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分析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山西论文,产业结构调整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村产业结构是否协调合理,是农村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的关键,是农村经济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农民致富的步伐,研究和指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使其不断优化,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措施。
全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现状与特点
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联产承包双层经营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省农业连年丰收,农村生产力不断提高,全省各地从发挥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出发,因地制宜地对单一农业结构进行了全面调整。
第一,调整农业内部的种植业结构,经济作物比重大幅度上升。首先,在努力提高单产保证总产的原则指导下,适度缩减了粮食种植面积,扩大了经济作物和其它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同时采取粮菜间作、果树上山等措施,全省水果和蔬菜等多种经济作物得到迅速发展。从产值构成情况看,粮食作物比重下降,经济作物比重上升。1980年种植业总产值中,粮食与经济作物的比重构成为74.9∶25.1,到1996年发展为65.7∶34.3,非粮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尤其是果菜业,产值比重由10.8%上升到20.6%,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成为全省农业新的增长点。1980年,全省粮食、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例为82.2∶17.8,到1997年调整为81.8∶18.2。值得一提的是,经济作物的发展并没有受到现有耕地面积的限制,也没有对粮田形成过多的挤占,一方面反季节经济作物(例如暖棚)已开始起步,另一方面,开发山区半山区非耕地发展经济作物成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因此,到1997年,全省经济作物总产值由1980年只占粮食总产值1/3上升为近2/3。经济作物已成为农民创收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二,调整大农业内部结构,农林牧渔全面发展。80年代以来,我省农林牧渔大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步伐也明显加快。进入90年代,我省把“畜牧、水果、蔬菜”作为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加快了大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进程。到1996年,我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352.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1.5倍,比1990年增长41.3%。在农林牧渔各业均有发展的同时,农业比重下降,林牧渔业比重上升。农业比重由1978年的82.6%下降到1990年的71.2%,1996年继续下降至68.4%,而林牧渔业所占比重则提高了14.2个百分点。其中畜牧业生产发展尤为突出,产值由1978年的3.29亿元增加到1996年的94.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36倍,占整个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亦由1978年的11.4%提高到1996年的26.9%,18年提高了15.5个百分点。林业生产从抓生态和经济两个效益入手,发展也比较迅速,到1996年,全省累计造林2708.27万亩,四旁植树达到12.45亿株,年均2亿株以上。全省林地面积达到5152.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0.01%,比1978年的7.3%提高12.7个百分点。1996年全省林业总产值达到1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1.05倍,年均递增4.1%。渔业生产也在过去微乎其微的基础上翻了近5番,其产值所占比重也由1978年的0.02%上升到0.2%。
第三,调整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结构,经济成份趋于多元化。伴随着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我省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开始向农村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转移。1978年,全省农村第二产业劳动力为36.5万人,第三产业劳动力为37.9万人。到1990年,第二、第三产业已分别发展到128.2万人和131万人。1997年进而达到164.8万人和166.3万人。19年间分别增长3.52倍和3.39倍,平均每年递增8.3%和8.1%。二、三产业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力的比重也分别由1978年的5.3%和5.4%提高到1997年的17.1%和17.2%,年均上升0.62个百分点。
随着劳动力大量转移,我省乡镇企业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尤其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一大批以开掘资源和初加工为主的非农产业迅速兴起,同时与之配套的建筑业、运输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等二三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农村工业和三产的大力发展,使农村的经济构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中二三产业的产值和收入在农村经济中所占份额逐年加大,而农业则在保证生产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所占比例逐步缩小,历史上沿袭已久的封闭、单一的农村产业结构逐渐由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的新格局所替代。1985年非农产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产值。1986年,第二产业产值超过第一产业。到1996年,不仅第二产业产值已三倍于第一产业,而且第三产业产值也首次超过第一产业。这一年,全省农村非农业总产值已达1556.53亿元,相当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41倍。其中,农村工业、建筑业等第二产业产值达1170.15亿元,相当于第一产业总产值的3.32倍;农村运输业、商业饮食业等第三产业产值也达到386.38亿元,超过第一产业9.6%。目前,全省农村一、二、三产业总产值的比例结构已由1978年的58.9∶35.7∶5.4调整为18.5∶61.3∶20.2,农村经济总收入中一、二、三产业收入比例由82∶10.1∶7.9调整为19.4∶50.3∶30.3,表明我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已逐渐向优化结构发展。
