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中医医院妇产科 湖南浏阳 410300
摘要: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宫外孕围术期患者的护理效果和不良心理影响。方法:选取120例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应用腹腔镜治疗的宫外孕患者,采用随机掷骰子的方式,分为乙组和甲组各60例,由于围术期的干预方式不同,甲组给予综合性的干预措施,乙组则给予基础措施,观察干预前后各组患者的情绪变化(采用SAS、SDS量表评分)以及护理疗效。结果:甲组患者的SAS、SDS评分远低于乙组,且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乙组短(P<0.05)。结论:对于腹腔镜下治疗的宫外孕患者在围术期给予综合干预,缓解了不良情绪,缩短了治疗时间,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腹腔镜;宫外孕;护理效果;心理影响
宫外孕在临床妇产科疾病中又称为异位妊娠,主要是由于受精卵在子宫外着床发育后,导致出现腹部急剧疼痛,并发大量出血可至休克的一类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治疗该急腹症在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由于现代医疗科技的发展,腹腔镜微创手术不断的应用于临床实践,对于该疾病应用微创手术治疗,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手术风险。由于患者对手术缺乏认识,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紧张、焦虑不安等应激情绪,影响了手术治疗的理想效果[2]。在本文研究中,对于腹腔镜手术的宫外孕患者给予围术期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临床提供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120例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应用腹腔镜治疗的宫外孕患者,采用随机掷骰子的方式,分为乙组和甲组各60例。甲组患者年龄段20~35岁之间,平均年龄(27.5±4.2)岁,初次妊娠产妇21例,妊娠2次及以上产妇有39例;乙组产妇年龄段21~36岁,平均年龄(28.5±4.3)岁,初次妊娠产妇18例,妊娠2次及以上产妇有42例。异位妊娠的部位有:输卵管伞部妊娠40例,峡部46例,壶腹部妊娠34例。上述资料对比后,发现其差异不明显(P>0.05),可进行比较。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排除标准:1)所有患有其它精神、智力沟通以及意识障碍等疾病的患者;2)合并肝、肾、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纳入标准:1)经我院医学委员会审核批准以及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后纳入样本;2)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腹痛、大量出血等症状,均符合宫外孕的诊断标准,经腹部彩超检查发现病变确诊[3]。
1.3干预方式
乙组给予常规措施:如了解疾病的类型以及严重程度,及时给予吸氧、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等。A组采用围术期干预措施。具体步骤有:
1.3.1术前心理疏导干预
入院患者首先展开健康以及安全知识的宣教,其次要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对每一位患者的面对疾病,可能会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还有一些患者对手术缺乏了解,存在恐惧等应激反应。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不同的心理疏导,及时与患者互动交流,帮助患者缓解紧张不安以及恐惧等情绪,调整心态、鼓励并调动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对于患者的疑问及时解答,同时还要播放一些舒心的音乐,来分散或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让患者保持有良好的心态以及稳定情绪。
1.3.2术中指导
在手术中,调节好手术室的温度(24℃~26℃)以及湿度(50%~60%),并严密的监测患者术中生命体征、面色以及神志的变化,并记录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尿量等。同时还要多给予患者鼓励以及支持,缓解其心理恐惧以及压力,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1.3.3术后健康指导干预
术后进行交接班,对患者术中的出液量重点交接,且在术后24h严密监测其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在患者清醒后,鼓励患者尽早的下床活动,防止发生肠粘连以及下肢静脉血栓,还要指导患者有效咳嗽,以减轻腹腔切口张力。最后在患者肛门排气后,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以及高维生素的营养饮食,从流质饮食开始逐渐向普食过渡。还要对患者进行避孕的健康指导[4]。
1.4观察指标
观察各小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采SAS以及SDS量表评分表示:SAS评分标准: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70分。SDS评分标准:≥50分:存在抑郁现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进行记录统计。
1.5统计分析
数据结果均采用SPSS16.0版进行本次实验所研究的数据处理,正态分布剂量资料均数± 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正态分布计数资料,采用独立样本x2检验,统计指标显示存在差异(P<0.05),并纳入了统计学范畴。
2结果
2.1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统计分析
甲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乙组短,P<0.05。具体内容如表1。
3讨论
宫外孕属于临床妇科多发急腹症,主要表现为急剧腹痛、宫颈痛以及大量的阴道流血等,严重者甚至出现失血性休克等,病情发展迅速,若不能及早检查诊断,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随着妊娠周数的不断增加,会增加对患者生命安全的威胁[5]。临床治疗多给予微创手术治疗,由于对手术以及疾病本身,存在恐惧、紧张不安等应激心理,影响手术效果。因此,在手术围术期给予辅助干预措施,以患者为护理中心主动服务,及时评估患者的心理问题,并给予健康疏导,来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焦虑等应激情绪;在治疗中,要密切监控生命体征以及病情变化;术后给予健康饮食指导,在肛门排气后,给予流质营养饮食,同时鼓励尽早下床活动,避免发生并发症;进行生殖知识问题的健康教育,减少宫外孕的发生几率。
综上所述,对于腹腔镜下治疗的宫外孕患者在围术期给予综合干预,缓解了不良情绪,缩短了治疗时间,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余超洪,余英,梁秀. 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宫外孕围术期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4(8):232-234.
[2]崔丽文. 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治疗宫外孕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J]. 中国社区医师,2016,12(5):162.
[3]闵庆艳,罗少玲,孙媛,等 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9(25):178-179.
[4]马金娜. 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治疗宫外孕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J]. 中外医疗,2014,17(4):170-171.
[5]张爱兰. 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治疗宫外孕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8(34):241-242.
论文作者:许珠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4
标签:患者论文; 宫外孕论文; 腹腔论文; 时间论文; 手术论文; 效果论文; 肛门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