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北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164000
【摘要】目的:研究微创技术在胸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3月-2016年3月份收治的8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治疗组则实施微创技术治疗。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一般情况、统计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情况、手术之后的胸腔引流量情况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等。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胸外科手术患者,对其采用微创技术,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微创技术;胸外科手术;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388-01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微创技术也运用而生,尤其在近几年,已广泛应用于胸外科手术中,早期临床上对患者采用传统的手术治疗,手术切口大、增加了手术风险,术后留下的疤痕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美观,且其操作非常繁琐,因而难以推广,而微创技术与生俱来的疗效显著、创伤小等优势,让其成为临床上最佳的治疗方案。我院选取8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部分患者实施微创技术治疗,患者的病情得以明显好转,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5年3月-2016年3月份收治的8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2组。对照组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为26-79岁,平均年龄为(54.9±13.1)岁;治疗组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为27-80岁,平均年龄为(54.8±13.5)岁。80例患者中,有32例食管癌患者;48例肺癌患者。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高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胸手术治疗[1]。方法如下:对患者的双腔插入气管插管,让其全身麻醉,这样可以减少其手术过程中的痛苦。协助患者进行侧卧位与单侧肺通气。针对开放性血气胸的患者,在观察患者的详细病情之后,将其切口进行上下延长;自发性血气胸患者则需在其第六肋床前外侧胸壁处,进行约30cm长的切口,对其肋骨切除1-2根,与此同时,对其胸壁的斜方肌、菱形肌以及大块肌肉进行切除,这样方可让其充分暴露。
治疗组实施微创技术治疗[2]。方法如下:在手术前,全部患者都需进行心电图、胸部CT、生化检测、腹部B超等。手术时对患者的双腔插入气管插管,让其全身麻醉,这样可以减少手术过程中的疼痛。让患者进行单肺通气,然后协助患者取卧位,角度为90。协助患者将其患侧的上肢放置于托手架上,并标记好前外侧的小切口位置,之后从患者的锁骨中线到背阔肌前缘之间,进行长度约为10cm的切口,并沿着之前所标记的线段将皮肤和皮下组织部分逐层切开,将其肌纤维进行行钝性分离。注意不能切断患者的背阔肌和胸大肌。经过第五根肋骨上缘时,切断其肋间肌。把肋骨撑开器放入胸内,这样可以将肋间进行缓慢的撑开,之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上下切开。注意肋间肌的切开范围应该在胸骨外缘4cm与脊柱旁8cm之间。
1.3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观察统计,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情况、手术之后的胸腔引流量情况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如果数值越小,则代表患者的治疗效果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处理,用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治疗之后,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情况、手术之后的引流量情况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早在1976年,微创技术就开始在胸外科手术中运用。在1990年之后,微创技术得到了显著发展,并逐渐被广泛应用于胸外科手术中。虽然微创技术与传统治疗手术相比,具有视野狭窄,操作起来较困难等特征,但是随着医疗的发展,手术设备以及器械得到了明显的技术改善与创新,这些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因此微创技术得到了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根据以上报道,针对胸外科患者,实施微创技术治疗,可以减小患者的手术切口、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手术过程中的出血少、手术之后的胸腔引流量少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以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景岚,董绍安,黄秀英等.微创技术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4,(22):29-31,34.
[2]金翔凤,王滋宗,谢靖等.世界先进微创技术在胸外科手术临床中的应用进展[J].黑龙江医药,2014,(3):674-676.
论文作者:曲胜伟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2
标签: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胸外科论文; 微创论文; 技术论文; 情况论文; 切口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