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铁路交通工具往往具有着较强运载能力,也是现阶段安全系数较高的一种交通方式,但铁路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往往就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危害,保障铁路交通安全也是铁路工程建设的重要使命。路基是铁路施工工程的基础部分,路基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的轨道铺设质量,以及通车后的列车运行安全,通过有效的方法与途径,保证路基质量是铁路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铁路施工工程;路基质量;控制方法
1铁路路基施工的重要性分析
现代铁路建设施工中,影响建设的安全稳定和施工整体安全质量的基础就是路基。而复杂的施工条件,施工线路过长以及施工投入大,这些铁路路基的特点,导致施工过程容易发生沉降变形,影响了铁路的安全行驶。所以避免铁路沉降就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不能仅仅依靠对钢轨扣件的调整缓解沉降现象的发生,只有从源头解决问题进行控制,才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才能进一步开展。
2铁路路基工程质量问题的特征及成因
2.1铁路路基质量通病的特征
2.1.1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
通过对于我国铁路路基工程建设的分析可以得知:目前,我国的铁路路基工程在开展的过程中普遍与建设区域的地形以及水文地质等状况有着密切的影响,并导致各类问题的出现。事实上,铁路道路出现了不均匀沉降,往往会导致铁轨出现不平整的状况,严重影响到公路的质量以及火车运行安全。基于此,作业人员在进行铁路路基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该类问题的优化解决。
2.1.1路基纵横向开裂
此外,在铁路路基不均匀沉降的部位还会经常出现路基纵、横向开裂的状况。事实上,随着这一开裂状况的进一步恶化,其势必会导致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进一步降低了整体铁路工程的质量,不利于铁路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
2.1.3路基滑动或边坡滑坍
一般而言,铁路部门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发现铁路路基的填料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滑动现象,并进一步导致局部沉陷、开裂现象的出现,阻碍了工程建设的有效开展。不仅如此,这一状况的出现还阻碍了铁路交通的通行度,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各区域之间的联系。
2.2路基质量通病的成因
2.2.1工程地质条件不良
为了减缓铁路运输对于社会居民生活的不良影响,降低我国铁路建设的成本,相关单位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往往将铁路建设区域划定在人员稀少的郊区或者山区。事实上,这种情况的出现就导致工程建设会受到地质环境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建设区域的原地面由于缺乏开发以及整顿,故而较为软弱,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会因为受到外力的影响而出现压缩下沉、挤压位移等状况的出现,最终导致铁路路基的质量降低。
2.2.2工程地形条件复杂
我国的铁路工程大多位于人烟稀少的山区或者郊外。这些区域往往存在着地形单元复杂的状况。为了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性以及通畅性,铁路工程大多为直线,这一状况的出现就导致了工程建设需要面临各类复杂的地形条件,而当路基建设需要穿过沟谷时,其往往会因为填土高度不同而产生不均匀下沉,继而导致工程建设问题的出现。
2.2.3路堤填料
作业人员在开展路基工程的过程中,需要对建设区域的土质进行优化、处理。基于此,作业人员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需要在路堤中填充性能较好的材料,促进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作业人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疏忽,导致填料中混入其他的劣质材料,诸如种植土、腐殖土等。这些情况的出现就导致填石材料初夏了规格不一,性质不匀的状况,继而导致路基的空隙较大,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沉,不利于相关效益的取得。
2.2.4路基基底处理不彻底
在进行铁路路基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施工建设单位以及人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为了进一步促进工程建设质量以及效率的提升,往往会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加强对于路基基底处理,并在此过程中对路基中的杂物以及劣质土方进行清除,继而确保填料作业的有序开展,提升了铁路路基的稳固性。
3铁路施工工程中的路基质量的控制
3.1做好前期勘查设计工作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涉及路线长,可能会面对各种不同的地质或环境条件,因此,要保证路基施工的质量,在施工前充分做好地质勘查、环境考察等基础性工作,在准确把握施工地质环境条件下做好施工设计是极为重要的。在地质勘查过程中,勘查人员应充分利用现代勘察检测手段,准确获取施工地段的地质数据信息,通过系统分析及时发现其中如不稳定地质结构、易引发沉降的软土地层、砂质地层等不利于地基工程建设,可能会导致地基质量隐患产生的因素。在现场环境考察时,应当加强周边地质、环境部门的合作,了解施工路段区域内常见的自然灾害情况,如山区铁路段应重点考察山体滑坡、塌方、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情况,针对所发现的主要问题,在工程设计中尽可能予以规避或采取技术措施予以解决,从而在施工前避免路基质量问题的出现。
3.2把握好路基排、隔水施工的质量
路基排水及隔水主要涉及路基基床部分排水以及挡护设备排水。基床排水直接关系到建成使用后路基的沉降以及是否出现路基病害,而基床排水的关键在于采用合格的填料、严格按规范分层夯实、设置必要的防水隔层。按照近年铁路路基施工经验,在路基路拱面铺设土工合成材料是路基隔水、防范地表渗水的极为有效措施。若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变化,出现少量地质薄弱区段,甚至发生翻浆冒泥、下沉外挤等病害时,应首先采取引排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工程措施,疏干基床土体。根据病害程度、基床土质等,可选择采用垫砂层、换填或改良基床土、复合地基加固等措施进行综合整治,以提高基床的强度与承载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铁路路基工程处理后的基床表层顶面必须保证单侧或双侧不缓于4%的横向排水坡,这是日后路基排水是否顺畅的基本保障。
挡护设备排水施工质量控制主要体现在墙背泄水孔的设置以及地表、基坑水源引流。挡墙墙背填土应经过分层筑填压实,挡墙后背泄水孔位置必须设置渗水反滤层,即回填前在泄水孔的平面上填充300×200mm2的碎石或者卵石当作疏水层,以便让土内的积水可以顺利排出。同时,挡墙施工时遇地表、基坑水源,必须进行妥善引流,施工及监理人员做好记录。必要时,设置显著标志。所有路基的排水设施及隔水反滤层都必须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3.3加强对机械施工的质量控制
铁路工程路基施工中机械的运用也是十分关键的,要保证路基施工的质量,还需要加强对机械施工质量的控制。首先要结合实际施工条件,合理选用施工机械,如在路基碾压施工的过程中,一般地形可以选择轻、重型压路机组合的施工方式,即先由轻型压路机进行初次碾压,随后利用重型压路机予以压实,有时也会采用振动类压路机来提升碾压效率和效果。但振动类压路机的应用对于填料的含水量还有一定的要求,当填料含水量较高时,则不适宜使用。其次,在机械碾压施工过程中还要注重对路基中线的控制,可以采取预埋中线桩,配合标出路基边线的方法,避免路基压实过程中发生偏离,从而是路基宽度与压实度都能够达到标准要求。
4结束语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经济建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了进一步加强各地区的联系以及经济往来,需要道路建设部门加强对于铁路交通系统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史泓波.铁路路基施工质量简析[J].低碳世界,2016,01:145-146.
[2]朱丹.铁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与沉降的预防[J].四川水泥,2016,05:40.
[3]聂琦源.高速客运专线铁路路基质量预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5,03:220-221.
论文作者:陈金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1
标签:路基论文; 铁路论文; 过程中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填料论文; 作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