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度市西关中学 266700
英语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充分发掘和培养每个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也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用以组织某种活动或解决某种问题的思维过程,是智力高度发展的表现。而传统教育制度的弊端主要在传授知识时采用灌输式,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忽略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下面就对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谈一点体会,愿与大家共勉。
一、营造环境,培养创新能力
要培养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换句话说是环境真正创造了创造力。“每一个老师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只有在深厚的创新氛围和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中,才能实现对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活动等要素构成的教学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的总和。
在教学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让学生具有自己动手动口的能力,发挥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以“学生发展为本”,实现耳、眼、脑、手“全频道”式接收、“多功能”协调、“立体式”渗透,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动口能力、表演能力等多种能力,从而形成创新能力。
二、培养创新思维精神
大多数学生属于知识继承型学生,他们仅满足于英语课堂上教师所灌输的知识,满足于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这些都有碍于英语学习的发展,使得学生不仅放过思维机会不加利用而且扼杀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欲望。普遍学生认为能够继承教师在英语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就足够了,缺乏敢于质疑、大胆发现、勇于创新的自信心。
三、独立思考,巧设创新机会
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学生需要获得能够继续获取知识和能力的科学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天赋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更加注意教法新颖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发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锐意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上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敬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尽可能地创造创新探究机会,想方设法,培养其获得知识,创造性使用知识的能力。
四、美化课堂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如何传授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广大外语教师关注的中心课题。“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就是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本领。因此,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是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也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通过多种形式尽可能让学生动脑、动眼、动口、动手,从而受到启发产生联想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唤起学生潜在的创造智能,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创新个性
课外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扩大视野、培养兴趣、陶冶情操、发展各种能力的有效阵地,它为创新个性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营养和广阔的锻炼机遇。因此,在每个学期,我们要安排适当时间,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办各种课外活动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课外兴趣小组、口语训练小组、阅读能力培养小组或“英语角”(English Corner)等;还可以班或年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谜语竞猜、演讲比赛、电脑打字、记者招待会、知识抢答赛、学讲英语故事、学唱英语歌曲、开展英语联欢、自编英语短剧、表演英语节目等,以丰富学生的“英语生活”(English life),活跃英语气氛,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点拨创新灵感,发展创新个性,培养创新精神,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就拿我们学校初二年级的“英语角”来说吧,从开办以来,参加的人数越来越多,由起初的每班几人发展到几乎全部参与。每当他们进入“英语角”,同学门个个争先恐后,积极性非常高涨,他们听的听、猜的猜、说的说、唱的唱、跳的跳……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英语气氛十分浓厚。有位经常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说得好:“课外活动是天堂,参加越多越欣赏,个性不断在发展,能力不断在增强。”从这位学生的话中我们很明显地可以看出,开展经常性的课外活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增长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激励创新精神,发展创新个性,培养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挖掘学习潜能。
论文作者:李景萍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0月总第25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9
标签:学生论文; 英语论文; 能力论文; 创新能力论文; 知识论文; 课外活动论文; 教师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10月总第25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