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风雨声论文_朱洪波

课改风雨声论文_朱洪波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竞晖学校 朱洪波

以前听过不少同事评课,或例行公事般地敷衍几句、说些赞美的话,或随声附和、人云亦云地点点头,或居高临下、片面狭隘地臆决诊度,根本不知道应该以什么标准去评课,也体验不到评课的快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想就新课改背景下的评课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评课的意义(为什么评)

有效地评课有利于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有利于端正教学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质量观;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有利于新课标精神的贯彻,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评课的方向(评什么)

(一)评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因此,对教师教学思想的评议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思想。

1、是否坚持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本体的体现就是在教学中要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是目前指导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最权威、最具法规性的观点,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执行。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只是揭示了语文课程的外在意义和价值,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却揭示了语文课程的内在意义和价值。在语文教学中,只有使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统一,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2、是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传统的教学反映的是“教师本位”的思想观念。教师应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真正当好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服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中,教师应为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创造和谐的氛围,为学生探求知识提供良好的条件。在课堂上应看到学生有足够的阅读时间,有“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是学生在教师必要的点拨、引导下,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3、看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时有发现,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少数两极生甚至是个别尖子生身上,而忽略了学生中的大多数,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课堂教学要实现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不同量、不同难度的课堂训练并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这一目标。

4、看是否关注学生的成功感

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价值的体现也是在学生身上。一节课下来,如果教师只考虑自己的板书是否完整,教学环节是否一步一步完成,而不去考虑学生是否有什么收获,这样的教学就往往是只有“教”而没有“学”的、不完整的,甚至是不成功的教学。我们应注意教师在教学中有否把着眼点放在学生身上,更多地去关注学生学习的收获,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有成功感。我们的课堂,只有使学生不断地产生成功的感觉,才有活力,才有生命力。

(二)评文本把握

我们常常提及的“文本”包含了多重含义:立足于作者的角度,它代表的是作品;立足于编者、教者的角度,它代表的是教材;而立足于学生的角度,它代表的是“学材”——学习的蓝本。作为教师,应从这三方面去驾驭文本。

反思当下的教学,一些老师受某些作秀公开课的误导,对文本的深度理解、钻研少了,对表演、多媒体的准备多了,热热闹闹的表演中及多媒体图像的声色变换里,课堂是热闹了,但却少了对文本的感悟,少了对文本想象的时间、空间。就像当下的一些相声表演,语言的艺术成分少了,看着听着热闹,过后却回味不出什么,这也是一种悲哀。当然,我并不是反对用多媒体课件,也不反对让学生表演,但关键是要用得恰到好处,要锦上添花,而不是画蛇添足。

课堂上教师是否放弃或偏离了教材文本,而热衷于搞一些所谓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参考。

1、是否为赶“进度”而不惜牺牲效率。一些教师,基本遵循这样的信条:即赶快上完规定的内容,然而留下足够的时间进行表演、课外延伸,一轮又一轮,重复来重复去,把个学生搞得昏头昏脑,而学习的最主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教材文本却不加注意,结果许多考试时就在课本上原封不动的内容却失分太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

2、是否注重“难度”而不求甚解。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居高可以临下”,只有对这个问题要求高,才能自高而下地看待,所以课堂上对一个较平常的问题总是力求其难,他们往往脱离教材文本,而从多本教参或教师辅资料中寻找一些高难度的思考题,仿佛不如此就不能显示其课堂教学水平。更有甚者,每堂课的课后练习大多布置一些课堂未曾讲到而难度又较大的题目让学生做,学生做不到而又不能及时加以讲解,养成布置空头任务的习惯。其实,教材文本中的例子无论其语言的表述、所选试题的典型等均是经历若干年的考验而成,为啥就不能成为教师教学的经典材料呢?

3、是否注重知识的“广度”而忽视文本。语文教学尤其如此,有些教师讲课时,旁征博引,确实引人入胜,但却忽视了文本中的精彩材料。现今新课程改革采用了新教材,许多教材的编写水平大大提高,内容更为丰富多采,但教师却放着现行的材料不讲,却偏要去引征一些较为遥远内容,等到考试时才呜呼哀哉。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当然,注重文本不是说教师不用关注除课本以外的内容与材料,事实上,在日益注重教育公平与均衡的背景下,教材文本仍不失为我们教学的一个重要依靠对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也不是说不要教材,文本是师生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最终是由对文本的把握和运用来检验的,对这一点务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三)评课堂组织

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组织教学的基本单位;课堂组织是教学水平的晴雨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渠道。课堂组织有两种活动:教学活动和管理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学活动指一般意义上的讲课;管理活动是指教师指挥、组织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为实现教学目标作出种种努力,即教师经常说的“驾驭课堂”。

课堂组织的好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评价。

1、教学思路是否清晰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一系列教学环节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措施,怎样安排讲练等的整体反映。我们平时听课,有时看到有些老师课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个程度就是教学思路不清,或教学思路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等造成的。所以评课,必须注重对教学思路的评析。

