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以杭州市典型调查为例_心理健康论文

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探讨——以杭州市的典型调查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杭州市论文,为例论文,领导干部论文,心理健康论文,典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2.3[文献标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0)02-0041-03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各级领导干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担负的责任越来越重,其心理压力、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关注。我国一些学者研究显示,领导干部的工作压力普遍较高,心理压力较大[1][2][3][4],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5][6][7];媒体上也时有领导干部不堪心理压力自杀事件曝光。鉴于此,笔者以杭州市部分科级以上干部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调查研究,以期有助于解决领导干部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

一、领导干部心理压力普遍较大,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关注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形式,问卷由被调查者基本信息和领导干部心理压力、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以及领导干部工作压力源三部分组成。调查对象主要包括在党校学习的进修班、领导正职班、城区中青班、妇女干部班学员,某区各局、街道、乡镇的科级及以上领导,以及一些基层单位的班组长。随机发放问卷450份,获有效问卷272份。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一处理,基本信息如下表。

(一)领导干部心理压力较大。对问题“假如自己所能承受最大的心理压力为100,目前你所承受的压力程度大约是:(1)0-20;(2)20-40;(3)40-60;(4)60-80;(5)80-100;(6)100以上”的选择情况是:27.9%的人选择了(5)和(6),40.4%的人选择了(4),21.3%的人选择了(3),选择(1)和(2)的人仅占10.4%。也就是说,领导干部自我感觉压力适中的仅占21.3%,68.3%的领导干部感觉自己正承受着偏高或很高的心理压力。一般情况下,压力状态应呈现正态分布,即两头低、中间高。但从以上数据来看,领导干部的压力状况已出现严重的偏态分布。心理学研究表明,压力与工作效率呈倒U形曲线,在适中的压力下人的工作效率最高,随着压力的提高,工作效率会逐渐下降,且长时间的高压力会导致一系列的身心问题。

(二)领导干部的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压力。“你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哪里”的多选题回答显示:工作事业占71.7%,社会环境占32.0%,家庭生活占19.5%,人际关系占33.1%,其他占10.3%。从中可以明显看出,领导干部的主要压力来自于工作事业。而工作压力中,工作责任排在第一位,其次是工作数量、质量,排在第三位的是个人特性和上级领导,第四是职业生涯、角色冲突和社会环境、工作对家庭的影响,接下来是组织制度、人际关系和家庭对工作的影响。可以看出,领导干部承受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工作中的责任重、数量大、要求高、上级领导以及干部自身的人格特点等。

(三)不同部门、不同级别的领导干部心理压力差异较大。对不同部门领导干部所承受的压力加以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压力最大的是乡镇和党委政府部门的干部,其次是司法检察机关和街道,再次是企事业单位和群团机关的干部,最后是人大、政协部门的干部。不同级别领导干部的心理压力值也存在差异,最高是正科级、正处级,然后是副科级、副处级、副局级。

(四)领导干部的主要社会支持系统来自爱人、朋友。当遇到心理困惑和烦恼的时候,更多的干部倾向于自我安慰(占77.6%)或与朋友倾诉(占69.5%)、配偶交流(占54.4%),寻求与上级组织谈心的仅占9.6%。在实际与干部的访谈中我们也发现,干部与上级组织谈心的内容主要限于工作。其原因可能是信任问题或担心心理问题暴露而影响上级领导对个人的印象和看法,这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干部管理服务工作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五)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在回答“你对领导干部群体心理障碍程度的估计是:(1)全有;(2)多数有;(3)半数有;(4)少数有;(5)无”时,72.1%(近3/4)的领导干部认为半数及半数以上的干部存在心理障碍。这是一道投射性问题,领导干部对自身所处群体的了解,也反映了干部们对自己的看法,以及对自己心理状态的判断。这是个不可小觑的数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干部对自我心理状态的认知。在关于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知识方面,回答“基本了解”和“完全了解”的占46.70%;“略知一二”和“一无所知”的占51.9%。也就是说,接受调查的一半以上的领导干部对心理健康知识缺乏或严重缺乏。

二、领导干部要提升自我心理调适水平

面对领导干部普遍存在的心理压力问题,首要的是加强其自身心理建设,提升其自我心理调适水平。

(一)改变认知图式,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的ABC理论指出,诱发事件(B)只是引起情绪(C)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观点、信念、态度和解释即认知图式(A)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8](P60)。认知图式存在于人的潜意识内,支配人们的日常行为和处理事情的方式,决定了人们倾向于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评价和解释事件。如果潜在的消极认知一旦为日后某种严峻的生活事件所启动,便有大量的消极的并被人们认为是合理的想法产生。因此,领导干部首先要学会找到并识别那些潜在的不合理的认知图式。比如,很多干部有着“完美主义”的认知图式,即对自己和他人要求很高,一旦工作做得不很完美,往往会出现自卑自责情绪,还会责备他人。其次,要对压力源进行重新评价。比如对于“追求完美”,我们应该认识到,世上没有一个人能达到十全十美的境地,每一个人都应该接受有可能犯错误的事实,我们评价一个人,要评价这个人的具体行为而不是整个人。最后,要避免负面情绪。如我应该得到提拔、别人必须尊重我等。我们只有从认知图式角度改变看问题的方式,才能提升自我的心理调适水平。

