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旅游景区地理空间分布特征论文

贵州省旅游景区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谢冬冬,赵卫权,杨家芳,孙小琼,张慧江

(贵州科学院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1)

摘要: 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以贵州省100处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 GIS 空间分析方法,从地貌空间分布特征、水系网空间分布特征、行政区分布特征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旅游景点在海拔1000~1800 m的黔中地区较密集并向外围分散的空间分布特点,其最近邻点指数NNI=0.875,表明贵州省 4A级及以上景区呈现出聚集分布特点,这得益于省会城市良好的交通条件和人口密度。②景点整体较分散,但呈现出沿水系分布的特征,以水为依托或和水相关的景点占比高达73%。③贵州省4A级及以上景区全省分布极不均衡,六盘水、毕节市、黔西南州、黔南州的规模度指数较低,仍不能满足人们旅游出行的需求,其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还有很多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贵州省旅游景区;地理空间分布特征;旅游产业

1 引言

旅游景点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是指其在地理空间的分布形态,是旅游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蕴含着旅游活动的空间属性和相互关系[1~3]。A级旅游景点是国家对其质量和档次的综合评价,4A级及以上景点代表了较高的景观品质和服务质量,是中国旅游开发和建设的较高水平。旅游活动是以地理空间系统为物质载体的,因而人们对A级景点地理空间分布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如基于点格局分析的A级景点地理空间结构特征;景点与地形地势、人口分布之间的关联性研究;景点吸引力空间结构研究,基于旅游节点关联维数的分形特征等[4]。但上述研究多是诠释性和描述性的论证,缺乏直观有效的展现景区地理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方法。

2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来源

贵州省处于中国西南,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地势西高东低,以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其面积的92.5%为山地和丘陵,岩溶地貌发育典型,加之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造就了神奇秀美的喀斯特地貌。同时河网密布,贵州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景点众多,旅游业逐步成为贵州支柱产业,截至2018年4月,全省共有AA级景区254个,其中5A级6个、4A级94个,共100个[5]

旅游景点数据通过贵州省文旅厅官方网站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4月),利用Google Earth拾取每个景点的地理坐标。贵州省90 m DEM数据地理空间数据云平台下载,水系数据由贵州省水文水资源局网站数据经矢量化后生成。贵州省地州市常住人口和面积数据来源于《贵州统计年鉴2017》。

3 研究方法

旅游景区在省域尺度上可看成一个点,首先采用ArcGIS 软件对贵州省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的空间位置进行矢量化[6],得到其空间分布图,然后与相关图层叠加,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ArcGIS 的可视化(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最近邻指数空间分析、缓冲区分析)功能对贵州省4A及以上旅游景点地理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和地图可视化表达。

旅游资源资产价值评估对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意义在于:(1)“评估”是资源性资产价值的体现,对转变“资源无价”传统观念,树立资源正确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2)价值评估是破除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掠夺性和生态环境破坏无偿性的需要。(3)价值评估是建立旅游资源资产核算制度,量化补偿标准的重要依据。(4)价值评估是建立以资源资产产权为中心的资源管理和经营新体制的需要。(5)价值评估是对资源资产的数量、质量、价值量动态变化实施跟踪监测评估,建立自我补偿机制的需要。(6)价值评估是对旅游主体责任人实施“生态审计”的客观依据,提高生态文明建设自觉性和主动性的有效途径。

4 地理分布特征

4.1 地貌空间分布特征

运用ArcGIS,将贵州省DEM数据和100个旅游点图层叠加(如图1),可以得出,旅游景区总体较为分散,呈现出中心密集、外围分散的空间分布特点。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借助ArcGIS10.2最近邻指数空间分析工具对贵州省4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进行定量分析,其ANN=0.875<1,在置信度95%的情况下认为是聚类。

从表1可以看出,贵州省4A级及以上景区全省分布极不均衡,从面积密度来看,最高的是贵阳市21.2个/104 km2,远高于全省平均密度5.7个/104 km2,最低的是毕节市,低至2.2个/104 km2。从人口覆盖度来看,最高的是安顺市的4.692个/百万人,最低的是毕节市,为0.901个/百万人。从规模度指数来看,六盘水、毕节市、黔西南州、黔南州都较低,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仍不能满足人们旅游出行的需求,特别是毕节市,由于人口基数大,高品质景点少,导致面积密度指数和人口密度指数都最低,说明其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贵州是个山地省,地势西高东低,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92.5%,地势总体分为3个层次:西部地区海拔在1600~2800 m、中部黔中地区海拔在1000~1800 m、东部海拔在100~800 m[7]

