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绿色文明,建设生态城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论文,城市论文,文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发展的标志。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倡导绿色文明,建发生态城市,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如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两个率先”进程的重大课题。
一、树立绿色观念,充分认识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倡导绿色文明,建设生态城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在全面总结发展的经验教训,深刻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重要共识。进入新世纪以来,无锡市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强化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经济运行的质量效益逐步提高,人口数量与素质得到控制和提高,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然而,随着多年来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人口的较快增长,业已存在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和未来发展的最大挑战。因此,必须坚持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紧迫任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新审视我们的发展道路,尽快实现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的与时惧进,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把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走质量高、效益好、消耗低、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战略选择,真正做到资源和自然环境的统筹规划、永续利用。坚持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增强地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牢固树立环境也是竞争力,环境也是生产力的观念,顺应发展潮流,把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作为重要的发展环境,不断增强发展环境的竞争力。坚持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实现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站在对当代人民和子孙后代负责的历史高度,正确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既立足当前求发展,努力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着眼长远谋发展,为子孙后代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绝不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求得眼前的发展和一时的繁荣。坚持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突出以人为本,在发展中扎扎实实把环境保护这一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抓紧抓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舒适、文明的生产生活环境,使人、社会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建设绿色环境,全面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山清水秀、清新怡人的良好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和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目前,无锡正以构筑“山水名城”为目标,全面推进无锡生态城市建设,并把它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载体和着力点。一是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切实加强太湖等饮用水源地保护,全力保障饮用水安全。全力加快蠡湖、梅梁湖和梁溪河等主要出入湖河流以及城市河道综合整治,促进太湖水质和城乡河道水质全面好转。针对无锡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偏低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落实治理措施。继续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建发,不断提高污水处理率。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努力控制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实行污染物全面达标排放,加强对化工、印染等重点行业的污染治理,坚决关件污染严重的企业。二是切实改善城市大气质量。高度重视和综合整治大气污染,重点解决二氧化碳硫排放、汽车尾气和建筑扬尘问题。积极推广清洁能源,抓紧启动建设清洁能源区,严格控制新建燃煤电厂,加快电厂脱硫进程。加强汽车尾汽治理,加大对车辆尾气超标排放的查处力度。坚持公交优先,大力发展绿色公交。加强综合执法,严格控制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三是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城市管理,重点抓好城市窗口地带、城乡结合部和铁路公路沿线的环境整治。建立健全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系统,提高城乡垃圾处理水平,切实降低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大力开展创建“生态村”、“环境优美乡镇”、“生态示范区”农村“三创建”活动,启动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创造一个清洁优美的环境。四是全面推进绿色无锡建设。紧紧咬住森林倍增这个全面小康的重要目标不放松,切实加强“绿线”管理,继续推进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改善环境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四沿”、“四旁”、“三荒”开展绿化造林,加快建设绿色城市、绿色村庄、绿色家园,进一步提高绿化覆盖率,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看得到绿色无锡建设带来的巨大效益。
三、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绿色经济是一种融合了人类现代文明、渗透了绿色文化和绿色理念的经济,是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能够持续发展的经济,是充分体现自然资源价值的经济。发展绿色经济,形成绿色生产力,要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下功夫。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人口、资源、环境上,根源在经济增长方式上,症结在产业结构上。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衡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程中,始终把产业结构调控放在突出位置,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先进技术型、节约能源型、环境保护型、生态建设型产业。以宜兴国家环保工业园为依托,集中力量培育一批环保骨干企业,促进环保产业加快发展。积极发展“占地少、耗能少、污染少”的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加速发展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着力解决我市产业结构偏重、三产比重偏低的问题,逐步构建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经济体系。二是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上下功夫。循环经济是对过去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减缓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是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治本良策之一,也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冲破“绿色壁垒”的迫切需要。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抓紧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鼓励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关政策措施,大力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资源的循环式利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社会循环式消费,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综合利用、再生利用和废弃物的并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建成一批绿色企业、绿色园区、绿色社区、绿色学校。三是在大力推广清洁生产上下功夫。认真贯彻《清洁生产促进法》,在工业企业中广泛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制度,使环境管理由末端治理向过程控制、由外部监督向外部监督与企业内部管理相结合转变。对新改扩建项目,优先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并逐步把清洁生产向农业和服务业延伸。四是在开发、推广、应用绿色技术上下功夫。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当前要围绕节能、节水、资源回收、环境保护,组织一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能源的科研开发,扶持一批重大技术示范工程,推广应用一批先进成熟的技术和工艺,支持一批关键的技改项目,使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在依托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的基础上。
四、全面倡导绿色生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对于无锡这样一个资源贫乏的城市来说,经济越是快速发展,越要重视资源的节约利用。根据无锡的资源禀赋情况,我们把节地、节水、节能作为推动节约利用资源的重点。一是节地。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土地资源的匮乏,已成为影响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必须增强危机感,立足长远、倍加珍惜、积极保护、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好宝贵的土地资源。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制定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强化“生命线”意识,以更大的力度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市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二是节水。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在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中,水资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某些地区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要着眼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采取立法、行政、经济、技术等综合措施,以开展建设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农业、节水型社区、节水型城市活动为载体,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和综合治理,推进循环用水、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三是节能。严格市场准入,控制新上高能耗项目,达不到节能要求的企业,不得批准建设。大力推广节能降耗生产技术工艺,抓紧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和高耗能企业技术改造,坚决淘汰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产品。注重运用经济杠杆,鼓励和支持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加快走出去的步伐,通过合作开发、投资开发等多种形式,到中西部资源丰富的省份,到矿产、能源、土地等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建立粮食、煤炭、石油等战略资源基地,切实增强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在全社会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建立健全覆盖全市的绿色供应、采购和消费网络体系,大力引导消费者选择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使用能效标志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环境标志产品等绿色产品,改变过度包装和使用一次性用品等浪费资源的行为,使节约资源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同时,合理控制人口规模,科学规划人口布局,提高人口素质,严格执行现行生育政策,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加强人口宏观调控,建立健全人口规模的预警、预测机制,使人口增长与经济、环境、资源发展相协调。
五、切实加强绿色管理,把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推进可持续发展,难度大,要求高,涉及面广,必须加强领导,加强管理,坚持改革创新,依靠体制机制的创新,解决在可持续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一是加强领导。我们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可持续发展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的领导同志集中精力抓落实,每年做好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同时,逐级建立和完善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层层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间,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二是加强法制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需要有法制的规范、引导和保障。抓紧制定完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以及配套政策,重点制定生态市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人口与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依法推进可持续发展,努力把可持续发展的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要加大依法行政的力度,严格依法办事,规范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把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政策法规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三是严格监督、检查、考核机制。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涉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立法工作和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作用,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重视和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畅通群众监督渠道,扩大公众参与程度。抓紧建立科学的政绩评价机制和考核机制,切实把人口资源环境等指标纳入干部考核体系,作为衡量和评价干部政绩的重要标准,用制度来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落实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措施。四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可持续发展,既要靠行政推动,也要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向,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社会参与的运作机制。加快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价格递增机制、污染收费和治理回报机制、鼓励节约和反对浪费的机制,通过利益机制的调节,切实改变环境污染违法成本低、守法执法成本高的不正常现象,让“排污者交费、治污者赢利”。制定完善投融资、规费征缴等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民资、外资和社会资本投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进一步拓宽可持续发展筹资渠道。五是广泛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成果和经验,宣传可持续发展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引导全社会增强人口安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为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