(二)改变行为模式,增强自身行为的可控性。信息加工理论认为,每个人不同的认知图式指导着人的信息加工过程,并对内外环境的信息表现出主动选择的趋势,常常以自己的情境来构建各自的现实。因此,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不能说我看到的问题就存在,我没看到的问题就不存在,而要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尊重人际差异,这样才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其次,要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是一个人调适心理的重要基础,这个系统包括家庭、朋友、同事等。他们以同情的态度耐心地倾听你的诉说,并及时地给予关怀、安慰和鼓励,调整不合理的认知,以起到缓解压力的作用。再次,要调整自己对现实的期待和态度。对同一件事,由于期望值不同,人们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当压力感过强时,不妨检查一下自己是否期望太高而把自己的生活空间压得太小,并及时做出调整。最后,要善于表达、适度宣泄。每位领导干部在工作中都会遇到一些以不愿意的方式与他人相处的情景,此时就要学会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并积极采取行动。同时,还要在不危害社会、他人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宣泄,不让小的压力慢慢堆积起来。研究表明,慢性压力对人们的影响超过了急性压力。

(三)掌握放松方法,让自己的身心放松。首先,学一点放松的技术。如古老的呼吸技术可以使人的交感神经反应变得微弱,副交感神经的反应增强,深深吸气时,体内二氧化碳形成胆碱能使心跳放慢,慢慢地呼出时,血容量增加,有助于减少人的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冥想放松技术可以使人在轻音乐伴随下想象曾经给你带来愉悦的场景,对缓解由压力引起的焦虑、忧虑情绪有较好的作用。其次,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能锻炼身体,更是消除焦虑、恐惧心理的有效方法;还要培养一两种能持之以恒的兴趣爱好,在带来生活乐趣的同时,情绪状态也将得到改善。

三、构建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服务长效机制

各级领导干部是党的执政骨干,消除其心理压力,维护其心理健康,是新时期干部管理工作的新内容。干部管理部门要从构建工作机制入手,为保障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服务。

(一)构建领导干部心理健康培训机制。2006年颁布实施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将干部的心理素质作为干部德才兼备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培训范畴,表明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了中央的高度关注。因此,组织部门和各级党校等干部培训机构应尽快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课程体系,使其成为干部教育的必修课。同时,还要加强对领导干部心理健康与心理压力的科学研究,强化这方面专题的立项工作。

(二)建立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机制。一是在组织机制上将干部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纳入党建工作体系,将干部心理素质建设作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主体工作之一。二是在价值导向上将心理是否健康和谐作为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中组部曾于2005年6月要求“把对干部心理素质的考察了解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提出“也可以引入一些心理学方法和现代化手段进行必要的测试”。在领导干部考核任用中,既要考察和衡量干部德能勤绩廉的情况,又要注意了解和掌握干部的心理状况,全面地了解干部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和任用干部。三是改革行政管理机制,为干部创设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针对突发性工作多、工作任务不明确问题,要完善组织结构,明确工作职责,加快规则制度建设,提高工作的控制感。一般而言,职业紧张会随着职业控制感的增强而减少[9]。其次,要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实践表明,用人不公是造成部分干部心态失衡的重要因素。组织部门要在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制定配套的规章制度和考核机制,真正做到干部选拔的透明、公开、公平、公正。还要设计配套的激励机制,打造晋升职务机会均等的平台。四是注重日常工作中对干部的人文关怀。首先,要坚持和完善干部谈话谈心制度。与干部谈话不仅要在提拔任用时,更要在平时的工作与生活中。可借鉴心理学中的“同伴支持”技术,每一位行政干部都要学一些心理疏导的技巧与知识,将心理疏导与日常思政工作相结合,强化直接上级与同事对干部的心理支持作用,尤其是在矛盾集中期、岗位调整期等,引导干部能理性对待问题,体现以人为本和对干部的关爱。其次,要建立干部强制休假制度,提倡领导干部带头休假。工作繁忙、工作时间较长已经成为领导干部工作的一种常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用一定的时间来休息无疑有益于身心健康,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再次,坚持和完善干部定期体检制度,为干部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在了解干部身体健康状况的同时,还要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争取对干部的身心健康状况早发现、早预防。

(三)树立心理和谐与健康的干部典型。多年来,社会舆论宣传的好干部、赞美的好典型大多是公而忘私,舍小家为大家,带病参加工作,为事业不惜牺牲家庭和亲人幸福,拼命三郎式的干部,而对干部应享受的个人权利和幸福缺少必要的关心,这是一个误区。真正心理和谐健康的人应能够协调好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协调好工作与家庭、生活与事业的关系。树立有较高心理和谐能力的干部典型,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从而促进领导干部心理的和谐。

(四)对干部的心理健康实行委托管理,建立心理援助系统。可以借鉴许多西方国家政府机构中广泛运用的EAP服务,即将干部的心理健康服务外包,借助社会力量为领导干部建立心理援助系统。因为EAP服务不同于在医院或临床机构接受心理治疗,它更多的是提供远程的心理咨询服务,如电话或网上服务,同时专业人员来自工作单位之外,可以降低干部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敏感和阻抗,增强主动接受心理援助的意愿,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援助系统的作用和优势,为遇到心理健康问题的领导干部提供及时、良好的专业服务和社会支持。我国部分地区的实践表明,心理服务外包是对领导干部实施心理健康干预的可行且有效的途径。

标签:;  ;  ;  

论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以杭州市典型调查为例_心理健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