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要点分析论文_项俊杰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要点分析论文_项俊杰

宁波开闰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象山 315700

摘要:建筑工程作为社会的基础组成部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后浇带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要积极的发挥出后浇带的基本功能作用,完善和创新施工技术,最终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

后浇带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技术,施工人员必须要不断的明确施工步骤和程序,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后浇带施工,才能够真正的提高后浇带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最终促进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1.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功能作用体现及要点

1.1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功能作用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在进行后浇带施工的时候,其主要的功能体现到应对建筑结构伸缩缝方面。通过浇筑混凝土作业之后,建筑主体结构往往会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天气变化会出现温度差,最终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最终会带来较大面积的裂缝。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时有发生,也会降低施工质量,甚至还会埋下安全隐患。天气在变化幅度不断增加的时候十分明显,会给建筑工程的施工带来巨大的影响,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往往都会选择后浇带施工模式,在浇筑作业完成之后,由施工人员根据实际的缺陷和裂缝进行二次浇筑工作,并且十分重视两次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和性能能够相匹配,最终有效的弥补裂缝和缺陷的发生,最终达到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另外,后浇带在施工的时候主要作用还会对裙房规划布局和建筑物的基础设计具有优化效果,最终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稳定,有效的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维护整体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固性、可靠性。施工人员通过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得到施工中需要的关键性信息,对于地基的沉降能够起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最终从最大程度上避免安全风险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要点分析

后浇带本身就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施工过程,必须要能够熟练的掌握技术要点,在进行处理建筑物设计要点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建筑工各个结构的间距,才能够有效的做好分隔的准备工作,重点关注各个主墙体之间的间距,间距必须要科学、客观,不能过大,在一部分建筑工程中,如果出现了大跨度施工,可以将钢筋进行切割工作,才能够保证其受力的均衡性。后浇带施工必须要重视时间的控制,具体施工的时候必须要明确时间的重要性,选择合适的时间之后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后浇带施工的功能作用。时间选择对于施工季节和应用材料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考虑,保证后浇带施工的整体质量水平,后浇带中的材料质量必须要重视控制工作,才能够有效的控制整体工程的质量。在进行预设模板以及混凝土浇筑施工环节必须要做好要点控制工作,结合实际设计的实际情况对钢丝网中的钢丝进行均匀的分布,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做好施工,重视浇筑后的振捣施工工作,最终保证后浇带施工能够顺利的开展。

2.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2.1 时间选择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结构的收缩往往会在两个月内完成,对于高层建筑和结构来讲,必须要等到沉降之后才能够开展后续的建筑工作,裙楼和建筑的主体部位往往都是同步进行施工,但是裙楼的施工量比较小,建筑的主体结构施工量比较大,在裙楼完成施工之后往往会出现主楼还在施工的现象发生,实际往往会出现沉降工作,主楼荷载所造成的沉降往往会超出裙楼的荷载,等到主楼完全沉降完成之后才能够开展后浇带施工,由于不同的施工季节和施工材料存在着差异性,往往会存在着一定的延后浇筑时间。

2.2 材料选择

后浇带浇筑之前必须要将裂缝进行全面的清理工作,保持后浇带周边的构件表面能够保持 24 小时以上的湿润,选择的材料往往为没有收缩的混凝土以及添加膨胀外加剂的普通水泥配置的混凝土。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后浇带的强度,施工前应该增加相应的减水剂,做好混凝土的配置和振捣工作。

2.3 后浇带前期准备―预设模板

模板的预设工作必须要严格的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要做好预设钢丝模板的工作,从根本上保证钢丝网模板的钢丝网格的均匀性以及统一性。模板本身的强度和稳定性必须要保证质量,才能够有效的避免裙楼和主楼连接跨度过大,有效的降低其他构件的荷载力,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2.4 浇筑混凝土

必须要严格的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必须要将水平后浇带浇筑中钢丝模板的侧压力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垂直后浇带的浇筑必须要将混凝土进行充分的振捣工作,振捣的时候才能够有效的杜绝损坏钢丝网破坏的现象发生。必须要重视振捣器与模板距离,才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水泥浆流失的现象发生。

2.5 后浇带的保护

后浇带施工完成之后必须要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必须要做好清洁工作,最大程度上避免积水的出现,杜绝后浇带因为没有保护措施而影响到施工质量。一般情况下,后浇带两侧往往需要挡水砖进行积水的拦截,内壁上应该涂抹相应的防水材料,施工结束之后会增加相应的铁皮或者木板,通过砂浆设置相应的挡水带,才能够有效的避免后浇带受到污染和破坏。

3.后浇带施工中需注意的事项

3.1 后浇收缩带、后浇温度带等灌注混凝土的时间问题

后浇带主要就是指后浇沉降带,也就是指收缩带以及温度带,起到不同的作用,如果后浇收缩带进行单独的设置,必须要保证混凝土灌注的时间在 60 天之后,并且要保证混凝土收缩完成 60%以上,如果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应该控制在 30 天以上,在进行混凝土灌注时间选择的时候应该注意温度,不应该在热天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

3.2 后浇带两侧的隔断做法

施工后浇带的时候,混凝土虽然为后浇,但是钢筋不能断,如果梁板之间的跨度并不大,可以一次性配足钢筋,如果跨度比较大,应该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断开,并且补齐混凝土之前做好焊接工作。施工后浇带的断面必须要考虑到混凝土浇筑后的牢固性,避免留直缝。对于板可以选择斜缝,对于梁以及基础部分能够留一定的企口缝,企口缝的种类比较多,可以根据结构断面的情况加以确认。后浇带两侧应该选择钢筋支架铅丝网进行隔断,钢筋支架的钢筋直径以及间距设置必须要结合断面的实际情况而定,并且要坚持以支撑稳定为基本的原则。铅丝网的网眼一般不能过大,才能够有效的避免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出现跑浆的现象。如果网眼比较大,可以增加一层塑料薄膜,并且做好支挡固定工作,保证混凝土凝固之后避免出现跑浆的现象发生,等到稳定和牢固之后就能够将薄膜撕去,钢筋支架也可以及时的清理,铅丝网留在后浇带的两侧,并且将其永久的留在后浇带内。

结语

建筑工程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来讲十分的重要,必须要充分的发挥出后浇带功能作用,才能够真正的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最终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的可持续性发展,有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尤传科.建筑施工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09).

[2]李锋.后浇带及挡墙水平施工缝方案的研究[J].四川水泥,2016(09).

[3]桂强,桂宇杰.后浇带施工工艺技术要点及流程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1).

论文作者:项俊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要点分析论文_项俊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