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业一体化的实现机制与路径分析_旅游产业论文

中国旅游产业融合的实现机制与路径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中国旅游论文,路径论文,机制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扩散,原本具有分工特征的一些产业的边界被逐渐模糊,产业之间相互渗透并融合形成新的产业业态。这些新业态的出现正成为拉动经济的新的增长点,经济学家提出了产业融合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在这一浪潮的带动下,旅游业也显露出融合发展的迹象,新型业态不断出现,如工业旅游、会展旅游、农业观光旅游、医疗旅游等;新型产业功能逐步显现,如旅游景区兼具养老、医疗等功能;新型企业组织结构不断演进,如旅行社集会议组织、咨询、人力资源管理、展览策划功能于一身(刘志勇、王伟年,2009)。我国的旅游产业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旅游产业融合不够成熟。但是,旅游产业融合给旅游业带来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旅游产业融合推动了旅游产业创新,推进了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发展,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对推动旅游产业整体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旅游产业融合概述

如何对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进行界定,虽然可以借鉴经济学一般产业融合的概念,但旅游产业毕竟是一个特殊的新兴产业,它的特殊性必然使其融合具有一般产业所不具备的特点。综合考虑旅游产业的自身特性,可以将旅游产业融合定义为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或旅游产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通过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而逐步形成新型旅游产品、业务渠道或新型旅游业态的动态发展过程。旅游产业融合的结果既满足了游客市场的有效需求,也节约了相关企业与机构的投入成本,从而获得了“1+1>2”的协同效应。

按照融合的产业类型与地区分类,旅游产业融合至少可以分成四种形式。一是产业间融合,即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例如,旅游业与地方建筑保护与更新相结合,典型案例就是上海新天地。已成为中央商务游憩区的上海新天地,是上海20世纪30年代石库门建筑的风貌保护与功能提升与旅游休闲产业相结合的产物。二是产业内融合,即旅游产业内不同行业的融合。例如,锦江集团最初发展饭店业,以后逐步发展旅行社业、旅游出租车业、旅游教育业、旅游景点业等,以有效分享客源与各种经营管理资源。三是在本地融合,即将旅游相关产业集聚在一个空间里。例如,深圳东部华侨城将主题公园、饭店、商业住宅与度假地产相结合,互相提升价值,形成复合型旅游商业地产的经营模式。四是跨行政区融合,即指位于不同国家或行政管辖区的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及旅游产业内部行业间的融合。目前,我国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比较偏重于产业间的融合(李美云,2008)。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实现机制及实现模式分析

(一)旅游产业融合的实现机制:价值链解构与重构

旅游产业融合的机制过程实际上是融合型新业态产业价值链形成的过程,也是原产业价值链的解构与重构的过程。为了便于理解和分析,本文采用的旅游产业价值链主要由资源、产品、渠道和客户四个环节构成。

1.价值链的解构。产业融合意味着原有产业价值链的解散和新的融合型产业价值链的形成。对于旅游产业融合来说,无论是旅游业的产业外融合还是旅游业的产业内融合,首先都会引起相关产业传统价值链的解散。考察不同融合方式下的价值链分解,具体有以下两种情况。

(1)旅游业渗透融合方式下的价值链分解。在这种方式下,当旅游业渗透到传统的工业、农业及服务业等其他产业时,传统的工业、农业或服务业等其他产业价值链中原有的一些功能活动必然会从相关的价值创造环节中分离出来,这些价值创造环节便是旅游产业融合发生的最佳契合点。以工业为例,图1表现了旅游业与工业之间以渗透方式发生的融合。其中,箭头指向的研发、制造环节及基础设施环节就是原有工业价值链环节解构的发生地。

(2)旅游业重组融合方式下的价值链分解。由于采取重组融合方式的一般为旅游业内部各要素行业之间的融合,而这六大要素行业均为旅游产业价值链中的细分价值活动单位。在此融合方式下,无需旅游产业的价值链分解,主要是将旅游产业中各要素活动单位进行重新组合和结构调整,以形成独特新颖的旅游产品以及新型的旅游产业组织形式,即新的价值创造活动环节。

2.价值链的重构。价值链的分解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融合后更好地进行新产业价值链的重组,以创造出更大的融合价值。具体考察不同融合方式下的价值链截取与整合,可以有以下两种情况。

(1)旅游业渗透融合方式下的价值链重新整合。如前所述,旅游业的产业外融合主要是通过旅游业价值链向工业、农业及其他服务业的渗透来实现的。这一过程意味着原来以实物产品的生产作为价值链中心的传统工业或农业企业必须重新审视以往的价值链,从顾客的角度重构价值链。旅游产业融合的发生,最根本的驱动因素在于顾客对于新奇资源和场景的体验需求,人们不再局限于前往景区观光这样简单的旅游活动,而是追求更为新颖以及能够带来更多不同体验的旅游产品。

(2)旅游业重组融合方式下的价值链重新整合。在旅游产业中,原本的六大要素行业独立存在于人们的旅游活动过程中,在旅游业的重组融合过程中,通过有计划性地重新组合旅游业内部各要素行业,打破旅游产业原有的产品价值链环节的表现形式或原有单一的产业组织形式,将各要素行业的核心增值阶段重新组合,构建出新的价值链,从而形成的新的融合型产品或产业组织形式。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模式分析

