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 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尿道狭窄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尿道狭窄内切开+电切术或经尿道绿激光瘢痕汽化治疗的效果。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经要到绿激光瘢痕汽化治疗,对照组患者均采取尿道狭窄内切开术联合电切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和术后最大尿流均显著短于或者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术后并发症率分别是96.67%、6.6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率分别是80.00%、3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道狭窄患者治疗中实施经尿道绿激光瘢痕汽化术治疗的效果更优,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尿流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率,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尿道狭窄;电切术;瘢痕汽化;疗效
尿道狭窄属于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类泌尿外科疾病。针对该类疾病患者临床治疗方案较多。近年来随着腔内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在临床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已经成为临床中治疗尿道狭窄患者的重要方式[1]。本次研究将针对尿道狭窄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尿道狭窄内切开+电切术或经尿道绿激光瘢痕汽化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诊治的尿道狭窄患者60例作为研究样本,患者均为男性。以随机抽样法将患者进行分组,每组均为30例,并分别纳入至观察组和对照组当中。观察组:患者年龄29~74岁,平均年龄(51.6±0.3)岁;前尿道狭窄者19例、后尿道狭窄者11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52.7±0.4)岁;前尿道狭窄者18例、后尿道狭窄者12例。两组患者常规线性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分组比较。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取经尿道绿激光瘢痕汽化治疗:患者硬膜外麻醉后取截石位,应用ACMI-23F绿激光镜针对其尿道狭窄处进行探查。针对未完全闭锁狭窄患者以输尿管探查狭窄口,于狭窄段处尿道置入绿激光光纤,功率为30~50W,行汽化切除患者尿道狭窄段处的疤痕组织。针对完全闭锁狭窄患者,有膀胱造瘘口出进行尿道探条插入至狭窄段处的尿道,引导冷刀对其闭锁段的尿道进行切开,直至输尿管可方便进入其膀胱后行绿激光汽化治疗。术后需留置导尿管2W;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尿道狭窄内切开术联合电切术进行治疗。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常规手术指标包括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及术后最大尿流。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均以SPSS17.0处理,计量资料的均数±标准差以(±s)来进行表示,行t检验,采用率以%表示,行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和术后最大尿流均显著短于或者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指标对比(±s)
3讨论
尿道狭窄属于泌尿外科中十分常见的一类疾病,主要与患者发生炎症或损伤以及先天性损伤等有关。临床中针对尿道狭窄患者的治疗方案较多。治疗方式的选择需要依据患者尿道狭窄部位、瘢痕致密度以及患者具体情况等综合考虑。行尿道狭窄内切开术治疗是现阶段临床中应用比较多的治疗方式[2]。针对尿道球部膜部和阴茎部等处出现的狭窄,特别是狭窄长度较短者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好。但是此治疗方案中容易引发患者出血和尿道损伤等,并且术后发生尿道狭窄的风险也相对较高。而应用经尿道电切术可以彻底的切除患者尿道处瘢痕组织。但是该治疗方案中热损伤较大。对于切割精度也有较高要求,若术者操作不当,可能引发患者尿道损伤[3]。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绿激光系统在泌尿外科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尿道狭窄患者的治疗中发挥着独特的价值。绿激光是一种波长达到532nm的倍频激光,可被血红蛋白给养进行充分吸收。并且与水不相容,因此能够具有高选择性的气化患者尿道处瘢痕组织[4]。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尿道扩张频率,避免术后瘢痕再次形成。并且绿激光对于组织的穿透性较浅,仅为0.8mm,因此能够避免患者发生尿瘘。在应用中可在患者组织处形成2mm深的浅凝固层,因此可发挥较优的止血作用。同时术者在操作过程中,由于视野比较清晰,因此能够有效减少对于患者尿道的损伤。对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率有重要促进作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表明在尿道狭窄患者治疗中采取经尿道绿激光瘢痕汽化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尿道狭窄患者治疗中实施经尿道绿激光瘢痕汽化术治疗的效果更优,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尿流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率,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剑飞,沈鹤,陈超,邱建宏.经尿道棒状电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观察[J].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18,10(01):25-28.
[2]杨彬,尚吉文,王靖宇,武进峰,刘红耀,程伟,姜焕荣,张雁钢,米振国,袁帅.电子输尿管镜联合2μm激光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分析[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6,10(02):124-126.
[3]刘海勇.不同方法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2):88-89.
[4]王君,刘会范,贾占奎,顾朝晖.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术联合尿道扩张治疗男性尿道狭窄36例疗效分析[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3,28(04):276-277+281.
论文作者:戴润林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9
标签:尿道论文; 患者论文; 狭窄论文; 瘢痕论文; 术后论文; 激光论文; 并发症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