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关北方少数民族史——编写的特点及其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少数民族论文,新编论文,教材论文,中应注意论文,初中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摘要]新编初中历史教材与原教材相比,在有关北方少数民族史的编写方面有如下特点:首先,增加了民族史方面的内容,突出了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反映了少数民族为祖国的统一、繁荣与发展所作的历史贡献;其次,加强了反映北方各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史实;再次,新教材在编写体例上更加适合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增强了可读性、形象性和趣味性。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突出重点,注重史实间的内在联系,讲授要生动活泼,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优势,进行民族平等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教育。
[关键词]新教材的特点 北方少数民族史 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近年来,教学改革的深化以及考古新发现、史学研究新成果的不断问世,促进了中学历史教材的更新和改革。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提前于1992年秋开始使用。本文拟对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中国历史》教材中有关北方少数民族史的编写特点及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从新旧教材的对比中看其特点
新编教材的整个框架结构、整体课程安排以及文字编排的生动性和可读性,在原来教材的基础上有了发展和新意,冲破了左的思想束缚,尽力体现了通史教学要求。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在有关北方少数民族史的编写上有如下特点:
(一)进一步体现了各民族一律平等,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原则。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大纲》(试用)“处理教学内容的若干原则”的第七条明确指出:“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历史教学既要叙述汉民族的历史及其贡献,同时也要叙述少数民族的历史及其贡献。各民族一律平等,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历史教学中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历史教学应当充分反映。在阶级社会里,民族之间还存在着压迫、矛盾和斗争,对此,历史教学应作具体分析。”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中国历史》教材体现和贯穿了这一原则,增强了民族史方面的内容。原教材中国古代史部分涉及有关少数民族史方面内容的章节仅有13个,而新教材中国古代史部分共58课,其中反映古代少数民族史内容的就有21课,占中国古代史部分的1/3强。与原教材相比增加了8课。较详细地叙述了北方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及其贡献。原中国古代史课本书前有关民族史的彩色插图只有9幅,新编教材历史第一、二、三册正文前的彩色图中反映民族史内容的有24幅,占彩图总数的1/4,接近原教材的三倍。彩图中反映少数民族史的重点图有5幅。其中把原先作黑白插图的“匈奴鹰形金冠饰”图,置于书前的彩图画面,突出了战国秦汉时期我国匈奴族在历史课本中的显著地位。一些“目”的标题及内容叙述也有较大的改动,主要有:
1.原教材《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这一课在《边疆少数民族的发展和秦朝的疆域》一目中叙述匈奴的兴起,显然只是为了阐明秦朝的边疆,才涉及匈奴。新教材将这一目改为《匈奴的崛起和秦长城的修建》,进一步明确了匈奴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当时的匈奴和秦相对峙,是中国的两个并立政权。它并不在秦的疆域内,更不是从属关系。这一课还新设了《越族地区的开发》说明秦朝时我国南方的越族人和汉族人杂居,他们从汉族人那里学会了铁器耕作等先进生产技术,促进了东南沿海和珠江流域生产事业的发展。各民族都为祖国边疆的开发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2.汉朝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代。为了说明两汉时期,匈奴民族成为我国历史上更加重要的成员,把原教材《西汉同匈奴的战争》、《东汉同匈奴、西域的关系》改为《两汉与匈奴的和战》、《两汉经营西域和对外关系》。原教材对西汉同匈奴的战争的叙述是:“西汉初年,匈奴贵族经常领骑兵掠夺北部边郡,抢走人口和牲畜,踏坏那里的庄稼。”新教材用“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和白登之围”一目,概述了匈奴族迅速发展的政治、经济方面的原因,然后叙述“秦末汉初,中原混乱,匈奴乘机再次夺得河套地区,并继续南下,威胁中原。”改变了以往一味地贬责,或只讲战不讲和的片面观点,对匈奴族的描述更加充实和丰满,更加实事求是。突出反映了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尽管各族统治者之间存在过战争,但民族团结、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
3.新教材充分肯定了建立少数民族政权的杰出历史人物。如,称冒顿是“匈奴族的杰出首领,是我国匈奴族著名的政治家。”称阿保机是“契丹族杰出的政治家”。称完颜阿骨打为“女真族的杰出首领”,称努尔哈赤为“建州女真的杰出首领”。这样的评价在中学历史课本中还是首次。可以说新教材吸取了有关民族史研究的新成果,冲破了旧的传统观念,把少数民族首领和汉族王朝的重要帝王同等看待,充分肯定了他们的政绩。这是新编中学历史教材有关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史编写的新的重要特点。
此外,原教科书中“元昊要求讲和,得到北宋的同意”一语,新教材在文字上修改为“元昊提议讲和,北宋同意。”这些都体现了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