1.技术渗透融合模式。是指通过技术路径将旅游产业的价值链活动环节渗透到另一产业中的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在日趋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旅游业只有不断创新和发展,创新性地开发出新型的旅游产品,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旅游创新必须以一定的技术手段为依托,因此,旅游业积极引进其他产业的相关技术甚至部分产业以技术优势而融入旅游业,从而形成新型的旅游业态。比如,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积极与动漫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产业相结合,形成新型的旅游产品,产生新型的旅游形式,如“印象刘三姐”、“西湖烟雨”等,改变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式,加速旅游业的产业融合和结构优化的步伐,从而提升了旅游业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徐虹、范清,2008)。

2.功能附属融合模式。是指在两者的产业活动能够平行并共同创造利益的条件下,将旅游活动和与其他产业活动的组织、安排和进行结合起来,将旅游功能附加到其他产业活动的进行过程中的模式。比如,体育的主要社会功能是使人们强身健体、放松身心等,而旅游也具有帮助人们健身强体、消除疲劳,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与放松,使人们善度余暇等功能特点,体育与旅游相结合所形成的新型业态——体育旅游使旅游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功能得以充分展示、发挥与强化。在开展体育旅游的同时,也使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式得到进一步拓展。以功能为融合路径与旅游业相融合的新型业态主要还有如教育旅游、修学旅游、医疗旅游、奖励旅游等,这些旅游类型同样使旅游的某种特定功能得到强化和有效发挥,融入产业的发展方式,使传统的旅游产业得以创新。

注:1~N表示旅游相关企业个数。

图1 产业渗透方式下的价值链解构与重构

3.资源共用融合模式。是指其他产业的某些价值链环节甚至是核心价值链环节可以通过创新性重组和开发利用,成为旅游资源并构成旅游产业的产品价值链环节,形成新型旅游产品的融合模式,使得旅游资源的外延得以不断拓展,旅游产品类型更加丰富(张建,2009)。例如,农业旅游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场景、农村风貌为主要吸引物;工业旅游以工业生产过程、工人工作生活场景、工厂风貌为主要旅游吸引物。工业、农业与旅游业通过创新型的组合,不仅使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和内涵得到进一步扩展,满足了旅游市场多元化的需求,同时也使传统的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得以延伸,拓宽了效益渠道。

4.市场共拓融合模式。是指旅游企业或其他产业的企业在对对方产业市场领域的拓展欲望下,以结构合并、项目合作等形式达成融合发展,并获得共同效益的双赢发展模式,最为典型的就是房地产与旅游的结合。比如,海南三亚市的旅游房地产业与旅游要素紧密结合,并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三亚的房地产业迅速拉动发展,大有追赶、直逼和超越旅游业之势。2006年,海南三亚市的旅游房地产业共提供地方税收3.6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32.2%。房地产业的融入为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和获益空间,两者以市场共拓而相结合。

三、中国旅游产业融合的步骤分析

企业要选准旅游产业融合路径,需从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一)关注市场变化,找准契合点

市场需求是推进旅游产业融合的重要作用力。只有满足消费者日益新奇的旅游需求,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才有发生可能。旅游产业融合既要满足旅游者、旅游活动以及旅游产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要顾及与旅游产业相融合产业的发展需要。旅游产业与融入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和在各自交集的环节互相渗透、融合,实现双赢。一方面,应关注旅游产业的行业及市场发展变化,把握消费者需求转变,积极开展市场调查,摸清市场现状并预测市场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对于融合产业的市场现状也应了然于心,把握其特点、优势等。只有掌握双方产业的市场动态,充分了解市场,才能顺利推进融合。在此基础上,找准融合的契合点显得尤为重要。寻找契合点,不仅要分析旅游产业的各个方面,也要注重分析融入产业的各个环节。通过多方面的分析,找准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共性,找到契合之处,便能找到旅游产业融合实现途径的入口(杨颖,2008)。

(二)立足认真规划,验证可行性

在了解市场动态并找到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共性之后,需要对找到的契合点进行深入、详细的验证和规划,方能在实际中进行融合操作,从而避免重复性开发、盲目性开发、破坏资源性开发等一系列弊病。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初期阶段,无论是市场自发融合或是政府引导融合,对于融合契合点一定要认真验证,包括对旅游产业与融入产业之间契合点的关联程度高低、基于契合点的融合活动的可操作性高低、对旅游产业及融入产业各自产生的效应及影响等一系列因素进行研究考虑。对于契合点融合活动的设计规划而言,只有本着科学、认真的态度,适应旅游产业与融入产业的自身产业特性和发展需求,坚持可持续发展,只有能产生正面效应的旅游产业融合活动规划才能成为指导旅游产业融合顺利推进的向导。

(三)善用创新思维,推进融合

旅游产业融合本身即为一个产业创新的壮举。无论在找准契合点,还是在验证可行性及制定融合规划上,都贯穿着创新思维的需求。今时不同往日,传统的观点已无法适应现代产业的发展。必须要用新观点、新视野发现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共性之处,用新方法、新技术验证和规划契合点及融合活动需要的创新思维。只有坚持创新思维,才能积极推进产业融合,加快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四、结语

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新业态,各种产业的不同特殊性及其与旅游关联方式各有不同,因而各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路径也有所不同,但当前旅游融合路径主要有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和功能融合这四条路径。然而,要在旅游产业融合实践中准确探寻产业融合路径,必须在摸清市场的基础上,找准产业融合点,进行大胆的创新设计与开发,方能探寻到真正的产业融合路径。

标签:;  ;  ;  

中国旅游业一体化的实现机制与路径分析_旅游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