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月风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81
摘 要:周礼在西周到春秋中叶之时可以说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客观存在,《诗经》与周礼相依存,互为表里,因此《诗》中反映周礼内容颇多。射礼是周代典礼之一,本论文以《诗经》中涉及射礼内容的诗句为研究依据,总结出《诗经》中射礼体现的三大功能:军事、教育、择人。
关键词:《诗经》;军事;教育;择人
一、军事训练的功能
春秋时期高超的射技成为战场上的制胜法宝,古代史书典籍中就有相关记载,如《左传·宣公四年》对楚国内乱的记载:“伯棼射王,汰辀,及鼓跗,著于丁宁,又射,汰辀,以贯笠彀。”《左传·成公十六年》记载晋楚鄢陵之战:“及战,射共王中目,王召养由基,与之两矢,使射吕锜,中项伏弢,以一矢复命。”晋楚鄢陵之战中,楚共王被射伤,对整个战局都有所影响。古时战争频繁,各诸侯国君都重视对善射者的培养,特别是像养由基那样的高手,《史记》记载:“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 司马迁:《史记》,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版,第27页。]将士射技精湛与否影响着战争的胜利与否。现代学者杨宽在《西周史》中明确说明了射礼就是起源于以田猎的方式进行的军事训练。缘此,射礼即起源于军事训练,其必然具备一定的军事训练的功能。
先秦人们为使自身军事技能不生疏在无战事之时把军事训练寓于礼节仪式之中,这种礼节仪式就是射礼。射礼的军事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射者的射技的严格要求,射技则包括射者射箭时的力度和精准度。在礼射之时,箭靶与堂之间有一定距离,《仪礼·大射》:“司马命量人,量侯道,与所设乏,以狸步,大侯九十,参七十,干五十。”郑玄释为“量侯道,谓去堂远近也,狸之伺物,每举足者,止视远近,为发必中也,是以量侯道取象焉。《乡射》记曰:‘侯道五十弓’《考工记》日‘弓之下制六尺’,则此狸步六尺明矣。”[(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版,第1028页。]从尺米单位换算来看,君王距侯靶约120米,士大夫约八九十米,非勇武有力之人不可触靶,更不必说”射则贯兮”。
《大雅·行苇》“敦弓既坚,四鍭既钧。舍矢既均”“敦弓既句,既挟四鍭。四鍭如树。”句意大体为“使劲拉起雕弓,利箭匀直质量才会佳,放手一箭就中靶”“把雕弓拉开如满月,箭儿上弦准备发射,箭箭射中靶”可见射者想要射中靶并且射的精准需要有很强的力度。《小雅·车攻》“决拾既饮,弓矢既调,射夫既同,助我举柴”《秦风·驷驖》“公曰左之,舍拔则获”《召南·驺虞》“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驺虞。彼茁者蓬。壹发五豵。于嗟乎驺虞”可见射手想要射中猎物应身姿矫健有力。括而言之,射礼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射者射箭时力度与精准度的提升。先秦时期战乱不断,人民为了保家为国,战争中能克敌制胜,即使在无战之时,也不忘提升自身军事技能。射礼活动中融合军事训练的项目,一来可对射者射技进行考核,二来由于射礼活动一般比较盛大,观礼者甚多,可以倡导人们重视对自身射艺的培养。综上可知,将士射技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军队战斗实力的提升,两者相辅相成,因此,射礼中所蕴含的军事训练的功能不可忽视。
二、教育教化的功能
在社会动荡的年代,射礼军事训练的功能必受推崇,但这种实利性功用并不符合“礼”的精神,孔子认为“礼”不应以追求实际利益为目的,而应以培养人们的德行和修养为目标,起到教育教化人民的功能。《论语·八佾》中载:“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射礼活动寓教于射之中,以礼乐教化为主要目标,通过射箭比赛,配合以礼乐,以求达到人人礼让,谦和,仁义,敦化成俗的效果。
《礼记·王制》:“耆老皆朝于庠,元日,习射上功”。“庠”为周时学校,周时就已在学校开设“射”的课程,目的是教习王公贵胄子弟射艺。周代教育制度已经比较完善,具备了礼乐教育内容,并且发展了“礼”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孔子创办私学也非常重视对弟子“六艺”的培养,“射”作为必修的课程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当时射礼活动不只具有军事功能,同时也具有促进人们道德素养提升的功能。《鲁颂·泮水》“在泮献功。角弓其觩,束矢其搜。戎车孔博,徒御无斁。”《毛传》云“泮水,泮宫之水”“泮宫,为诸侯之学”所以“泮水”为贵族学习之所,可知此射礼活动在贵族学习之所举行,《泮水》记载了寓教于射的射礼活动的内容。
