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事业发展论文,中国论文,战略研究论文,图书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CLASS NUMBER G251
所谓战略研究,是指对宏观现实问题的研究,亦即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而且能够决定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问题的研究。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战略,应该立足于对图书馆本质的把握,立足于图书馆事业的整体现状分析,注视其长期的发展方向,从而形成切实可行的策略性建议。
1 战略分析
当前我国的图书馆事业,既面临社会信息化和信息服务产业的严峻挑战,又深受图书馆传统的管理体制与运作方式的约束和影响。图书馆事业的现实状况,就深刻地植根于这一组矛盾之中。改革和发展当前的图书馆事业,需要从研究这一组矛盾入手。
1.1 社会信息化和信息服务产业的挑战
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信息服务产业迅速崛起。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各个社会子系统除了应在系统内部完善信息资源管理,仍有必要在系统之外寻求补充信息处理能力,这作为一种经济成分独立出来,就是信息服务产业。信息服务产业包括软件服务、信息处理服务、网络通信服务、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提供服务和咨询服务等多种成分,其中与图书馆业务联系密切的是信息提供服务。信息提供服务的产业化,是以一批专门从事数据库开发和网络增值服务的信息企业的出现为标志的。这一部分经济活动,包括数据库生产者、供应者、网络支持者、检索代理直至最终用户5个环节。 数据库是基于一定的电子数据款目(记录)的,因而信息提供服务就需要继续发展传统的标引、分类、整序和报道等文献工作技术;同时,它又要针对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特征,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信息提供的速度与质量,开发即时、综合的服务项目。
图书馆承担着信息提供服务的职能。过去,人们依赖于图书馆的馆藏文献来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现在,人们在追求更有效的电子信息服务,因而图书馆的信息提供职能正在被日益增多的信息服务企业所分割而处于相对减弱的态势。这些信息服务企业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它们大多数自负盈亏,机制灵活,更讲究服务的效率和效益,以服务质量作为企业的生命线,因而更能切合个别信息需求的需要。这些信息服务企业的另一个优势是它们对信息技术表现得更为敏感,往往利用发达的通信系统连接众多的计算机网络,并按照开放系统互联(OSI)标准传输信息、 共享资源和进行分布式处理。在这个信息需求日趋旺盛的时代,为什么人们放弃图书馆大量的价格低廉乃至免费的文献信息资料,转而寻求购买信息企业的信息和服务呢?问题就在于图书馆服务相对的低质量、低效率。
为了使图书馆能提高自身的信息服务水平,实现从工业化基础之上的文献管理到信息化基础之上的信息管理的重心转移,图书馆界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带来的新能力。信息技术宛如图书馆事业内在的生产力因素,在我们这个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标志的信息化时代,如果图书馆仍然恪守陈旧的技术手段和工作方式,它就有脱离社会而失却地位和机遇的危险。图书馆需要以现代化的技术和观念武装自己,联合起来形成竞争优势,在文化、教育和信息服务诸领域巩固和发展阵地。从这个意义上说,要维持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生存和发展,要提高其竞争能力,就迫切需要建设我国的图书馆现代化网络。
现代化的图书馆网络,应该是基于电子计算机网络的图书馆自动化技术与图书馆事业建设的高度结合[1]。 图书馆现代化网络利用计算机网络来支持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信息源之间、图书馆与信息用户之间的各种信息交流,从而使图书馆网络理论上的功能得以成为现实。网络技术发展到基于开放系统互联和客户机/服务器模型的分布处理阶段,是在80年代。而今天随着各国竞相发展大容量、高速度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各种学术网络(如英国的JANET、美国的NREN )纷纷建立起来,网络之间的互联系统Internet也日新月异。这些网络以及网络上丰富的可利用数据资料共同构成了一个宏观的网络信息世界,图书馆只有融入这个大环境中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从信息传播和文献交流的角度来看,计算机网络只是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信息通道,这个通道比以前的信息交流渠道更为迅速、有效而且费用更低廉。所以,计算机网络必将带来社会信息量的增加、信息质量的提高及个人信息视野的充分扩大。如果我们把计算机网络视为虚拟的信息世界,那么在这个虚拟世界里,文献信息交流仍存在着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交流的区分。非正式渠道的信息交流可以没有类似于图书馆的中介组织的干预,但图书馆现代化网络必定要支持与图书馆中介性相关的许多基本活动,这些活动包括:
