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课堂效率得到提高论文_张敏

如何让课堂效率得到提高论文_张敏

张敏(龙泉驿区同安小学校 四川 成都 610100)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12-163-01

现代社会,所有的家长都在追求升学率的所谓的“素质教学”的引导下,所有的课程都有学生出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厌学”,就他们最喜欢的体育课上同样也出现“厌学”的现象。因此,如何让学生重新爱上体育课,是我们应该好好研究的一个话题。

一、“抓住”学生

何谓“抓住学生”,就是在教学中想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罗伯特?特拉费斯说过:“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它区别与其它的表演艺术,这是由于教师与那些观看表演的人的关系所决定的。”体育课上的表演具有技巧性、和谐性、美感性、愉悦性的特点。就是在显露教师内在的人格魅力。教师和演员一样,要“表演”得声、神、行全面具备才会显得有艺术修养,要向学生全面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投入真实情感,让学生从心里佩服我们,这样才能达到我们提出的“抓住学生”。达到最终让体育课吸引住学生的目的。

二、自我的转变

如何来改变自我?就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来改变自我的教学方法,以此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通过改变自我的教学方法来达到所谓的“改变便自我”。改变自我贵在得法,改变要从根本开始。

1、课堂趣味化

目前,我们体育教学模式“学案导学”又称“DJP”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先自我体验学习再老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和概念,然后再让学生纠正错误动作进行模仿练习,老师发现不足再讲解示范,对学生进行纠错,学生再改正练习,通过我的观察这样围绕主题枯燥的教学吸引不了学生,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我们的教学肯定是要带着问题进行的,这个问题的提出就是个关键,如果我们直截了当的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行自我体验学习,那很可能有一部分学生到最后根本就忘了问题是什么,因为他的注意力没有在老师身上,这样就没有达到最初的效果。我现在教的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特点就是喜欢听老师给他们讲故事,出谜语给他们猜,我在教《前滚翻》时,就把动作要领遍成了谜语:“两手用力撑,两脚迅速蹬,团身如球滚,展体似雄鹰。”这是一项什么运动项目?问题已提出学生都想接触答案。这样一来让学生带着“谜语”来体验练习,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易学易记,从而达到了寓教于学的目的实现“DJP”教学模式。

2、课堂“吸引”化

小学生的注意力只有很短的一段时间,所以上课时只有前10分钟能感觉到学生在自己面前。我们属于农村学校,我们这类学校对于学生的习惯就必须花更大的功夫来解决,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连个基本队伍都不能排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这一情况,我根据教材内容,做了一些小的调整,让学习内容稍偏简单一些,以一些孩子感兴趣的小游戏为主慢慢将教学内容穿插进去。比如:前滚翻教学,发现学生在滚得时候大部分学生的头都不能很到位的低下,如何解决低头难得问题呢?我就让孩子们用下巴夹住红领巾来做滚翻接力小游戏问题就迎刃而解。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游戏上就能更好的让他们接受,老师也更方便讲解示范,同时也解决了技术动作的教学。在一些比较枯燥的项目上我就以小型竞赛为主来教学。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强,听到老师要安排比赛,就会竭尽全力参与进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抓住这一特点来练习平时学生不愿意练习的一些枯燥项目。我们可以把孩子平时的练习演变成小游戏,让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到练习中去。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三、引领感化学生

感化学生就是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能与学生“打成一片”,用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具体表现为向师性和向生性。这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感情融洽、心理相容、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苏霍姆费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我们教师在平常教学中,要爱护学生要客观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地评价他们,做到不偏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就能让“问题学生”慢慢变成“学生”。

我教的几个班级中就有一些“问题学生”,这些学生的特征是:无组织无纪律,学习态度不认真,把老师的话当耳边风。这些学生中很多都是家长原因导致的,当你了解到了学生叛逆的原因后,给他们一些“缺失”的爱,这样这些“问题学生”就会愿意亲近教师愿意听教师的话,就成了你自己的学生了。

总之,我们体育教师要用高尚的情操、广博的知识和健美的体魄、优美的示范,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古人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这种积极向上的影响会直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培养体育兴趣,让孩子们成为健康的“接班人”,从而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结论

本文根据我个人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和对小学生人格培养的了解,以及向多位常年在德育工作中工作的老教师的交流、学习,就体育课对小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得出体育课对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的结论。

建议

在体育课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技术动作,更要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小学生健康人格培养是教师以引导学生为主,不断改变自我的育人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方法已不能达到全面育人的需要,所以,我们教师应积极改变自我从实际出发,通过课堂进行德育活动,为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提供一定的助力。体育课实现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又复杂的工作,不仅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学习进步改变自己,更需要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协助。

参考文献

[1]《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72页.

[2]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47页.

[3]《学校体育》48页、79页.

[4]《当代体育科技》200页.

论文作者:张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2月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如何让课堂效率得到提高论文_张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