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命题模式亟待改革_高考论文

高考语文命题模式亟待改革_高考论文

高考语文命题模式亟待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命题论文,高考语文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课标的实施,呼唤新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如何才能使属于教育工作中心环节的教学过程真正地“新”起来,转变目前还不令人满意的教学现状,真正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深入,学得有效,我认为,改变目前高考语文的命题模式是关键。

长期以来,除上海以外的高中语文考试(包括单元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模拟考试、毕业会考等),题型和“板块”都是一个“模式”:字音、字形、词语的辨析和运用、病句的辨析修改,文学文化常识考查,文言文阅读、诗词赏析、现代文阅读,写作,等等,年年如是,卷卷如是,“经久不息”。即使在科技产品日新月异,人们的生存观、价值观不断变化的今天,高考语文试题和高中语文各类考试试题却依然如故。

2003年的北京卷甚至来了一个“细大不捐”的生僻成语,加上文言文阅读中“以书相分”的“书”错误地表述于第15题的选择项中,令广大师生哭笑不得。

与全国卷、北京卷的题型和板块有较大不同的是上海卷试题,它大概在1998年前后就取消了全国卷中的 “基础”板块,不再专门考查字音、字形、词语的辨析运用、病句的辨析修改、文学文化常识之类,而只设阅读、写作两大板块。

笔者认为,这种板块设计较之全国卷、北京卷试题的“板块”更具课改精神和教育创新精神。以《2002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为例:该试卷分为“阅读”“写作”两大板块,“阅读”试题共设六大题27小题,均以“阅读下文,完成×—×题”为总题干,然后在下面出现诸如“1.文中提到了莎士比亚的两个悲剧《哈姆雷特》和《麦克佩斯》,请再写出一部他的悲剧作品:____”;“2.第二自然段中,‘透视图’指的是____”;“5.如何才能啃动一本难读的书,作者的观点是____”。这类试题,给考生、教师的感觉始终要比2002年全国卷和北京卷中“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2.下列没有(有)错别字的……”之类的试题显得鲜活生动,更能激发考生的解题灵感,更能吊起考生“欲罢不能”的解题胃口;即使有的考生回答不出某一问题,他也决不会抱怨试题古板刁钻,而只能责怪自己平时积累不够或临场的应对“能力”不足。因而有不少参加过全国卷、北京卷考试的考生在见到上海卷后说:“要是考上海卷那样的试题,丢了分也决无怨言,因为那是真正考能力的题!”

再如上海卷第二大题(说明文阅读)第8题“这篇文章结构清楚,从成语的____到____,较为详尽地说明了____”;第四大题(诗歌鉴赏)第18题“试从一个角度切入,对这首词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考点何其丰富而灵活,给考生以何其广阔的“用武之地”。

再以《2003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为例:这套试题共分阅读、写作两大板块,其阅读板块以6个“阅读下文,完成×—×题”的形式,对认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鉴赏、评价能力等诸方面进行了分层次考查。纵观试题,已经见不到“下面注音有误(或‘全对’或‘有两处错误’等)的一项是”“下面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下面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下面没有(或‘有’)语病的一句是”之类的看似简单而又花样百出,貌似基础却又陷阱四伏而使许多考生绞尽了脑汁,最终依然答错而痛失“命根”(学生戏称“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教师的法宝”)的试题。

然而诸如“文章开头提及京剧的‘四大名旦’和‘四大须生’是为了说明”,“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所以对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研究与继承没什么意思了。请谈谈你的看法”,“本文列举梁武帝等历史人物,是为了证明______这一观点”之类注重考查阅读理解能力的鲜活试题却接二连三地在2003年春季高考上海卷中出现。它留给考生的求解空间,始终要比2002年全国卷和北京卷的前6题更大。

