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大疱切除术治疗气胸的疗效分析论文_刘鹏

湖南浏阳市人民医院 湖南浏阳 410300

摘要:目的: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大疱切除术治疗气胸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72例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胸腔镜组和常规组各36例。常规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胸腔镜组通过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大疱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胸腔镜组治疗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大疱切除术治疗气胸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减少对患者的创伤,改善患者预后,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胸腔镜;小切口肺大庖切除术;气胸;疗效

气胸指的是呼吸内科发生率较高的疾病类型,指的是气体进入胸膜腔后出现积气[1]。气胸的发病因素较多,例如剧烈咳嗽、大便用力过当、举重等,患者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2]。气胸的类型较多,例如原发性气胸、继发性气胸、特殊型气胸等,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3]。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胸腔镜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为气胸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次研究采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大疱切除术进行治疗,效果良好。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共72例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胸腔镜组和常规组各36例。胸腔镜组男性26例,女性10例,年龄19~62岁,平均年龄(43.75±4.15)岁;常规组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20~63岁,平均年龄(44.13±4.38)岁。两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研究价值。

1.2纳入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胸闷、胸痛、咳嗽等临床症状,经X线片、CT检查确诊,满足手术指征,均对研究情况之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脏器功能严重障碍、精神疾病、感染、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

1.3方法

常规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抽气、注药疗法,胸膜腔内置管抽气、注药,给予患者局麻,从中心静脉穿刺并植入导管,置管深度一般为8~10cm,进行抽气。胸腔镜组通过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大疱切除术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取健侧卧位,适当垫高患者腋部,使肋间隙充分暴露。对胸部手术位置常规消毒,在患侧腋中线第7肋作1.5cm切口,置入12.5mm胸腔镜套管针,同时置入胸腔镜,观察患者胸腔以及肺部情况,明确病灶后,在第4或5肋腋前线作2.5~8.0cm切口。若患者肺部与胸部存在粘连,则应通过超声刀切断或采用电凝切断的方式。当肺经充分游离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钛夹、电凝等方式进行胸腔止血。对肺部破口、肺大疱位置、分布情况进行检查,尤其是肺裂位置。若患者肺大疱基底较宽,可以通过直线切割缝合器进行切割缝合,并缝合加固,创面上涂洒生物蛋白胶,避免术后出现持续漏气等并发症。若患者肺大疱单发且基底部窄,则应通过吸收夹夹闭或丝线缝扎的方式。术后对残端进行滑线缝合,留置引流管。

1.4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

1.5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指标对比

胸腔镜组治疗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引流量均低于常规组,P<0.05。如下表1所示:

3.讨论

自发性气胸多发生于年轻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一般是由于胸膜下肺大疱破裂引发的。40岁以上患者大多为继发性气胸,胸穿抽气治疗效果明显[4]。部分气胸反复发作患者会引发肺不完全复张或持续性肺漏气,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5]。气胸具有发病急、复发率高等特点,临床治疗难度较高,保守治疗恢复时间较长,复发率高,而手术治疗需要具备手术指征。对于部分胸膜粘连症状较轻且无肺大疱的患者,可采用胸膜腔内置管抽气、注药的方式进行治疗,但有临床研究显示,该治疗方法容易导致气胸复发,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6]。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胸腔镜的广泛应用,为气胸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在胸腔镜辅助下进行手术,能有效减少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有利于临床医师对患者病情的评估,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从而改善患者预后[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胸腔镜组治疗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原因如下: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大疱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预后良好等优势,且术野开阔、清晰,能根据患者的粘连程度适当延长切口,可行性、安全性较高。另一方面,该治疗方式有利于临床医师术中明确患者病情,并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保证了手术的临床疗效。应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大疱切除术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健康教育,做好术前准备;第二,手术过程中,应明确把握中转开胸的时间;第三,应彻底清除胸腔积血,缓解对胸膜腔造成的刺激,保证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大疱切除术治疗气胸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减少对患者的创伤,改善患者预后,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韩京军,利焕廉,曾娜芬,等.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15,55(16):74-76.

[2]王新,杨光煜.胸腔镜联合人工气胸行胸腺扩大切除术与常规胸腔镜手术的对比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7):614-616.

[3]任祖恩,张文谦,李辉,等.自发性气胸胸腔镜辅助肺大疱切除术后松解下肺韧带的临床意义[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5,31(10):609-611.

[4]洪英财,陈怀生,林少霖,等.电视胸腔镜单操作孔方法行肺大疱切除术治疗气胸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15,21(10):1585-1588.

[5]彭俊.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大疱切除术治疗气胸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3):487-488.

[6]宋琦,戴天阳,蒲江涛,等.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大疱和(或)气胸的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4,54(31):67-69.

[7]邸永辉.胸腔镜下单孔操作肺大疱切除术[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12):1987-1988.

论文作者:刘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大疱切除术治疗气胸的疗效分析论文_刘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