(二)突出了各少数民族为祖国的统一、繁荣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新教材始终贯穿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的历史,各民族都对中华文明作出过杰出贡献的观点。在课文安排方面,注意选取历史上民族友好和各民族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贡献等内容,用史实证明中国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如《两汉与匈奴的和战》一课新设《汉匈文化交流》一目,提出胡笳以及我国后来盛行的摔跤、赛马等体育活动就源于匈奴,讲到隋唐文化,增加了隋唐时期少数民族音乐成就部分:“隋炀帝爱好音乐、定九部乐。唐太宗改为十都乐,其中包括西域少数民族的龟兹乐、西凉乐。”还增加了少数民族对我国农学、医学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等内容,提到“那时候,少数民族地区的医学也有发展。吐蕃著名医学家元丹贡布编成的《四部医典》,奠定了藏医学的基础。”讲到元朝的科技文化时,增加了维吾尔族农学家鲁明善所作的《农桑衣食撮要》的内容。与此同时,一些为民族团结友好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受到赞许。如昭君和亲后,北方边关出现的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课文以黑体字引述了《史记·匈奴列传》的原文“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在我国历史上,从总的趋势来看,各民族都是向往统一,为形成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行了共同的奋斗。新教材继承原教材,充分肯定北魏孝文帝改革、元朝的统一、清朝的统一等,为我国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所作的历史贡献,在这个基础上,新教材还肯定了兄弟民族地区的统一。如强调指出“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匈奴统治进入极盛时期。”这是原教材所没有的提法。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努尔哈赤统一了满族;各少数民族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了各种行政机构,加强了边疆地区的治理。这一切也都受到比原教材更高的评价。
(三)加强了反映北方各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史实。
旧教材基本上是政治史,涉及经济也是宏观的经济制度和政策性内容。新教材在这方面作了努力,增强了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从匈奴的崛起——公元前209年,冒顿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到后来两汉、魏晋时期,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发展了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的社会经济史,教材作了较详细的叙述。一些反映当时匈奴畜牧业的兴旺、军事力量强大的生动史料,如冒顿严于治军,他发明了一种称为鸣镝的响箭,拥有“控弦之士”几十万,两汉时期匈奴畜群繁盛,有“马畜弥山”之称等等,避免了对古老的匈奴民族的片面认识,体现了历史的真实面貌。
讲到《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时增加了《繁荣的北魏洛阳城》一目,生动形象的描述了洛阳城市场的繁荣。说明孝文帝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果,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旧教材空洞的说教,使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渗透在史实的叙述之中。增强了说服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经济文化交流与各民族之间的友好相处方面,增加了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知识。如昭君出塞。课本赞扬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匈汉民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的重要贡献。新教材还专设《俺答汗与明朝和好》一目,叙述了蒙汉两族人民向往和平安定的生活。小字部分增加了生动的史实内容。如俺答汗仰慕汉族先进文化,吸收汉人在蒙古地区发展农业,修建城池、房屋。让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多次主动向明朝提出互市要求。16世纪70年代初,终于迎来蒙汉边界的和平互市,开放大同、官府等处互市。俺答汗和夫人三娘子修建的呼和浩特城很快发展成为蒙古地区同内地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特别是新增加的明代呼和浩特正门楼图启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加深了对呼和浩特历史发展的了解。
(四)插图与生动的描述相结合,大大增强了可读性、形象性和趣味性。
第二册第17课《元朝的社会经济和中外交流》一课,分为五个小目较详细地叙述了元朝的经济和中外交往。突出了元朝在手工业、交通运输和海外贸易等方面的独特成就。新教材在原有教材的两幅插图上增加了元代织布机、泉州的阿拉伯人墓碑、泉州六胜塔等十三幅新插图。丰富了元朝社会经济和中外交往的内容。起到了只靠文字描述所达不到的效果。增强了直观性和真实感。
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性格、分布状况都有较生动的描述。如,“游牧在我国阿尔泰山一带的突厥族,善于冶铁,在北方的少数民族里,第一个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又如,“女真人勇猛强悍、能忍受饥渴、又很勤劳,打猎时他们用桦树皮做的号角,吹出呦呦的声音,引诱糜鹿出来。他们居住的地方,大部分时间天寒地冻,房屋的门窗都向东或向南开。室内垒起土炕、炕下燃火”等实例很多,使学生对北方各少数民族社会风俗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五)拓宽了知识面,注意和吸收反映史学研究的新成果。
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为了提高人民文化素质和素养,新教材在知识更新方面做了努力,加强了历史科学综合性特点。如增加了绘画、音乐、歌舞、体育活动、古代建筑等文化、自然科学和技术成就的内容,加强了当代学生综合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新教材也吸取了考古发掘的新成果。增加了许多出土文物图片。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如鲜卑发源地大鲜卑山的嗄仙洞,匈奴骑兵铜象等历史遗址和文物。课文中的史料和小字部分增加了一些生动的史实内容,使教材内容更具体化,较灵活地处理了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点与一般知识的关系。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拓宽了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新编教材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但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新教材的特点,课堂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突出重点,注意史实间的内在联系