再看2003年上海卷,依然是阅读、写作两大板块。现代文阅读三题,古诗鉴赏一题和文言文阅读两题,均设题灵活,角度新颖,既无对“细大不捐”之类的生僻偏怪成语的“辨析”,也无对读音、错别字之类的“识记”考查。例如第一大题(说明文)第1题“第③段中的‘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所说明的道理是_____”;第3题“根据文义,概括第④段‘目光有光压’的内容要点_____”;第5题“根据第①段中‘特殊’‘似乎’等词语,说明全文构思的巧妙之处_____”,等等。这类试题,能引领考生迅速地将思维的触角深入到阅读鉴赏的审美过程之中,将自己的聪明才智挥洒在阅读欣赏的有效劳动过程之中;这类试题,展现在考生面前的绝不是“音、形、义”之类说起来很“基础”,其实深奥如海,令考生气急智短的所谓“基础”题;这类试题,给人的感觉始终比全国卷、北京卷的前6题要美妙。

因此,2003年上海卷试题,内涵显得“大器”,给考生的空间相对广阔,而且能有力地撞击考生的心灵,激活其概括、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能力,这是不能不承认的。这类试题不机械,不琐碎,不刁钻,不古板,更没有要刁难考生的意思;这类试题,只要是用心学习语文的考生,都能解答清楚七八成;这类试题,导引学生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既要整体感知,又要深入理解;这类试题虽然并不太容易解答,但决没有使考生像辨析诸如“当人们纷纷向灾区人民捐钱捐物的时候,你却无动于衷,细大不捐,这样做,不感到羞愧吗?”时,为确定句中的“细大不捐”是否恰当之类的考题而感到苦不堪言,或者说经历一次次的“凶险”。

之所以说“凶险”,一是因为中国的词语数以万计,同义、近义者又非常多,谁也不敢打包票能够将其穷尽地理解掌握——即使是搞语言研究的专家。既然这样,命题者又何以去翻检着《辞海》之类的大典来设题?改题者何至为了理论清楚A是还是B非而去翻查《辞海》乃至“辞洋”?何况,高考考场时间那么短促,气氛那么紧张,试题尤其是语文试题的量那么大,难度那么高,即使把诸如“一鼓作气”“二三其德”“三思而行”“四海为家”之类的常见词语放在命题专家们“巧设”的具体语境里来考查,也让考生够“受用”的了,倘若再摆出诸如“细大不捐”之类的“一薰一莸”“二竖为虐”“三纸无驴”“四战之地”之类较生僻乃至很“孤僻”的成语来,那不光是考生会晕头转向,语文教师和学者专家们也会被搞得面容尴尬、有口难言。

南方一位高考命题研究者在一次高考语文试题研讨会上陈述:某年全国卷的文言文高考试题,拿给某大学著名古汉语专家解答,足足翻查了两天的资料才得以告终。老天爷呀,命题者要翻大典,批改试卷的教师要查大典,研究专家也要翻查大典,这样的语文试题用来考查莘莘学子,用来选拔大学新生,是否太……太“故意”了些,太残酷了些?怪不得学生们不爱学语文,甚至怕学语文,甚至讨厌语文,甚至痛恨语文呢!

“全国卷语文高考试题中的前6题和一些阅读题越来越难”,这是绝大多数语文教师的感受;语文高考模拟试卷也越来越难,说是为了真刀实枪地“练兵”;高中语文单元检测、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也越来越难,说是为了从一开始就瞄准高考。请看怎么个“瞄准”法——很多学校从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单元检测起,就照搬全国高考试题的模式,甚至将去年、前年乃至好几年前的高考试题拼凑起来“检测”学生。结果呢,苦了学生,甚至大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苦了教师,为了某一答案而翻查多种工具书,且以部头最大的为最“权威”。即使这样,学生的真实语文能力提高并不大,而得到的却是——语文教师被社会责怪着,语文教学“课改”的步子也被阻挡着。

改一改如何,高考语文试题;改一改如何,高中语文教学中各阶段的试题?借鉴并创新一下上海的高考语文命题思路如何?

高考语文试题的“格局”一改好,高中语文教学就会满盘皆活!

标签:;  ;  

高考语文命题模式亟待改革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