贵州省河流分为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八大水系,以中部偏南的苗岭为其分水岭,向北、东、南三面汇流。从水系的空间分布上来看,贵州省河流数量多,河网密度大,各主要河流在贵州省分布相对均匀[9]。由ArcGIS的空间统计分析工具得出,水域面积达到1005.4 km2,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0.57 %[10]

图 1贵州省基于 DEM的旅游景点分布

图 2贵州省自然和人文景点随高程分布直方

图 3贵州省人文景点地貌分区

图 4贵州省自然景点地貌分区

4.2 水系网的空间分布特征

从贵州省自然景点和人文景点随海拔分布直方图(图2)可看出,人文景点和自然景点的个数都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多后降低,人文景点在黔中海拔1000~1400 m达到最多,自然景点在黔东600~1000 m达到最多。对比贵州省自然景点和人文景点地貌分区图(图3、4)可以发现,自然景点分布较分散,人文景点主要集中在黔中地区,在贵州西部海拔1400 m以上只有3个人文景点,主要是因为黔中地势平坦,人口集中,也是省会所在,经济条件优势突出,打造了更多的以古遗迹、博物馆、游乐园和古镇为主的人文景点[8]

运用ArcGIS 的绘图工具,构建贵州省100个旅游景区点图层、主要水系图层和行政区面图层,绘制贵州省100个旅游景点分布及主要水系专题图(图5)。从图中可以看出,景点整体较分散,但呈现出沿水系分布的特征,以水系为基础,在其周围5 km以内建立缓冲区(图6),与58个景点重合[11],并且以水为依托或和水相关的景点占比高达73%,水资源对景点的作用可见一斑,这与贵州优质的水资源、水环境、生活方式以及人们对山水自然资源的偏好有重大的关系。

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我们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9]这段话精辟地指明了坚定理想信念、确立理论自信的重大现实意义。

图 5贵州省 4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及主要水系分布

图 6基于水系 5 km半径的贵州省 4A级及 以上旅游景区分布缓冲区

4.3 行政区分布特征

接下来用规模度指数对景点的分布现状进行定量分析,本文用两个指标(面积密度和人口密度)各占50%的权重来表示贵州省4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的规模度指数[13]。为了更好地对比数据,首先将旅游景点的面积密度和人口密度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进行加权平均求得规模度指数,其值在0~1之间,值越大,说明该地市的旅游景点开发较好,旅游业较完善[14]。其计算公式如下:

图 7贵州省 4A级及以上景点地州市空间分布图

旅游景点行政区分布特征是指 100个旅游景点在贵州省9个地州市的空间分布现状[12]。运用ArcGIS,将旅游景点图层与行政区划图层叠加,得到100个(4A级及以上)景点地州市空间分布图(图7)。从图中可以看出,贵州省9个地州市都有4A级及以上景点分布,但呈现出不均匀的分布特征,数量最多的是遵义市的23个,最少的是六盘水和黔南州的6个。平均每个地州市拥有景区的个数是11.11个。

(1)

为了验证改进的新阈值函数和使用的阈值规则方法处理后信号最优.用matlab模拟一组高斯峰数据,同时为了消除小波基在小波阈值去噪中的影响,统一使用db7小波基进行带噪数据小波分解,寻找出各阈值公式下对应的最好评价指标(Rs,n、Er,m,s)、最佳分解层还有最佳α调节因子.

表 1贵州省各地州市旅游景区人口密度和面积密度统计

1992年11月,邹平县西王实业总公司组建成立。1996年3月,以邹平县西王实业总公司为核心,组建成立山东西王集团公司。2001年4月18日,山东西王集团公司改制为山东西王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5月,山东西王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西王集团有限公司。

式(1)中,n j 表示j地州市4A级景区的个数,A j 和R j 分别为该地州市的面积和人口;m j 和r j 分别为该地州市的面积密度和人口密度;分别为归一化后的面积密度指数和人口密度指数;G j 为其旅游景点的规模度指数[15]。由上述公式可计算出贵州省各地州市的面积密度和人口密度,进而得出相应指数和规模度指数,进行汇总得到贵州省4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规模度指数表(表1)。

