验室,通过对防洪实际情况的研究和技术总结,来的出一个相对标准的规范,从而用这个规范来规定防洪治理工程的建设。
2.3提高防洪项目选择的科学性
在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的推进策略中,第一项内容就是提高防洪项目选择的科学性。这是一个最基础的策略,其主要的内容应该分为两项:第一项就是让专业的防洪公司介入其中。这样能够保证我国的防洪工作真正的发挥最大的效果。这对于我国防洪事业而言也是极为重要的。第二项就是增加防洪治理工程的预算。没有足够的预算,任何的选择都是要受到束缚的。
2.4河道护岸与断面设计
2.4.1护岸设计
城市地区的河道生态系统治理与环境修复措施一般采用人工生态护岸设计与自然生态护岸设计。人工生态护岸设计主要应用在城市航运通行河道,能科学改善水土严重流失问题以及河岸容易的坍塌问题等。自然生态护岸设计主要是采用种植根系较为发达的植物的措施维护河岸生态环境及河堤,对河岸生态环境进行科学的改善以及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对河道进行生态环境的治理,首要考虑的是采用自然生态护岸设计,利用植物对河道里的污染物进行分解作用、吸收作用等。对于河道宽度较小、排洪水量较大的河段,可采用修建生态方格、互相嵌入的生态模块等类型的人工生态护岸设计。
2.4.2断面设计
将河道进行生态治理的断面可以设计为复式结构的断面或者是梯形结构的断面。复式结构设计的河道断面,要占用较大面积的土地,占用河滩的面积也较大,能为两栖动物与河道水生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河道滩地可建设成休闲景观区域,不但能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而且能创造良好的景观效应。梯形结构设计的河道断面常应用在城市区域的河道中,因为这种断面设计土地面积占用较小,能利用减小河道两岸的坡度设计以此提高岸坡的植被覆盖率。
2.5加大对河道整治工作的投入
资金的问题决定了河道整治的工程进度,然而资金不足导致很多的河道整治停滞不前,很多出现“烂尾”的情况。因此,各级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给河道整治工作提供资金上的保障。
2.6做好规划,重视准备工作
首先,先要制定可行性的方案,要知道问题的根本问题是什么,要找到河道整治的内在原因,深入研究河道的整治问题,再来初步制定整治措施。其次,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能笼统的根据以往经验来制定解决方案,要多去进行走访和调查,多多听取意见,再来制定解决方案。
2.7重点突出,保证标本兼治
在进行河道整治时,要抓住整治中的主要问题,首先将主要问题解决后再处理其他问题。例如,夏季来临时的主要任务就是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而到冬季来水较小的时候可以多考虑河道清淤以及河道岸坡的修护等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河道整治工程的施工中,传统施工方案在形态整治、断面整治和护岸整治中都存在这些问题,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要规避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应用新型建筑材料和新的施工方案、对河道整治区段进行科学合理规划以及对河道形态进行全面保护等措施达成目的。
参考文献:
[1]肖青.河道水体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当代化工研究,2017(09):82-83.
[2]万军.河道治理中的生态水利应用探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45(12):176-178.
[3]高伟.河道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45(12):192-194.
[4]鲁秀杰.河道管理体制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45(12):208-209.
[5]王玺.浅谈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运用[J].智能城市,2017,3(12):196.
论文作者:潘彪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4
标签:河道论文; 断面论文; 护岸论文; 工程论文; 生态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河岸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