①存取商业性书目数据库,在编目上进行业务分担和协作;
②提供本馆OPAC系统的远距离利用,并方便用户利用其它图书馆的OPAC系统;
③支持馆际互借业务,开展流通自动化服务;
④支持电子文献传递;
⑤利用电子数据交换进行文献采访;
⑥提供用户的网络接口,提供公共的信息通道和数据库检索能力,为用户获取全球学术网络上的各类信息服务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
⑦利用计算机网络,面向用户的特定信息需求进行增值信息服务,注重数据的选择、合成和管理,从而使图书馆员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信息提供服务人员或信息咨询专家。
在电子计算机网络环境中,图书馆应该努力开展上述业务活动,争取早日实现图书馆现代化网络的新功能。早就有人预测21世纪的图书馆将是电子图书馆[2,3]。 这种预测是立足于对网络上电子出版物日渐增多,计算机终端工作站的普及,网络上信息检索工具的发展,以及电子文献传递和联机数据库检索功能的认识而得出来的。在电子图书馆的概念中,信息的利用除了依赖于出版商和用户的直接联系,它更依赖于图书馆对多种途径信息来源的集中和引导。在最终用户和大量的信息源之间存在一个关键性的中介角色,笔者称之为网络信息专家。这个角色是未来图书馆员所应努力充当的角色。尽管图书馆仍然具有收藏电子出版物的职能,但用户最需要的是图书馆员帮助他们搜索到所需的信息并传送到他们的终端工作站上去。
图书馆的形态转移可以描述为:从纸本图书馆发展到自动化的图书馆,再发展到网络化的图书馆和未来的全球电子图书馆。这种描述既是立足于图书馆的本质和现实状况,又注意到其长期的发展方向。面对信息化的发展和信息服务的产业化,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必须从战略高度上充分重视网络化建设,利用新技术来提高服务水平,从而更加主动地迎接挑战。
1.2 传统管理体制与运作方式的影响
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现状,深受其传统管理体制与运作方式的影响。这种管理体制与运作方式的主要特征是:
①条块分割的多元化行政管理,由行政指令干预图书馆运行,图书馆只对各自直接所属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馆际之间实质上没有隶属关系;
②图书馆事业是以政府拨款为主的公益事业,政府根据财力和科学教育文化事业发展规划进行预算和投资,图书馆的服务效益不与拨款数量直接挂钩,图书馆开展服务没有健全的监督机制。
这些特征是过去计划经济培育起来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面对社会信息化和信息服务产业的挑战,使当前中国的图书馆事业陷入经费短缺、服务效益差、人才流失严重、馆际合作难以开展的困境。
图书馆传统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但约束了单个图书馆的活力,而且不利于图书馆现代化网络的建设。现代化网络的需要以许多个别图书馆的自动化为基础,分布式处理技术要求各个图书馆独立的、功能集成的局域系统能具有充分的开放性,即系统之间的软硬件可以兼容,数据可以交换和共享,界面充分友好。然而这些年来,我们看到的是:许多图书馆间竞相开发自己的软件系统,独自进行馆藏书目回溯建库。这不仅会造成重复性劳动,而且软件质量参差不齐,通用性差,数据标准化程度低。显然加强国家对图书馆事业的统一规划是很有必要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单个图书馆也需要有参与网络建设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如果我们能把图书馆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把它们的办馆条件与服务效益直接挂钩,让他们自觉去寻找提高服务质量和馆际协作的有效途径,让他们成为网络信息互动的直接参与者与动力源泉,那么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图书馆网才算是真正实现了它的目标——不仅是一个信息网络,更是一个服务网络。技术和信息的最终目标在于它的利用。所以,建立我国的图书馆现代化网络,不仅需要突破图书馆事业传统管理体制的樊篱,也需要在图书馆个体的运作方式中寻找动力。
2 战略选择
目前,有的国家已开始致力数字化图书馆的研究试验,试图跨越以印刷型文献为主体的网络化图书馆阶段,尽早进入电子图书馆时代[4]。电子图书馆对于我国图书馆界来说,似乎仍旧是个遥远的概念。但是当前电子出版物的大量涌现,我们无法再无动于衷。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应该是: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益和竞争能力为核心,既要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在改革中寻求有效的馆际协作途径;又要以现代化技术武装图书馆,逐步实现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图书馆网的新功能,开展电子图书馆的试验研究,为图书馆事业的未来发展创造条件。
