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政府公共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文/罗岑弘
一、数字化办公模式对政府公共管理创新的意义
(一)数字政府公共管理模式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数字,几乎每个人从小就开始接触,它就是一个简单的数学符号。但是数据就没有那么好理解了。目前,对数据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可以笼统地解释为大量的数据、海量的数据。如何理解数字政府公共管理模式呢?其实就是政府公共管理开始运用数据来进行管理,利用数据库软件工具对数据进行抓取,接着对其进行分析管理,最终得出结论。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有规模大、类型多样、时效高速等几个特点。采用数字管理模式,海量数据会不断增长,政府采集的数据来源渠道和种类也比较多样化,对数据的处理速度也是比较快的。这样以数据作为依托,可以更好地解决公共问题,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利益。
(二)数字化办公模式对政府公共管理创新的意义
在政府公共管理中,政府是公共管理的主体,主要的任务是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为广大人民群众谋求福利。数字化办公模式对政府公共管理创新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对政府自身而言,在数字政府公共管理模式中,政府完全可以用收集回来的数据分析政府公共管理的行为,以此作为参考,设立可行的预警机制,转变传统思维,面对挑战,改革创新,消除信息孤岛现象,让数据资源得到共享,令信息的传达更便捷更畅通,从而增强政府公共管理的效率,为科学的管理决策提供指导。另一方面,对政府外部而言,能够把政府的相关信息反映给公众,使信息更加透明,提高了公众的参与度,公众不仅可以参与政府公共管理的政策制定,还可以随时查看政府的执行情况,加大了监督政府的力度,能够不断推动政府公共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数字政府公共管理模式面临的挑战
虽说数字政府公共管理模式给政府公共管理带来了诸多的好处,但是在当前大趋势下,政府公共管理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一)行政思维方式落后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政府公共管理人员的工作方式仍旧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中。传统的政府公共管理模式,一般流程如下:问题出现了—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找出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总结经验,避免下次再发生类似问题。但是现如今,社会的信息量相当的庞大,传统政府公共管理模式已渐渐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了,因为在人们还没及时找出问题的根源时,大批量的数据和接踵而来的相关问题会扑面而来,让人们措手不及。
(二)数据行政文化意识不强
政府公共管理人员缺乏数据行政文化意识。数据行政文化是指政府公共管理人员在处理行政事务的时候,要根据具体的真实的数据处理事情,实事求是,看重数据的准确性。但是在传统的行政文化意识里,还缺乏利用数据处理事务的意识。这会降低政府公共管理的质量,降低政府在百姓心中的信誉度和公信力。
在我国,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了将近5 个亿,基本上是美国的两倍;手机用户高达9 个亿,几乎是美国的三倍。在这么庞大的基数里,意味着我国每天产生的数据也不会少。政府公共管理部门尽管拥有海量的数据可供采集和发掘,但是却缺乏专业的数据统计技术人才,所以无法深入地发掘运用数据所带来的信息量,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些复杂的数据,也不清楚这些错综复杂的数据所带来的价值。在我国数字政府公共管理中,常常会出现大量的数据被丢弃,甚至直接删除,造成资源浪费。
(三)缺乏专业的数据统计技术人才
2018年是动荡的一年,不仅股票市场不行,大宗商品市场也岌岌可危。2017年底我们就一直看空大宗商品市场,认为全球大宗商品除了黄金之外,全部处于价格的历史高位,其中最为担忧的是油价的下行,因为原油作为全球经济先行指标,对全球股市有风向标作用,而几乎所有的分析师都看多原油,认为原油已经跌了那么久了,反弹会延续,甚至看高到100美金/桶。
(四)大数据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体系不健全
总之,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是辩证统一的,“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质不变”中的“量的积累”,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理解。新时代矛盾的转化既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结果,也是未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根本动力。我们要紧紧立足和依托新时代新阶段的矛盾定位、国情定位和世界定位,既要注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路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急于求成、盲目跨越,又要从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出发,以创新性思维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推动社会矛盾向更高层次转化和飞跃,从而达到社会有机体更高层次的动态平衡。