2、课堂结构是否严谨

课堂结构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可见课堂结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节好课的结构应该是严谨自然、时间分配合理、疏密适中的。这可从五个方面来看:①计算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②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③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④计算优差生活动时间的分配;⑤计算非教学时间的分配与运用。并确保适时有“高潮”,课堂教学高潮是有效组织的结果。有研究表明,课堂教学高潮形成的最佳时间计算公式为:(课堂时间-1)×0.618+1=可能存在的高潮时间。如果一堂课40分钟,那么高潮的时间为:(40-1)×0.618+1=25.102(分钟)。

3、教学方法是否灵活

所谓教学方法,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教学方法应该做到灵活多样、同中求异、合理创新。常用的教学方法有:目光注视法、表情感染法、趣味激发法、目标指引法、设疑法、停顿呼吸法、激励法、板演法、语言表达法、暗示法、竞赛法等。教师要能自如地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应对课堂预设外的生成。

4、教学氛围是否宽松

何谓宽松的教学氛围呢?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营造充分自由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对自己的判断做出大胆的选择,从而构建和谐互动的双边活动。瑞典的教育家爱伦?凯认为不能对儿童的个性进行压制和机械的训练。可见作为塑造人的教师就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和保护学生的个性,宽松课堂气氛,全面协调地发展学生的素质,从而塑造具有完美个性的创造性建设人才。

5、教学效果是否彰显

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都能达成。三是有效利用40分钟,既没有浪费时间,又给学生以合理负担。

课堂效果的评析,有时还可以借助于测试手段,评课者出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当场做测试,而后通过统计分析来对课堂效果做出评价。

另外,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富于艺术性的教态是实现优质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三、评课的艺术(怎么评)

评课也要讲究艺术。既要畅所欲言,又要注意对象和场合;既要指出课堂上的不足,又要注意措辞委婉,让对方易于接受;既要发表自己的见解,又要有说服力;既要全面评价,又忌面面俱到;既要符合课改理念,又要结合实际学情等。综合起来大至有以下几点。

1、切忌以偏盖全,要通盘兼顾

课堂教学评价要着眼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并要综合考虑课堂教学各构成要素的地位和作用,这就有一个局部和整体的关系问题。在评价过程中,既有对局部的分析判断,也有对整体的综合评价。对局部进行分析时要想到整体,脱离整体的局部分析是孤立、片面的;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需以局部的分析为前提和依据,没有对局部的分析也无法形成对事物整体全面、深刻的综合判断。局部与整体、分析与综合是对立统一的。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常见的误区是脱离整体对局部作价值判断,如孤立地评价某个教学方法而忽略对教学效果的考察、孤立地看待某个环节而忽略对课堂结构的评价等。

2、切忌一概而论,要因人而异

评价既要遵循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也要关注个体差异,对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风格、不同素质的教师的评价要有所区别。例如对待性格谦逊的老师可促膝谈心;对待性格直爽的教师可直截了当;对待性格固执的教师应谨慎提出意见。对待素质好的教师要提出新的目标,以求不断进取,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对待素质一般的教师,要注意鼓励、鞭策,使其充满信心,迎头赶上;对待素质较差的老师,要诚恳地帮助他们认识到教学中的不足,促使他产苦练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质。总之,评课要看对象,不能一个程式往下套。

3、切忌片面庸俗,要实事求是

评课要一分为二,实事求是,敢讲真话。既充分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又要揭露问题,指出错误。现在评课中的庸俗化现象比较严重,只谈成绩不谈缺点,或者对一些明显存在的缺陷,讲一通模棱两可的话,甚至把缺点也说成优点,讲假话,吹棒。这些评课中的不正之风,无论对授课者本人,还是对于参加评课的其他教师,都是十分有害的,要坚决反对。

4、切忌吹毛求疵,要重点突出

即便是一节好课,也不能尽善尽美。因此,评课要有重点,不可能面面俱到,不要在琐碎问题上吹毛求疵。有的同志在听课时往往抓不住课堂教学中的要害问题,总喜欢对教学中出现的偶发性错误抓住不放,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不但不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反而会严重地伤害教师的自尊心。

5、切忌一票否决,要肯定优点

有经验的同事告诉我们,评课时要“优点说全,缺点抓准”。 遇到优点少缺点多的课,可将优点拆大为小分开说;缺点多,可适当归类,抓主要的说,就像针炙,要扎得准,不能左一针右一针把人给扎怕了。

6、切忌不顾场合,要随机应变

从评课的效果考虑,场合问题不是一个小问题,尤其评一节不太成功的课,要慎重考虑评课场合对教师心理压力和对日后工作的影响,要将评课和评教师分开,注意评价的可接受性。

无论哪种评课,评价不是目的,而只是通过互相研讨,总结教学得失,从而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使教师专业发展、明确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这才是最终目的。

论文作者:朱洪波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4

标签:;  ;  ;  ;  ;  ;  ;  ;  

课改风雨声论文_朱洪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