2.1 改革图书馆事业管理体制与运作方式
当前图书馆事业担负着4种职能,即保存出版物职能、 社会教育职能、文化消遣职能、信息中介职能。这4 种职能因其服务性质和面向的目标不同,被分割成4个象限,每个象限都有其自身的经济特征。
①保存出版物的职能,事关民族智力遗产的继承与发展,应该以有效的呈缴本制度和充足的政府拨款来维持。
②文化消遣职能,是面向个人的,应该逐步转变为由用户来承担其费用,使图书馆在这个领域进入文化市场。
③社会教育职能,体现了社会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开发人力和智力资源的目标,它排除了对个别用户群的不平等,而是尽可能地对所有教育对象服务。这一部分职能的实现需要有国家投资作保障。
④信息中介职能,图书馆提供信息产品或服务,其费用应该由信息用户来补偿。图书馆的信息中介服务是生产性的,它辅助实现的是信息用户的个别目标。信息产品或服务的价值由利用该信息产品或服务的结果来衡量。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当前政府对图书馆的投资起码应该保证以下两项活动的基本需要:①保存出版物;②人力和智力资源开发。这就可以使图书馆有限的资源真正体现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
改革当前的图书馆管理体制与动作方式,应该建立起3 种机制:保障机制、策动机制和规范机制。
①保障机制。首先,国家应该保障图书馆事业的独立的、稳定的乃至逐步增长的资金来源,并将其体现在立法中,形成国家对图书馆事业的资源保障机制。其次,国家应该制订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方针、规划和政策,发挥导向作用,形成国家对图书馆事业的政策保障机制。
②策动机制。对于文化服务和信息中介职能,图书馆应该鼓励它们从服务中独立出来,使之参与市场竞争,以企业化经营方式来提高其服务效益。不过,图书馆的这种经营活动自一开始就应该与公益服务分立开来,单独核算,专人管理。它可以利用图书馆的公共资源,但要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损害图书馆的公益服务职能。
③规范机制。在图书馆网络化的过程中,国家应制订完备的业务规范机制。同时,国家也应该对图书馆的服务活动发挥监督、控制与规范作用,以立法、评估和奖惩等管理手段来保证图书馆良好的工作质量与服务效益,保证图书馆既有的社会目标得以实现,从而形成国家对图书馆的行为规范机制。
2.2 建设我国的图书馆现代化网络
图书馆网络化的思想和馆际协作活动,可以追溯到100 多年以前,只是到了本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图书馆网络才具有实体的概念。尤其是80年代以来,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通信基础设施的加速建设,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制订了图书馆馆际互联计划,使图书馆网络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在我国,图书馆协作活动是1957年开始的[5]。从那时起,我国图书馆界在业务建设、 科研教育、编制联合目录和馆际互借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实际成果;但是这一时期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形式只是一种网络建设活动,而不是现代化的图书馆网络实体。
当前,这种状况无疑正在改变。1993年9月, 我国建成了新的分组交换数据网(CHINAPAC)。1994年10月,中国数字数据网(CHINADDN)开通。到1995年,我国各省会城市(除拉萨)之间的22条光缆专线铺设完成。 在现有的通信条件下, 我国正在实施社会信息化的宏伟计划。1994年4月,我国实现了与Internet的连接。1994年11月, 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络(CERNET)示范工程由国家计委批准立项实施,它计划在本世纪内连接全国大部分高等学校,从而为我国教育、科技界提供一个全新的计算机网络环境。1995年,我国又开通了中国Internet骨干网——CHINANET。
我国图书馆现代化网络建设已处于起步阶段。“北京中关村地区书目文献信息共享系统”是运行在中国教育与科研示范网(NCFC)上的图书情报资料管理和服务系统,它运筹利用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所属各图书情报部门的计算机设备处理能力,实现对这一地区文献信息的科学管理和网络化服务,最终建成一个以图书情报自动化服务为主要目标的中科院、北大、清华图书情报网络(APTLIN)。此外,广东省公共图书馆界也已建成了以省馆为中心,广州、深圳、珠海、佛山市馆为重点,珠江三角洲各馆为对象,上连国家图书馆,下连部分市县级图书馆的计算机网络(ZSLAIS)[1]。 从发展趋势来看,图书馆联网今后会有更快的速度。图书馆界应该做好准备,充分利用通信业加速发展的有利条件,积极筹建现代化图书馆网络。
