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事关改革发展的基本宗旨,有助于现代化内生动力的有效形成,有助于维护社会安全局面,有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二)改善民生的主要途径: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效维护国家安全。
一、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民生,即民之生计。民生连着民心,连着内需,连着发展,连着公平与和谐。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即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更是发展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一)改善民生事关改革发展的基本宗旨。改革发展存在着一个基本宗旨的根本性大问题。须知,我们不是为了改革发展而去改革发展,改革发展本身并不是目的。改革发展的基本宗旨是实现公平正义,是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恩格斯指出,应当“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使“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显然,改善民生是一个事关改革发展的基本宗旨,事关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重大问题。既然改善民生如此之重要,是一个带有目的性的重大问题,所以必须将之体现在相应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制定当中。唯有如此,方能从大的方向上保证改革发展的整个进程得以健康、持续推进,而不至于走偏酿成方向性的、颠覆性的大问题。中国的发展一旦出现颠覆性失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二)、改善民生有助于现代化内生动力的有效形成。现代化内生动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在其现代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源于自我本体的、与现代化趋势相吻合的内在推动力量。一个国家是否能够形成有效的现代化内生动力,对于这个国家现代化进程是否能够得以健康有效的推进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而改善民生恰好能够有力推动现代化内生动力的形成。
改善民生能够有效增强消费内需拉动力量。我们知道,中国经济的主要拉动力是出口、投资和消费内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过多地依靠出口拉动和投资拉动。现在,这种情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口对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投资拉动潜力几乎饱和。现在看来,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只能将扩大消费内需作为主要的经济拉动力。而改善民生对消费内需的拉动至关重要。只有改善了民生,民众的购买能力才能普遍提高,而且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民众还可以大幅度缓解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的后顾之忧,进而增加消费支出。这样一来,消费内需拉动就能够得到有效提振。
改善民生能够有效增强人们从事现代化建设的职业能力。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这个国家是否具有较高水准的科学技术能力,也取决于这个国家是否具有较高水准的基础性的制造工艺能力。不能否认,虽然我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但劳动者总体上的工艺制造能力尚未形成相应的匹配。而通过改善民生,能够补足这一短板。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通过大力发展大规模、严格的职业教育,能够造就一支庞大、合格的技师和技术工人队伍,进而为建设一个制造业强国奠定强有力的支撑基础。
改善民生能够有效增强民众对现代化进程的推动力量。从更为宏观的角度看,民众是现代化建设的推动者,理应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受益者。现代化建设能否得以顺利推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生状况能否得到应有改善,取决于民众具体的受益状况。只有通过改善民生,才能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进而使现代化建设成为人民的共同事业,使全体人民认同现代化建设并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推动力量。否则,如果大多数民众长期没有从现代化建设当中获益,就会对现代化建设产生一种疏远和冷漠的态度,进而使现代化建设缺乏有效动力而步履艰难,难以成功。
(三)、改善民生有助于维护社会安全局面。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人们的利益诉求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状况,由于人们维权意识的普遍增强,由于发展的不平衡,由于社会风险因素的增多,由于社会焦虑的弥漫等因素,我国社会转型期成为社会矛盾的高发期、凸显期。这些社会矛盾不仅种类多、相互交织在一起,而且未来的生长空间较大。凡此种种,对中国的改革发展大局形成了巨大压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如果应对不当,中国改革发展的全局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会遭受严重挫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虽然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征,但从其根源上看,我们可以发现,其主要来自民生问题。近年来的一些大型调查显示,中国民众最为关切的前几位问题,主要都是民生方面的问题,如社会保障、就业、教育、公共卫生以及住房等问题。显然,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属于民生型的社会矛盾。所以,一旦有效地改善了民生状况,将这些民众最为关切的民生问题解决好,就能够在一个较长时间内确保社会的安全局面。相反,民生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应有改善,那么,不仅现有的社会矛盾会加重,而且原本是民生型的社会矛盾有可能向别的领域如政治领域、民族领域以及宗教领域等蔓延,从而引发更多、更严重的社会矛盾。也正因为如此,在中国现阶段,我们必须将改善民生作为解决社会矛盾的关键看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
(四)、改善民生有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民生问题事关人心向背,事关我们党的前途命运。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从根本上看,我们党是为了保护和增进人民的利益而执政,党的事业与人民的利益高度契合、相互增进。我们党前途命运如何,取决于是否能够得到人民的广泛支持和拥护。人民的广泛支持和拥护是我们党得以安身立命的基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得不到人民的广泛支持和拥护,那就意味着我们党失去了民心,就会失去执政基础,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其结果必然是失去执政地位,被人民抛弃。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苏联以及东欧一些国家的例子说明,执政党一旦长期脱离了人民,忽视了人民的利益关切,就会失去人民的支持,进而就会失去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在中国现阶段,民众最大的利益关切和期待就是改善民生。我们党能否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其关键取决于民生状况是否得到了改善。民生问题一旦得到应有的改善,人民就会支持和拥护我们党,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就会得到大幅度的巩固。
二、改善民生的主要途径。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二)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三)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五)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
(七)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
结语:改善民生与大会的主题相契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论文作者:毕清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8
标签:民生论文; 改革发展论文; 中国论文; 现代化建设论文; 我们党论文; 就会论文; 民众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