5 结论

本研究对贵州省截至2018年4月的100处国家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利用ArcGIS10.2 空间分析和规模度指数对贵州省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1)旅游景点在海拔1000~1800 m的黔中地区较密集并向外围分散的空间分布特点,其最近邻点指数NNI=0.875,表明贵州省4A级及以上景区呈现出聚集分布特点,这得益于省会城市良好的交通条件和人口密度。

高寒区土坝与溢洪道接触处,溢洪道侧墙在土体冻融和深冬降温中产生土体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并引起土壤剥落进而造成结构破坏。值得注意的是春天融化的水会流入裂缝并导致结构破坏,但垂直位置上仍有碎石,并不会影响溢洪道侧墙稳定。在解冻条件下溢洪道侧墙的厚度是根据土的压力来计算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土对溢洪道侧墙并没有压力。

(2)景点整体较分散,但呈现出沿水系分布的特征,以水为依托或和水相关的景点占比高达73%。

(3)贵州省4A级及以上景区全省分布极不均衡,六盘水、毕节市、黔西南州、黔南州的规模度指数较低,仍不能满足人们旅游出行的需求,其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还有很多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吴 清,李细归,吴 黎.湖南省A级旅游景区分布格局及空间相关性分析[J]. 经济地理,2017(2).

[2]王洪桥,袁家冬,孟祥君.东北地区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地理科学,2017,37(6):895~903.

[3]潘竟虎,马春天,李俊峰. 甘肃省A级旅游景点空间结构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28(7).

[4]白军利,张 辉,王香玉.四川省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差异研究[J].地理信息界,2015,22(1):31~37.

[5]刘沐鑫. 基于GIS的贵州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及交通便利性研究[J]. 铜仁学院学报,2016,18(4):88~93.

[6]周长威,代胜芳. 西南地区四省一市旅游资源分布格局研究[J]. 度假旅游,2018(10):34~38.

[7]李宗发. 贵州喀斯特地貌分区[J]. 贵州地质,2011,28(3):177~181.

[8]潘竟虎,李俊峰. 中国A级旅游景点空间分布特征与可达性[J]. 自然资源学报,2014(1):55~66.

[9]罗志远,吴名剑,尹智力. 贵州省河流水系概况及基本特征分析[J]. 吉林水利,2017(12):29~32.

[10]吕一兵,张 斌,陈智虎. 基于DEM的不同地貌类型区小流域划分及分布特征研究:以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为例[J]. 测绘通报,2017(9):118~123.

[11]郭培闪,相广芳,王卓理. 河南省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空间分析[J]. 地理空间信息,2017(5).

[12]李 婷. 青海省旅游景点空间结构演化研究[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14.

[13]朱邦耀,宋玉祥,李国柱. 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结构特征与形成机制分析[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31(4):477~479.

[14]李 敏. 区域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

[15]邓华侨. 成都市旅游景点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可达性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6.

Geographical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t Scenic Spots in Guizhou Province

Xie Dongdong, Zhao Weiquan, Yang Jiafang, Sun Xiaoqiong, Zhang Huijiang

(Guizhou Academy of SciencesInstitute of Mountainou Resources of Guizhou ,Guiyang ,Guizhou , 550001, China )

Abstract : Tourist scenic spots are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This paper takes 100 scenic spots of 4A and above in Guizhou Province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uses GIS spatial analysis methods to extract spatial features from geomorphology,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networks,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dministrative regions[1].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①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t attractions at the altitude of 1 000-1 800 m in the central Yunnan area are dense and scattered to the periphery. The nearest neighbor index NNI=0.875 indicates that the scenic spots of Grade 4A and above in Guizhouprovinceshowed agglomeration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which benefited from the good traffic conditions and population density of the provincial capitals[2].②The overall attraction is more dispersed, but it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stribution along the water system. The proportion of water-based or water-related attractions is as high as 73%.③The distribution of scenic spots in Grade 4A and above in Guizhou Province is extremely uneven. The scale index of Liupanshui, Bijie City, Southwest Guizhou and Qiannan Prefecture is relatively low, which still cannot meet the needs of people’s trave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t attractions. There is still a lot of room for development in construction.

Key words : Guizhouprovince tourist attractions; geospatial;distribution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944(2019)22-0166-04

收稿日期 :2019-10-18

基金项目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6YFC0502606);贵州省科技计划(编号:黔科合SY字[2014]4004号);贵州省科技计划(编号:黔科合SY字[2014]3073号)

作者简介 :谢冬冬(1990—),男,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资源环境与3S技术应用。

标签:;  ;  ;  ;  

贵州省旅游景区地理空间分布特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