我国图书馆现代化网络建设的当前任务,是要逐步形成学术图书馆网络体系。建设这个网络体系,需要在统筹协调原则下,分工入藏文献资料,形成网络内合理的文献资料布局;加快数据库建设,加强馆际系统互联和检索功能;努力开展馆际互借和电子文献传递服务。学术图书馆网络的建立,有助于改善我国的科研条件,它是为促进学术性文献信息资源交流与共享的支撑型网络。
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网络,如果不能在网络应用和信息服务等方面加强开发与利用,它最多不过是硬件、软件和数据库的技术结合体,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已走过10余年的历程,但至今仍存在开发研究与社会需求脱节现象。自动化的开发重点仍是图书馆内部业务管理的自动化,因而多数情况下只是实现了管理信息系统,而不是公共检索系统。自动化系统较少是直接面向用户设计,因而这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建设我国的图书馆现代化网络,应该放眼未来,面向社会,在利用上狠下功夫;应该把网络看成是联系信息资源和最终用户的传输通道,图书馆要利用网络加强信息检索和服务功能,把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组织成为有机整体,以便捷的手段提供给用户。
3 战略实施
怎样发展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呢?这应是不再停留于一种宏观战略上的分析和选择,而应落实到实际操作上来。具体地说,就是要进行资源建设、组织建设和系统建设。
3.1 资源建设
3.1.1 明确各文献收藏单位的特色收藏, 共同组建全国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计算机网络应用会使得文献收藏的地点因素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但是,如果一个网络范围内的各文献收藏单位缺乏必要的协作与协调,整个网络的文献资源保障能力就会削弱。因此,即使在出版物普遍利用的理念支配下,宏观文献资源建设仍有必要。首先,要强调单个图书馆建立自己的特色馆藏,在有限的经费条件下保证重点,突出优势,为开展专业信息提供服务创造条件。其次,要鼓励在地区和系统范围之内建立文献资源保障体制和共享机制。局部合理规划文献资源的布局,将为以后的网络资源共享创造条件。
3.1.2 联合建库,协作开发信息产品
书目数据库是馆际资源共享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的回溯书目数据转换工作一般都是由各个图书馆独立建库,自己组织人力进行手工录入,建成的数据库基本上也仅为本馆使用。这样使得数据库质量无法保证,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劳动所创建的数据库,也未必能互相兼容共享,而且还可能为将来实现馆际书目数据库互访和编制专题联合目录设置障碍。一个好的数据库,必须既能接受来自其它数据库的信息,也能向外传递本数据的信息,形成双向流动。这就要求各馆重视机读数据的标准化。回溯建库应尽量利用现有的标准书目数据,如北京图新公司的中国国家书目和机读目录数据就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尽管我国图书馆界利用网络传递数据现在仍不普及,但我们可以采用磁介质乃至光盘来发行、套录、转换这些标准的书目数据,使得回溯建库变得容易起来。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由于利用了外来数据源,目前西文目录中自编的记录只占30%左右,中文目录自编40%左右[6]。事实上, 图书馆的主管部门也应该在馆藏书目数据回溯建库工作中发挥领导作用,使得这项工作能高效、高质地开展。例如,美国在图书馆自动化发展过程中就曾进行过几次大规模的回溯建库工作。1969年美国图书馆资源委员会资助了Recon 试验项目,完成了58000条题名的回溯转换;1974~1984年实施的COMARC 计划和1980年国会图书馆实旋的REMARC计划都是扩建MARC数据库而开展的[7]。
除了馆藏书目数据库,联合建库还应该包括其它类型数据库的建设。各图书馆根据本馆发展规划和文献资源布局的要求建立起特藏就不应只满足于建立馆藏目录,还应该努力发展索引型、文摘型、事实型和全文本型的数据库。由于信息产品具有可共享性,所以图书馆开发信息产品应尽量考虑合作与协调,减少重复劳动,而其前提条件就是要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网络的潜能。
3.1.3 建立电子出版物馆藏, 同时有计划地引进和利用国外的电子信息资源
我国图书馆界不能对电子出版物的发展潮流无动于衷,而应有计划地建立起我国电子出版物的收藏体系,在技术条件成熟时提供网络共享利用。这既是为了迎接电子图书馆新时代的到来所必须做好的资源准备,又是为了使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在高水平上与国际接轨。随着数据通讯联系使得全球一体化的网络成为可能,我国可以尝试开展文献资源的国际合作,根据国内需求有计划地引进和利用国外的电子信息资源。现在我们已经进入数字化的时代,国外已有一些图书馆在创建数字化馆藏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我国已经实现了与Intetnet的连接,Internet上数字化文献资源是相当丰富的。如果我国能有计划地开展跨国数据利用,这就意味着我们未来的图书馆现代化网络会有一个庞大的虚拟外部馆藏。