根据新教材拓宽了知识面和更新了基础知识内容的特点,体现历史发展线索的重要知识。力求达到《大纲》所规定的历史知识的教学任务。例如,两汉与匈奴的和战共有五目。本课的重点是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难点在于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讲授时抓住重点,疏解难点,使教学内容达到逻辑严密、具体生动、通俗易懂、头绪集中、重点突出。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历史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历史事件有着时、空的发展,历史现象有着纵横的联系。因此讲授北方民族史时要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弄清历史现象间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如讲授《西汉与匈奴的和战》这一课,可先引导学生回顾秦朝同匈奴关系中发生的几件大事,再导入新课。讲授时应对匈奴的兴衰、去向交待清楚。讲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的历史,要和以前两汉时期的历史适当联系起来,虽然有些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已同别的民族融合了,已经消失了。但大多数民族一直到今天还在发展,讲到今天尚在继续向前发展的少数民族时,可适当联系一下今天这些民族的地区分布和现实状况。这样讲,可以使学生对北方各少数民族历史的发展有比较完整、系统的了解。有利于加强民族融合这一历史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历史科学一定要讲究史料的可靠性和史迹的真实性,一定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研究或讲述历史。因此我们讲述北方少数民族史时要注重这一问题。如讲到历史上出现的战与和、分裂与统一时,一定要坚持历史发展的辩证法。既要揭示战争和分裂是支流,是短暂的,友好相处、统一是主流,是长期的。指出由统一到分裂,再由分裂到统一,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向新的高度发展。比如,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分裂,但到隋唐时又趋于统一。从这里可以看出,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社会的进步,民族融合也是历史的必然。正如列宁所说的“辩证法要求从发展中去全面研究某个社会现象,要求把外部的表面的东西归结于基本的动力,归结于生产力的发展和阶级斗争。”①
(二)讲授要生动形象,由远及近,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新编教材的可读性和生动性,对历史教师的讲课艺术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学生的感情和思维同教师的讲授交融起来,历史教师应当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叙述历史事件、刻画历史人物,形成历史概念,得出历史规律。因而我们必须以生动有趣的历史知识,具有感染力的语言,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北方少数民族史所涉及的内容,是和我们学生生长和生活着的地区紧密相关。历史上大部分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都曾在我们今天的内蒙古境内活动过。比如,匈奴的活动地域就在我们内蒙古河套地区,出土文物也较多。内蒙古包头出土的刻有汉字的“单于和亲”砖,内蒙古准格尔旗出土的“匈奴人的鹿形和羊头形饰金具”等等。又如,鲜卑族是我们北方的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拓跋部走出高山深谷,曾迁到匈奴故地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一带游牧。后来又从云中东移,到了盛乐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的和林格尔)。学生对于有关故乡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古老的传说、风俗习惯以至山水草木等自然环境,都有着特殊的、深厚的情感。历史教师通过由远及近的讲述和组织参观考察,他们觉得兴趣盎然,倍感亲切。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增强民族平等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教育
根据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和历史教学大纲要求,把德育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优势,进行有效的政治思想教育。通过讲授北方少数民族史,使同学们认识到,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是由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少数民族都为国家的统一、边疆的开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通过学习历史了解我国的国情,了解当今世界上民族问题对国家的安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民族区域自治,或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更要重视培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意识。教学中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充分利用史实,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使学生从小就得到良好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用正确的观点观察和分析民族问题的能力,更好地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
本文修改稿于1995年4月20日收到。
注释:
①列宁:《第二国际的破产》(1915年5月下半月~6月上半月),《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624页。
标签: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