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电力工程建设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重要性论文_杨扬

探究电力工程建设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重要性论文_杨扬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运城经济技术研究所 山西运城 044000)

摘要:目前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在各个行业当中都广泛的应用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在电气工程中也不例外,其中自动化技术对电力行业的发展就起到了促进作用。以电气自动化为基础,可以去完成一个拥有自动检测、自动调试、自动计量以及配电、供电、发电无缝连接的一个传输平台。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势必将成为在现代这个信息化时代中,电力技术进行改革突破自身的一个突破口。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气;自动化

1 电力电气自动化对电力工程的影响

1.1 提高测量精度

我国将电力工程的建设划分到建设智能电网的任务中,而且需要满足数字化、自动化的要求。我国的基本情况是幅员辽阔、环境情况复杂。所以一定程度的自治性是建设智能电网所需要的。而且这之中尤其要注意电气测量的精度要求,与传统的测量技术相比需要有更快更准的电气测量精度。这种做法可以对电网数字化的继电保护、电网暂态稳定性监控,输电走廊的分相技术以及对故障的测距完成有效的监控,同时对测量的精度也有着提升。使用EIT为基础元件并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与传统的电气测量方法相比较的话,可以使得系统的误差大幅度降低,降低幅度达到45%。完成这种飞跃的原因在于,采集到的模拟信号在经过一次转化后就已经变成了数字信号,在全光纤系统的传输下,甚至不需要经过第二次转换就可以直接进行投送到合并单元。

1.2 提高对配电网的保护性能

近些年来,相关的企业与部门通过对实际运营中数据的分析,最终得出的结果表明,过去传统的电气技术在进行配电网的保护中,假设某一故障的发生位置在以设定的区间之外,那么如果传统的电磁式元件出现了饱和的情况,最终将会导致继电差动保护出现失误的情况发生。假设某一故障的发生在设定的区间内部时,其原件的差动电流中会出现谐波,并最终致使继电差动保护的时间被无限延长,也有出现拒动的可能。然而在电网的远距离输电保护中,使用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后,电子式的电流互感器不需要考虑磁饱和现象的发生,所以二次侧电压所响应的波形就可以更完整的去体现一次侧的电压暂态过程。然而电压基波的幅值误差的降低,不得不去扩大保护的范围。

1.3 满足暂态保护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的一部分有关的实验室也进行过对EIT暂态仿真的实验。从实验的图形以及数据两方面看,可以说EIT具有相对比较宽的宽带以及较小的相位延迟,其动态和线性的特性都非常优秀,可以快速的对高频信号的幅值以及相位进行测量,这对暂态响应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来源。同时这也满足了智能配电网对灵敏、安全、高效的暂态保护方面的要求。基于这些,我国的电力系统正朝着高压以及特高压的方向快速前进。对于那些大容量、远距离的输送,其应选择那些自动化程度较高、测量精细、全数字化的先进智能手段来保障其可以经济、安全的进行。传统的电力设备被自身的结构以及其技术特点所限制,对工频参数只能做到最基本的测量,而且在测量过程中,由于其系统在运行中受到电路震荡、电阻阻尼、磁饱和等的影响,最终导致失真。

1.4 可以准确测量畸变波形

可以说现代的电力工程,就是大电网以及智能化的时代。随之而来的就是越来越多的即播即用的电力电子设备,与之到来的就是各种不确定的因素。比如说电网安装了数量更多的智能断路器和闭合开关,这就加大了通断开关的几率。同时数量庞大的电子设备,对电网波形会造成影响导致畸变,同时也对电网的运行参数造成干扰,使其原本有序分布的频率变得复杂。而老式传统的电磁式设备,动态范围窄、频率特性差,对处在复杂的频率条件下的数据无法进行测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电子式的电气控制技术则在这个问题上有了突破,解决了通过记录暂态和稳定条件下的工作状态,并同时保障了在频率复杂情况下的测量以及保护工作的有效进行。

1.5 增加对智能配电网维护的安全度

以微型计算机为代表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从其结构上来说与过去的电气技术相比较,对一些复杂的绝缘结构进行了省略,对绝缘油品也不再使用,这有效的避免了因高温而失控,并导致燃烧爆炸的情况发生。同时也减少了没有必要的、危险性极高的检查工作,并有效的解决了定期更换绝缘油的麻烦。因为集成电路的推广使用以及光纤信号的传输方式,所以小电流信号对传输通道的冲击作用以及材料质化等方面进行了改善,不再需要进行频率高强度大的检查以及检测。对相关人员的工作量是一个极大的缩减,并且对现有的检测模式来说也是一种变向的优化。通过在线监测,后台报警就可以对隐患进行排查并清除,可以说是既安全又高效。

2 如何更好的开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设

2.1 进行统一监视和发展网络结构。在一般状况下,电气自动化关联到的高设施关键是电脑、程序和信息设施。这样可以对电气自动化进行统一的计算机控制技术进行监视,这种监视形式好处一方面是在很大程度减小了从策划到实现的时间以及成本,工作维修保护十分便捷。另一方面是传统的保护采用报警和联锁作为系统的保护手段,只能做到超限报警和联锁跳机的波动性保护。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可以通过系统检测和故障诊断等方法,预先发现设备隐患,采取系统冗余等主动性保护方法,自动限制故障范围、改变控制策略,使系统仍能继续工作设备的管理从被动的预防维护、事故后维修过渡发展为预知维修和同时维护。

2.2 电气工程状态检修自动化。将状态检修的技术运用到电气工程的实践工作中一方面能够提高相应电气设备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另一方面也使得传统意义上定期检修作业模式下可能存在的缺陷以及遗漏性问题得到有效克服,从而保障运行安全。电气工程状态检修技术主要是通过应用电气工程设备资产管理系统的方式,重点发挥其在状态监视与故障诊断方向的综合性应用功能,提供状态检修所对应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所表现出的运行状态信息以及相关数据,同时也可以结合这部分数据实现对电气工程相应设备运行状态以及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或是故障的问题进行有效预测。

2.3 创建适应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通用型网络结构。探索和创建一个通用通用型的网络结构,就能够使得企业生产中对于技术监管系统、企业管理系统以及设备控制系统等方面的数据交换,能够更加快捷、高效、安全,并且通用型网络结构也能够适用各行各业的自动化过程。此外,通用型网络结构还能配置各种通信管理系统以及中心控制系统的网络资源,促进资源信息的及时准确输送,实现真正的网络结构互通。可见,通用型网络结构的探索创建是如此重要,这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不断努力,争取早日创建越来越理想的通用型网络结构。

2.4 数据传输接口要标准化。建立标准化的数据传输接口是保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安全、快捷高效的数据传输的必然因素。由于来自各方面的原因,技术上以及系统设计上存在着一些差距与缺陷,使得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跟不上发展的脚步,因此,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利用已有的科学技术以及借鉴国外先进的科学成果,尽量实现接口的最优化,从而实现程序接口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完美对接,减少工程开发的费用与时间。

参考文献:

[1]朱仲海.分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建设与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2).

[2]陈锦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建设及发展[J].中国对外贸易,2013 (14)

[3]于春雨.电子式互感器数字输出特性与通讯技术[J].高电压技术,2013(11).

[4]李军.浅谈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4).

论文作者:杨扬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0

标签:;  ;  ;  ;  ;  ;  ;  ;  

探究电力工程建设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重要性论文_杨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