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较为频繁,尤其是沥青路面的应用比较广泛,做好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对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沥青路面施工材料要求和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防治的有效措施,以作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裂缝防治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交通也在不断发展,以满足人们工作生活出行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目前在我国市政道路建设的过程当中,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大部分城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促进城市更好的发展,必须要加强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沥青搅拌的主要设备有砂石贮存处、矿粉仓、加热滚筒、沥青加热锅拌机器以及称量的设备、蒸汽用的锅炉、除尘的设施等,有的时候还会有热集料贮存与重新分筛的设备。一般情况下,在沥青混凝土植被的过程中,采用传统方法是先把砂石料经过烘干加热之后,再把热的沥青与冷矿粉进行充分的搅拌,近年来,由于施工工艺不断的提高,已经有一种先把热的沥青充分搅拌后,在进行加热均匀搅拌,来解决由于集料在加热的时候出现飞灰现象。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是矿料和一定比例分配的路面专用沥青材料进行混合而成的,如果配比不合理,或者在进行搅拌混合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关工序进行,很容易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质量造成影响,或者在市政道路沥青路面铺装过程中没有按标准施工工艺进行,都会带来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裂缝产生的质量隐患。
二、沥青路面施工材料质量要求
1、水泥的选择。一般情况下不选择具有快硬或早强性能的水泥,以免造成施工不便和麻烦,施工中选用初凝时间在3 h以上的水泥,而且保质保量。
2、水的选择。在实际工程中,水主要在养生和拌和过程中使用,因此一般选用人或畜的饮用水,即可确保水泥稳定施工。
3、土的选择。水泥稳定土的拌和作为基层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需求,在拌合厂或沿路进行。
4、粉煤灰的选择。关键成分含量达70%以上、烧失量小于20%。在控制好实际含水量(35%)的情况下,可应用干粉煤灰或湿粉煤灰。通常选择粒径小于30 mm的粉煤灰。
三、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摊铺
摊铺工作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重要环节,对保证公路路面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摊铺工作前,及时清理基层上面的杂物,保证基层的整洁,然后检查路基的厚度,防止路基出现松散、对路基中的坑槽进行及时修整;为了保证沥青和路基能够充分结合,为了保证摊铺的平整度,需要进行分层摊铺,中层和下层部分使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在摊铺的上层,适宜使用雪橇式的摊铺厚度控制方式。在摊铺过程中还要注意上层和下层的接缝应该错开,纵缝和横缝控制的错开的距离也不相同,接缝需要进行平整,涂刷一定的沥青粘层,从而有效减少路面裂缝现象出现。
2、碾压
沥青路面的碾压工作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沥青路面的质量,可以说是路面施工的最为关键的步骤。通常施工中碾压过程需要进行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在初压过程中,刚刚摊铺的混合料的温度较高,现场常常能够达到140℃的高温。在初压时,现场保持了比较小的压实功。通常选用的是6~8t的双钢压路机,碾压的速度通常保持在3km/h。在碾压时需要注意的是,压路机工作后退时需要沿着前进的轨迹进行,同时伴随着振动碾压。现场施工中,初压需要进行平整度的检查工作,及时纠正工作中的不合理的操作,检查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改正。复压时,工作的温度一般在120~130℃之间,采用重型的双轮压路机,复压的遍数控制在6遍以上,满足道路的平整度的要求。终压过程主要进行的是路面轨迹的消除、缺陷的修补,终压是保证平整度的最后一步。现场施工中,终压的温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通常保持在90℃以上,需要进行2~3遍的碾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沥青路面的接缝施工与压实
在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纵向施工缝及横向施工缝是常见的现象。如果是纵向施工缝,可采取两台摊铺机梯队联合的摊铺方式开展纵向接缝的工作,先是在已摊铺的混合料中预留10~20cm的位置不予压实,这样则会出现约10cm的重叠摊铺层,然后采用热接缝法跨接碾压,缝隙便会消除;如果是横向施工缝,则可采用平接缝的方法,在3m直尺的纵向延伸处,让端部直尺保持悬臂状,然后将摊铺层处及直尺脱落的地方作为裂缝的处理位置,用锯缝机将其切割铲除。摊铺前,要先清理干净接缝部位存在的粉尘,再摊铺一些沥青,然后进行碾压。碾压时,选用钢筒式压路机对沥青路面横向压实,并注意压实方向应从跨缝处向新铺层面延伸。
四、加强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裂缝防治的有效措施
1、路面厚度设计
在市政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中,为了保障沥青混凝土设计效益,必须根据市政道路的施工对象以及施工环境特征,明确沥青混凝土路面厚度。在旧水泥硅路面修筑中,沥青混凝土厚度取决于结构强度;在加罩层厚度中,必须根据市政道路的高程、摊铺厚度控制、工程费用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对于新建城市沥青混凝土路面,通过综合考虑市政道路等级、地基结构、交通数量以及施工季节,进行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厚度测算。其次,在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中,为了保障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必须对交通量进行准确的估测,进而不断提高市政路面结构标准,保证市政道路的质量以及使用安全。
2、加强道路施工控制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上的施工过程中,对市政道路地下管线或者构筑物埋深要大于50 cm,以保证市政道路基层结构的完整性,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混合料时,运距不能太远,摊铺温度应该控制在130℃~160℃为最佳,沥青混凝土摊铺厚度要均匀,保证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压实度,特别是沥青混凝土横向接缝,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碾压时压路机在已经压实的横幅上,钢轮伸入新铺层15 cm,每碾压一遍向新铺层移动15~20 cm,直到压路机全部在新铺层为止,再改为压路机在路面纵向碾压,尽量整个施工道路一次摊铺,如果分别对施工的市政道路进行摊铺,前、后施工的路段要紧跟,避免前面施工的混合料冷却后才摊铺后面的施工道路,要保证市政道路热接缝在分别摊铺时,上下层的施工纵缝要错开15 cm以上,松铺系数要根据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铺试压决定,要确保沥青混凝土里面在试压后的接缝紧密、平整,此外,严禁在气温低于50℃以下的低温或者雨雪的天气铺设沥青混凝上路面,避免造成低温收缩裂缝,为了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在施工时将存在的一切影响因素全部解决。
3、严把原材料进场关
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材料的质量是市政道路工程质量优劣的关键,所以,材料进场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按原材料进场报验程序严格要求,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要求,按材料进场批次要求进行复试,并将施工材料分别堆放,合理使用进场的材料,严禁不合格原材料进厂,从源头上保证市政道路的质量。
4、其他措施
对于当今大型运输车辆严重超载已引起各级政府的关切,还应加强治理,维持良好城市运输道路;再者应选用新技术、新材料解决沥青混凝土路面疲劳产生的裂缝问题。近几年,胶粉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使用,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效的控制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裂缝。
五、结束语
由上可知,沥青路面的施工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有着直接性影响,施工手段、气候条件及原材料不同,都可能引起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存在一定差异性,甚至会出现裂缝,要加强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必须从原材料、混合料及施工工艺等进行全面控制及管理,规范施工技术要求、方法及完善施工工艺,从而有效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探究市政道路常见弊病谈精细化施工[J]. 李思佳. 门窗. 2016(02)
[2]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J]. 曹德财.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09)
[3]探究改性沥青混凝土在市政道路上的使用与施工[J]. 张阳. 科技创新导报. 2015(15)
[4]混凝土路面产生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 徐应先. 中国水泥. 2015(11)
论文作者:吴彤勃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2
标签:沥青论文; 路面论文; 混凝土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沥青路面论文; 裂缝论文; 压路机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