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区图书馆 广西百色 533000
摘要:图书馆是收藏大量文献资源的重要载体,长期为社会提供着大量的公共资源,图书馆在运营上有着相关的馆舍构建、组织机构、服务形式、人员经费等等,对此称这种形式的公共图书馆为传统图书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文献资源的方式和获取时间更加自由,由此传统图书馆面临着一定的冲击。下文针对传统图书馆的生存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走向展开讨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生存现状;未来走向
引言
伴随我国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逐步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面对大量新型知识经济技术信息的发展,传统图书馆必须妥善应对信息化所带来的冲击,不断增长自身网络化信息服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不仅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生存需求,还关系着广大读者的切身利益。在图书馆的深化改革背景下,加强对传统图书馆生存现状与未来走向的研究与探讨,对我国图书馆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传统图书馆生存现状
1.1传统图书馆现代化转型的客观条件受到制约
首先,传统图书馆的基础设备陈旧,图书的增添、编码等管理工作十分艰巨,工作效率极其低下。目前多数中小型图书馆纷纷进行转型改革,但由于资金、技术、人力等资源条件十分有限,图书馆在转换硬件设施方面的能力十分有限,如图书借阅自动识别设备、图书存放编码扫描设备等条件较为落后;其次,中小型传统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力度不足、图书馆管理人员职业素质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等,致使图书管理、借阅的效率降低;最后,图书馆管理人员职业观念守旧,对新时代信息技术的掌握水平不高,职业技能十分有限,进行图书馆管理信息资源分享、期刊文献检索等服务工作不到位。
1.2传统图书馆建设个性化服务力度不足
个性化服务是传统图书馆转型的发展方向之一,同时也是吸引用户积极参与图书馆建设的有效策略之一。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打造个性化图书馆服务使用户得到直接受益,用户根据自身需要使用个性化服务系统进行文献搜索,或进入相关网站进行资料查阅等等,个性化图书馆服务建设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然而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守旧,运营机制死板固化,服务主动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用户使用图书的积极性。此外,图书借阅服务工作的侧重点和分类不明确,加大了用户检索图书文献的困难性。
1.3资金投入不足
资金投入不足是传统图书馆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影响图书馆生存现状的重要问题。部分地方财政预算的资金投入大部分集中在交通建设、水利建设上,而对图书馆的投入则少之又少,从而导致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资金紧张。再加上图书馆需要大量的资金来维持其正常运转,信息升级、图书保护、图书采购等方面均需要大量资金,而财政的预算资金,只能够图书馆勉强维持当前现状,从而导致传统图书馆功能老化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2传统图书馆文献和数字化图书馆文献分析
传统图书馆中的文献以纸质文献为主,其优点是:阅读方便,易于携带,阅读不受场所限制;能给人以实在、亲切、稳定的感觉,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阅读成本低,在图书馆阅读基本是无偿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缺点是:管理繁琐,存储占用空间大,给图书馆的服务和发展带来很多困难;检索复杂,尽管有分类、主题等各种形式的索引、指南等查找工具,但还是需要掌握许多检索策略和方法;编辑出版周期长,特别是书籍,很难跟上社会发展之需要。而数字化图书馆中以电子文献为主,其优点是:成本低,1张650M的可读写光盘只需要40元,而1本500页的专著就需要40元;存储密度大,1张5英寸光盘的容量相当于2000本500页的图书;检索速度快,以秒计算完成机内检索,并可浏览网上有关数据库文献;编辑出版周期短,能在网上阅读远距离的最新文献信息。缺点是:网上阅读需大量资金的投入,部分文献网络使用费用很高;上机阅读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受场地、设备限制;长期阅读会给人体造成损坏,影响人的视力等。
从上面分析可以得出,虽然传统图书馆的生存处境面临着网络信息的冲击,但是传统图书馆的一些服务功能也并非是电子图书阅览所能全部代替的,传统图书馆的未来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的与电子信息技术巧妙结合,对图书馆的业务内容进行重新定位,创建个性化的图书阅览室。
3传统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走向
3.1图书馆的业务内容重新定位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业务内容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原有的内容或进行调整,或逐步淘汰,或推陈出新。新的业务增长点不断出现,新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展,新的共享不断扩大。如图书采访工作,在原来手工采访的基础上,网上采访开始出现。图书馆的咨询工作,传统的剪报方式,虽说还有一些市场,但利用网络进行参考咨询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此外,还有远程全文与多媒体数据传输、网上数据套录、网上图书借阅预约、网上咨询对话、海内外图书资源共享、网上主题知识库重建等。
3.2重新定位图书馆的咨询人员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图书馆的未来走向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并存。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化图书馆能够在信息资源上互相补充,从而使图书馆的工作内容更加丰富。与此同时,传统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和服务模式将会向一种全新的模式转变。在这场变革当中,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逐渐由信息的处理者转变为信息的管理者、领航者、挖掘者,他们向读者介绍各种形式的文献资源,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深层次的信息挖掘,为读者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服务。这时,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作用将变得更加重要和突出。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较强的营销能力、信息传播、整合、获取能力,还要具备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文化素养,具备多种知识结构,以此来满足未来图书馆的发展需求。
3.3完善图书馆硬件设备的建设
图书馆信息资料类型复杂多样,完善图书馆信息数据管理服务、分析大数据以及相关的服务、建设服务平台和加强图书馆管理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势在必行。传统图书馆的未来建设要以用户最基本、最普遍、最平凡的需求为建设目的,不断提高图书馆建设的自我要求,才能更好地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和服务效能。图书馆的信息化、数字化管理离不开硬件设施的支撑,图书馆建设人员需要发挥最大的人力、物力机制,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引进有助于未来图书馆建设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并对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培训,满足用户高效查询图书资料的客观要求。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网络化新时代背景下,图书馆要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大众个性化需求,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改变传统的以信息资源为中心,转变为以信息用户为中心。图书馆网络化就是要提供符合时代潮流并独具特色的资讯和服务,不断增强图书馆的服务容量和能力,响应我国文化体制创新,以推动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傅小耘.图书馆管理工作现状及创新策略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7(35):16-17.
[2]倪文敏,王琦.图书馆网络化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06):78-80.
[3]何英.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改进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24):164-165.
[4]单文娟,刘军.浅谈中小城市公共图书馆的现状与发展[J].改革与开放,2017(23):68-69.
[5]陈浩.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现状与发展趋势[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02):80-81.
论文作者:农小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图书馆论文; 传统论文; 文献论文; 图书论文; 现状论文; 信息论文; 未来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