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初探论文_朱苑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初探论文_朱苑

朱苑 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 51450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笔者对高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并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就这一问题做些探究与总结。

一、教学准备阶段

1.每一次作文教学前后都需要及时了解学情。了解学情是作文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教师明了学生作文中的共性问题、明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差异,从而使每一次的作文教学目标定位准确和富有层次性。了解学情可以有多种方法:可以通过与学生谈话,了解学生对作文的认识、态度;也可以在班级或年级范围内作问卷调查,设计出一些具体问题;还可以先确定某一作文要求进行写作训练,再分析学生作文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对症下药。

2.语文教师要有自己的写作经验积累。笔者认为,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教师写作文,是一种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通过写作,教师知道作文立意的关键,思路展开的方法等,这样,就能为作文教学指导设定具有针对性的目标。

二、写作训练阶段

1.要培养学生写作的读者意识。所谓读者意识,是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设定并贴近读者对象的意识,简单地讲就是写给谁看的问题。从广义上讲,读者意识就是读者的欣赏愿望、阅读趣味和评价等对写作主体的语言表达产生影响和制约的因素。在写作教学中倡导“读者意识”,就是要求学生思考怎样把自己的观点传达给读者、运用什么样的表述方式能引起读者兴趣或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写文章时总是想到有一位读者会读到它,“心有戚戚焉”,这就是读者意识的表现。

2.必须注重由模仿到创新的渐进过程。人们学习写作,一般是从模仿开始的,各类优秀文章(如课本上的选文)的思想内容、表达方式、结构层次大多可作为写作的典范,对学生写作技能的训练而言,无疑是可供模仿的范本。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就学习写作来讲也就是强调对文本的模仿。

模仿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

(1)模仿结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先从模仿语段写起,即教师提供一个结构清晰的语段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仿写——比如学习描写的顺序,仿写议论文语段的结构。实践证明,语段仿写是比较有效的语段结构训练手段,学生通过仿写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习得基本的作文结构技巧,并加以运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有论者认为:“从把握语段的层次结构入手来进行作文的结构训练,才算是从‘源头’抓起,让学生从根本上建立起作文的结构意识,才能有效地扭转现在作文教学中视结构训练为作文的纯技术手段的弊病。”接下来便扩展到对整篇文章结构思路的模仿。比如对于鲁迅的小说《药》,笔者在指导学生了解它的双线结构及其作用以后,提示这一特点可以借鉴,就有学生写了一篇《一位坚强的女孩》,习作采用了风铃与盲女孩明暗线交织的结构,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2)模仿立意。衡量一篇文章价值的大小,主要是看其立意的深浅高低,立意是决定文章价值的重要因素。但高中生由于知识水平和生活阅历的局限,难以从生活中获取写作所需的大量直接经验,难以有什么深刻的立意。所以对优秀范文的借鉴不失为一种提升立意品级的有效办法,它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所需的知识体验,使作文达到立意正确、鲜明、深刻的要求。

(3)模仿语言。语言是文章的基本要素,语言的习得和表达的规范也要先从模仿开始。在作文语言训练中提倡仿写,即从范文中吸收所需的养分,学习其中极富生命力的东西,以丰富学生的写作,使其文章语言准确鲜明,形象生动,甚至富有文采。语言的模仿训练应该选择典范的书面语、有鲜明语言风格的范文,特别是一些语言大师的作品,如鲁迅、朱自清、沈从文、老舍等,他们的作品风格鲜明,富有艺术魅力,是典范的白话文著作。

当然,这些模仿在实际操作中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在不同时间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文体综合展开的。比如在高三最后一百天,对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主要是学习借鉴高考优秀作文。而对于写作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则可以先从借鉴自己班级的佳作和高考“二类”作文入手。仿写作为一种作文训练方法,可帮助学生养成规范的语言表达习惯,建立合理的文章结构。但是仿写不等于生搬硬套原文。模仿的根本目的在于为有个性的创新表达奠定基础,一味依赖仿写则会丧失自我,没有个性。

三、评价阶段

在此过程中,笔者主张重视学生作文的个体差异,采取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做法。批改的时候,对于写作水平稍差些的学生,更多看其写作中的闪光点,达到作文训练的较低要求即给高分并写清原因,然后督促其修改;对于发展较好的学生,则应根据其某方面的不足提出新的要求,促其提高、完善。比如,对写作能力较差(作文分总在班级平均分之下)的学生,开始时可以要求他达到“三基本”(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的初级目标,在此基础上一遍遍地修改其整个文章,注重一文多改,让他能看到自己实实在在的进步,从中有所领悟。同时可让这部分学生从片段练起,写作练习时哪怕发现其文章有一处亮点,评分时可加分鼓励。

在课堂讲评时,笔者也常常分基础、发展、创新三层次评说,配以不同层次的学生作文,优劣之处一一展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自己的写作水平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位,从而提出新的训练要求。

论文作者:朱苑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1月总第25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7

标签:;  ;  ;  ;  ;  ;  ;  ;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初探论文_朱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