3.2 组织建设
组织的因素实质上是人的因素。组织建设,就是要协调人际关系,发展我国的图书馆事业。
3.2.1 开展公关宣传活动,树立图书馆形象
公关活动要宣传图书馆意识,利用舆论手段赢得各级政府的支持,培养用户利用图书馆的热情。图书馆应以基本的、优质的服务改变自身的服务形象。
3.2.2 成立图书馆事业国家指导中心
图书馆事业国家指导中心的任务,是负责制订政策,争取财政支持,推行国家标准,进行调查研究和组织技术开发。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教训,该中心应该是跨系统的,而且要有必要的财政支持作为调控手段。
3.2.3 培养专业人才,稳定专业队伍
人才培养,一方面是指正规大学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另一方面是指对图书馆在岗工作人员的培训。当今是一个技术唱主角的时代,如果我们不培养一批懂得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应用的专业人才,我们就不能充分开发计算机网络的潜能。对正规大学的图书馆专业教育,应该加大信息技术课程的份量,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敏感和把握技术的能力。对于图书馆在岗人员的培训,应该侧重于教会他们使用计算机和网络。一个稳定的专业队伍对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针对目前图书馆人才流失的状况,国家有关主管部门要尽力改善图书馆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努力稳定图书馆专业队伍。
3.3 系统建设
如果把计算机网络技术视作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生产力因素,那么系统建设的目标就是要有宏观的规划来保证我国采用先进技术进行图书馆的技术改造。
3.3.1 建立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登记制度
为了保证各个图书馆所采用的自动化系统在硬件、软件上具有兼容性,在数据上具有可交换性,利用集中登记制度来实行宏观管理是完全必要的。登记的对象首先是在各个图书馆将要建立或已经实现的自动化系统;其次是正在研制开发、鉴定、推广应用或从国外引进的系统。登记的内容应该着重于计算机系统的技术细节描述。通过登记,图书馆主管部门可以获得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的一些统计资料,从而制订出相应的系统建设规划与政策。
3.3.2 开发通用性的软件产品
软件的通用性,是指它的可移植性,即它能适用于多种硬件和操作系统环境,能适用于多种类型图书馆的应用要求。通用性的软件,有利于它的推广普及,有利于开放系统互联。
目前,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的实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小型机或微机多用户系统,另一种是微机局域网。从技术发展的潮流来看,微机局域网更能代表未来的趋势。当前流行的Novell局域网操作系统以及正在发展之中的Windows NT 版本的市场覆盖面越来越广。所以, 积极开发和推广适用于我国图书馆建立微机局域网的软件产品是明智的选择。
3.3.3 加强标准化工作
为了使图书馆现代化网络建设从技术上立足高起点,应用最新技术,达到与国际接轨,研究和改造利用国际通用标准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在文献采购工作的标准化方面,我国仍然是空白,而美国已有《计算机化图书订购》(ANSI Z39.49)和《连续出版物催缺》(ANSIZ39.45)等标准。 在联机数据库查询方面, 我们需要注意SR (ISODP10162/10163)以及它在美国的平行标准(ANSI Z39.50─1992)。 在馆际互借方面,我们应该了解ILL(ISODIS 10160/10161)和美国对应的标准(ANSI Z 39.63)。在电子文献传递的标准化方面,已有GEDI的推荐协议。在电子出版物格式的描述方面,国际上已有SGML(ISO 8879)和ODA/ODIF(ISO 8893)。此外,图书馆联网要符合OSI模型,在应用层上要积极利用OSI提供的功能,如电子邮递(CCITTX400)、名录服务(CCITTX500)、远程登录(CCITTX29)、文件传输(CFTAM,ISO8571系列)等。图书馆现代化网络建设还应熟知分组交换技术(CCITTX25)和TCP/IP协议等[8]。
3.3.4 切实推进图书馆自动化和系统互联的发展
图书馆网络建设,要先有试点,然后扩大应用范围;要调动各个图书馆建网和联网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联网试验中的新尝试,并适时组织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
总之,发展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就应把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上,进行重点扶持,稳步推进。
(来稿时间:1997.5.5。编发者:李万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