《小雅·吉日》“既张我弓。既挟我矢。发彼小豝。殪此大兕。以御宾客。且以酌醴。”《齐风·猗嗟》“猗嗟名兮。美目清兮。仪既成兮。终日射侯。不出正兮。”《毛传》云《吉日》为美宣王田猎之诗,《猗嗟》为美鲁庄公之诗,此两首诗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射礼活动有利于教化出射艺高超,射容威武,外在能力与内在修养并举的人才。《小雅·宾之初筵》“弓矢斯张。射夫既同,献尔发功。发彼有的,以祈尔爵。……宾之初筵,温温其恭。”《大雅·行苇》“敦弓既坚,四鍭既钧。舍矢既均,序宾以贤。敦弓既句,既挟四鍭。四鍭如树,序宾以不侮。”表现出射礼有利于培养射者礼让、谦恭、仁义等君子风范。《礼记·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脩道之谓教,道也者。”“教”可顺应天命,遵循天性和世间发展的规律。儒家学派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金良年:《论语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孟子言:“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 (汉)赵岐注,(宋)孙奭疏:《孟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版,第2717页。
三、择人选贤的功能
由上文可总结出射礼具有军事训练、教育教化的功能。射礼活动同样为国家择人选贤提供了很好的途径。射礼的择人选贤功能在古典文献中多有涉及,《周礼·乡大夫》云:“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礼记·射义》“是故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故天子之大射谓之射侯。射侯者,射为诸侯也,射中则得为诸侯,射不中则不得为诸侯”可见天子通过射礼活动中群臣的表现选择诸侯。
射礼注重对贵族子弟的君子风范的培养,因此射箭竞技蕴含着伦理化和仪式化的双重内涵。国家对射礼活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步骤都有细致的规定,对参与者在行为举止和动作仪容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射礼活动为选拔贤能者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礼记·射义》:“故明乎其节之志,以不失其事,则功成而德行立,德行立,则无暴乱之祸矣。功成则国安,故曰射者,所以观盛德也。”射者以礼比于射,因此从射礼活动中可明射者的德行修养的好坏,进而有利于选拔出优秀人才服务国家。《诗经》中有些诗篇表现出了射礼择人选贤的功能,《大雅·行苇》“敦弓既坚,四鍭既钧。舍矢既均,序宾以贤。”表现出主人通过比射,按射技艺的优劣来招待宾客。《齐风·猗嗟》“巧趋跄兮。射则臧兮!猗嗟名兮!美目清兮,仪既成兮。”《郑风·叔于田》“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叔于狩……不如叔也,洵美且好。叔适野,……不如叔也,洵美且武。”此两首诗表现出了对射礼活动中射技高超之人的赞美。可见射礼活动可凸显出射者的技艺、仪容、品行等方方面面,并且是用时短,效果佳的择人选贤手段。
一言以蔽之,射礼活动不止是考察射者技艺的手段,也是施行教化的途径和择人选贤的媒介。
注释:司马迁:《史记》,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版,第27页。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版,第1028页。
金良年:《论语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汉)赵岐注,(宋)孙奭疏:《孟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版,第2717页。
参考文献:
[1](汉) 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3] (汉)郑玄注 (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4] (汉)郑玄注 (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
[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
[6]金良年:《论语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7]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儒家学派主张“礼”与“学”必不可少,而射礼是礼乐教化的中的一种,同样具有教育教化人民的功能。
论文作者:贾月风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5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5
标签:军事训练论文; 中华书局论文; 功能论文; 周礼论文; 注疏论文; 北京论文; 诸侯论文; 《文化研究》2015年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