在我国,数字政府公共管理模式已经在逐步推行试用中,但是也存在一些隐患。例如一旦政府的公共网络受到攻击,民众的个人隐私也往往会受到侵犯。在这方面,我国虽然加强了对网络安全的管理,但是迄今为止,国家还没有立法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没有明文规定网络安全问题。没有法律法规的保障,出于安全考虑,政府上下级之间或者是各个部门之间就不能完全实现共享信息资源。而对于个人来说,其隐私得不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那么群众的真实想法就很难传递到公共管理人员那里,政府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就很难实现。
(五)大数据的合作共享程度不够
在信息量庞大的当今社会里,要利用好庞大的数据库,建立数字政府公共管理模式,让政府数据更加透明。如何才能建立数字政府公共管理模式呢?一方面,政府可以开放一些和民众交流的公众平台,例如微信公众号、政府官方微博等,让民众一起参与到政府公共管理中,这样不仅能增加政府的公信力,还能增加公众和政府的亲密度。另一方面,政府内部要共享数据信息,把有用的数据一起分享、一起分析、一起运用,避免出现“信息孤岛”的现象。
三、数字政府公共管理模式的创新措施
正因为大数据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体系不健全,所以要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从法律角度上来思考,要做到有据可行、有法可依,不仅要完善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还要完善公民个人的隐私权利保护法。对于网络安全管理,欧美国家相对来说做得较好。所以在完善法律法规上,我国可以学习借鉴欧美国家先进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然后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律法规。
(一)改变传统的政府公共管理模式,培养数据行政文化意识
当前,世界各国竞争的核心和关键就是是否拥有大数据思维。要改变传统的政府公共管理模式,就要培养数据行政文化意识。在进行政府公共管理的时候,要运用数字化的思维和理念,如根据收集采纳回来的真实可靠数据做出科学的决策。如何才能建立起数字政府公共管理模式呢?首先在政府公共管理工作中,运用数据平台大量地智能地搜集公众对政府需求的信息数据,其次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找出数据中有用的信息点,并对其进行推导和预测,最后根据推导和预测的数据制定优化政府决策的方案。上述数字政府公共管理模式是一种预测模式,也是一种事前方案。
(二)培养专业的数据统计技术创新人才
培养专业的数据统计技术创新人才是数字政府公共管理模式的重点。这里的创新人才不仅仅指个人,也包括政府公共管理的整个团队。首先,要培养专业的数据统计技术创新人才,例如数据分析员、数据架构师等这些新兴人才。其次,创立数字管理团队。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所以要有团队的支撑,这样才能更加充分及时地发掘数据中有价值的信息。
(三)建立数字政府公共管理模式,让政府数据更加透明
在我国信息资源中,重中之重的部分就是政务信息资源。政务信息资源在整个信息资源中有着主导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然而在现阶段,政务信息资源在政府的各个部门中、政府与政府间、人民群众与政府之间的共享程度是远远不够的。部门间没有充分地利用数据,甚至导致政府的某些行政审批程序杂乱烦琐,办事效率低下,增加了行政的成本。
(四)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
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这也为我国政府公共管理创新开辟了新的道路。对于政府来说,如何创新模式、应对挑战,笔者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建议。
(五)运用数据建立政府公共管理监督体系
监督体系对政府公共管理是十分的重要的。政府可以建立一个数据库专门用来收集公众的意见建议,然后由专业的数据人员进行分析,让广大群众对政府进行监督,随时随地了解政府的工作进程,让民众最大化地参与到政府公共管理中。
四、结语
随着IT 行业的迅猛发展,数据信息爆炸式地增长,数据对于我们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用途,与日俱增的数据资源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目前我国用数据来进行政府公共管理的创新模式还是比较少见的。在这种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态势下,我们要与时俱进,抓住数字时代所带来的巨大机遇,为我国政府公共管理的创新开辟一条新道路。
(5)要加强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工作。对于优质材料要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从采购到库存再到使用进行独立管理。对于普通材料要结合现场施工环境和施工设计方案结合材料的性能和保存要求进行库存、运输管理。
施工准备完毕后,开始进行具体的施工操作。首先,将施工需要的脚手架等设施搭建完毕,连接注浆时用到的各种水管和风管,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其次,进行钻孔,根据设计的钻孔位置,用风洞凿岩钻机进行钻孔工作;将锚头与杆体一端连接后插入钻好的孔内,将锚头上的倒刺挂在孔底端,并且锚固好止浆塞;然后进行锚固,将橡胶防水垫圈及拱形垫板套在锚杆外露部分,并旋紧螺母,使其与二衬表面密贴,在垫板外上好球形螺母;接着,通过快速注浆接头将锚杆尾端注浆泵相连,将水泥和其他外加剂材料按配合比配制好,加水搅拌。搅拌均匀后,输入压浆泵,压浆时要保持压浆高压管顺直。
【本文系2019 年杭州市软科学项目一般项目厅级“杭州数字政府治理新模式的实现途径研究——以下城区为例”(20190834M28-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标签:公共管理模式论文; 数字政府论文; 数字化办公论文; 文化意识论文; 数据库论文; 政府公共管理论文; 政务信息资源论文; 公共管理创新论文; 管理模式创新论文; 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