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质量是工程项目的核心,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在施工过程中,始终要把“质量第一”放在第一位。本文结合多年建筑工程管理经验对影响建筑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以及加强建筑土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几点措施进行了论述,可供同行交流。
关键词:土建工程;质量;管理;控制
前言
在建筑领域中,建筑土建工程的质量一直是建筑工程质量的重点,随着房地产开发建设的迅速发展,土建在工程建设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施工质量的优劣,对结构物的安全和造价有很大影响,因此每个施工管理人员必须重视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
1.影响建筑土建工程施工质量因素及分析
建筑土建工程施工项目质量问题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建筑物的错位、变形、倾斜、倒塌、破坏、开裂、渗水、漏水、刚度差、强度不足、断面尺寸不准等等,但究其原因,可归纳如下:
(1)未按建设和施工程序施工;
(2)未处理好地基;
(3)采购的建筑材料及构配件未检验合格;
(4)未考虑自然条件影响。土建工程施工项目周期长、露天作业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5)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提供地质资料、数据有误。如当基岩地面起伏变化较大时,软土层厚薄相差亦甚大;地质勘察钻孔深度不够,钻孔数量太少(工人偷懒或勘察单位降低报价导致减少钻孔数量)或钻孔分布不合理(比如地形复杂钻机到达钻孔分布图上的位置难度大,勘察施工人员没有按钻孔分布来钻孔),没有查清地下软土层、滑坡、溶洞等地层构造;地质勘察报告不详细、不准确等,均会导致采用错误的基础方案,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失稳;
(6)设计考虑不周,结构构造不合理,计算简图不正确,计算荷载取值过小,内力分析有误,沉降缝及伸缩缝设置不当,悬挑结构未进行抗倾覆验算等,比如设计套用别的工程图纸,套用后没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分析验算或分析中有漏项等,都是诱发质量隐患的原因;
(7)施工和管理问题,不熟悉图纸,不按图施工。把铰接做成刚接,把简支梁做成连续梁,抗裂结构用光圆钢筋代替变形钢筋等,致使结构裂缝破坏;挡土墙不按图设滤水层,留排水孔,致使土压力增大,造成挡土墙倾覆。不按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施工,不按有关操作规程施工,缺乏基本结构知识,施工管理紊乱,施工方案考虑不周,施工顺序错误,技术组织措施不当,技术无交底或交底不清,违章作业。不重视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等等,都是导致质量问题的祸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加强建筑土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几点措施
2.1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首先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各级质量责任制,明确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为质量技术责任人,施工队各级也同时建立质量责任制,真正做到了层层把关,各负其责。事前:先要充分熟悉图纸,汇总图纸中的问题及设计不合理的,在图纸会审时同设计院沟通;总工要编制总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时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的要结合图纸及实际情况进行修改或补充),并经公司总工及项目总监审核签字;还要制定质量管理计划,明确工程中各个质量控制的节点,对可能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和通病,制定预防控制措施,对质量节点的控制要落实到专人负责,并要求负责人员发现情况后要立刻汇报给总工程师或项目经理,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还要制定相应的应对补救措施;事中要对专人负责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后,要进行分析,找出导致质量问题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补救纠偏措施;事后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要进行跟踪,定期复查做好记录,发现问题要立刻汇报。
其次要实施质量否决权,是要对有关勘察、设计文件审查的监督管理。对设计、勘察单位的质量行为和活动进行过程监督和结果的审查,重点是放在对勘察、设计文件的审查监督把关上。一旦发现其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勘察和设计文件,可以通过直接的经济处罚和法律制裁,使直接责任主体承担由其失误疏忽或有意所造成的质量责任。通过对勘察、设计单位的监督管理和依法处罚,并将其不良行为记录在案,纳入责任主体和责任人的信用档案,形成信用约束力,促使建设主体改进质量管理保证体系,有效促进质量体系良性运作,规范所有主体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质量行为,严格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检查控制,实现设计和勘察文件的质量满足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2.2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2.2.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进入现场的工程材料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性能检测报告,并能符合设计标准要求。结构工程所用的钢筋、砖、水泥、砂、石子等所有原材料必须按照国家规定,见证取样后,送至国家认可资质的实验室做复验试验,合格才能使用。不合格的材料严禁用于工程上,一旦发现未经检验或试验不合格的材料使用到工程上,项目管理人员应立即制止,强行纠正,对不听劝告的,报上级主管部门并责令其停止施工。
2.2.2土建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
每个分项工程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并及时给施工人员及班组交底;施工管理人员及班组长在施工前要做到熟悉图纸中的每个细节,图纸不明白不清楚的要提前沟通,尽量把图纸问题在施工前消化掉;如果施工时还遇到图纸不明白的,施工员要及时跟技术负责人沟通;遇到了影响质量的施工难题或新问题,且在图纸会审中及编制方案时没有想到,那就需要及时跟业主和设计院沟通,在征求业主和设计单位的同意后,办理好工程变更或施工方案的补充意见作为质量资料。
2.3施工后的质量控制
施工后的质量监督管理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对整个建筑进行验收确保应该有的质量文件和检验试验报告都齐全,方能证明施工后的建筑是合格的建筑;二是要对施工后的成品做好成品保护管理工作,方能做到好质量产品不被破坏、不被降低质量;三是要把装修、维修和维护的质量控制监督纳入建设工程全寿命质量监督管理的范畴。这样才能保证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工程不被投入使用,避免质量差的建筑工程对国家和公共使用者造成危害和损失。并且在这一阶段还要做好对竣工验收备案的审查、监督,确保备案登记的可靠性、权威性和有效性。所以说施工后的质量控制也非常重要,只有做好施工后的质量控制,才能使建设工程全寿命期内的质量目标得到有效实现,才能使建设工程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建筑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的控制,不仅需要从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具体问题采取具体的技术措施加以解决;还需要进行全面的管理,首先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其次还要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
论文作者:尹祥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4
标签:质量论文; 土建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图纸论文; 建筑论文; 钻孔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