对农村经济结构现状的总体评价
目前,我省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与东部地区已大致相同,在全国处于相对优先位置。以1995年为例,山西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19.4∶62.2∶18.4,同期,全国为46.1∶46.3∶7.6,我省非农产业所占份额比全国高出26.7个百分点。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所谓结构,只是一个此长彼消的数量对比关系,而衡量结构的优劣最终是要看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质量水平,也就是要看其实际效益如何。这方面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农民收入水平。1996年,我省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557.19元,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则为1926.07元,我省比全国水平低368.88元,比相邻的河北、河南、内蒙分别低497.76元、22元和45.15元。这说明我省尽管三次产业结构已趋于合理,但质量水平还不甚高,还未产生较好的效益。因此,我省农村产业结构的总体评价应该是“东部结构,西部水平”。从各个产业自身的质量水平来看,对我省三次产业的评价可概括为三句话:农业低而不稳,工业大而不强,三产快而不全。
一、农业低而不稳,基础依然脆弱
所谓低,表现为农业效益低,农产品总量低,单位面积产量低。讫今为止,山西人均占有粮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0公斤,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0%,畜禽产品居全国后列甚至位末,农民人均纯收入仅略高于四川、陕西、宁夏、甘肃、新疆、青海等西部不发达地区。这样看来,尽管我省农业在整个农村经济中的份额降幅较大,所占比例比全国低26.7个百分点,已接近于中等发达国家的比例,但质量不高,农产品质量不足,结构性短缺依然存在,且粗粮多,细粮少;低价值产品多,高价值产品少;“原”字号产品多,加工的产品少。经济作物所占比重比全国低7.5个百分点,比相邻的河北、河南两省分别低2.6和8.3个百分点。山西林业仍是山西农业中的“短腿”产业。渔业受水资源限制,在大农业总体结构中所占比重很小,水产品结构单一,优质品种极少。所谓不稳,即年际波动大,丰歉年波动幅度一般在10%左右,少数年份波动幅度高达15-20%,农民经营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都很大。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自然条件所限。我省十年九旱,水土流失严重,且大部分地方高寒冷凉,无霜期短。农业生产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投资收益率低。在这样的情况下,既要保证粮食产量,解决吃饭问题,又要加大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增加农民收入,结构调整常常处于两难境地。同时,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各地在调整结构上的可选择性差,比如运城等地自然条件相对较好,在种植业内部结构上的调整已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但太原以北地市则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因为这些地方高寒冷凉,无论发展粮食和经济作物可选择余地都很小。当然,人为的因素也有,思想保守、市场观念差等。改革初期,全省粮食生产连年增长,长期困扰人们的吃饭问题在短期内基本得到解决。各地曾一度大幅度地退耕造林,退耕还牧,加之城镇扩张、新农村建设占了大量耕地,全省耕地由1978年的5885.12万亩减少到1985年的5641.64万亩,7年中平均每年减少耕地34.78万亩。“七五”时期,全省粮食生产又出现较大波动,农业生产条件比较脆弱等制约山西粮食生产的问题暴露得比较明显。因此,我省不少地方在调整种植业结构上又处于谨小慎微、步履蹒跚的境地。
其实,只要我们用心总结各地经验,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还是大有潜力的。我省自然条件虽差,但人均国土面积较大。全省目前还有1200万亩可开发的“四荒”资源,通过外延式开发,发展各类经济作物和经济林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在我省最具潜力的是干果经济林的发展,以平顺干石山区开发花椒,吕梁土石山区开发红枣,汾阳、古县等丘陵区开发核桃等成功的典型来看,全省干果经济林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改善山西的生态环境,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使山西经济林成为支柱型产业,关键在此一举。又如山西地理条件复杂,各种不同的小气候能开发许多优于其它省份的特色农产品,如沁州黄小米,忻州粘玉米,大同、朔州等地的小杂粮等。如果能规模开发,创办绿色名特优产品,将前途无量。
我省玉米已成为第一大宗粮食产品,而玉米为饲料之王,其秸杆亦为优良饲草,但目前还利用不够,如能科学开发,籍以发展畜牧业也是调整农业结构的主要途径。目前我省畜牧业虽已有较大的发展,然而有规模的现代化养殖业还不多,大多还处在散养状态,其结构也不尽合理。表现为:(1)畜群结构中,能繁殖的母畜比重偏小。1996年,我省猪存栏能繁母猪仅占8.4%;能繁母牛也只占42.1%。(2)畜群品质结构中,优种率低。全省肉用改良牛、良种牛和改良种乳牛覆盖率仅为22.9%,75%以上仍是生产性能低的本地黄牛;猪肉中的90%以上是饲料转化率低、未经改造的本地猪提供的,瘦肉型猪肉产量仅占猪肉产量的5%;羊的优种覆盖率仅为17.8%;良种鸡的覆盖率仅为17%。(3)食粮型畜禽多,食草型牲畜少,牛羊肉只占肉类总量的21.8%。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如能加以改进,畜牧业将和经济林一样成为我省农村的一项支柱型产业。近几年来,我省城郊区已大面积开发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将严冬变为“无霜期”,而且效益很高。其实,日光温室不仅仅可以种菜,而且可以搞养殖业和特种种养业,如果在这方面能够有一个大的发展,我省农业结构调整还将有更为广阔的前景。
二、工业大而不强,缺乏竞争活力
山西农村工业现已初具规模,产值和收入比改革初期成数倍增加,成为农村第一大产业。这对增加农民就业和农民收入、加快资源开发、繁荣城乡市场等显示出极为重要的作用。比如晋城、阳泉两市能够率先实现基本达小康的目标,就是农村工业高度发展的结果,两市农民收入的主要构成为工业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收入。但是,就整体而言,农村工业的内部结构仍不合理,呈现出明显的趋同性和畸重性特征。全省农村工业的发展是从矿产资源开发起步的,呈低水平平面扩张态势,互补性较差,形成了与全省能源基地基本相同的格局——同属于资源挖掘型。其主要产品也以煤焦、冶金、化工、建筑、建材为主,与国营企业同产品、同方向发展。这种格局在改革初期的短缺型经济时期具有很大的优势,也着实兴旺了多年。目前,我国工业已处于转型时期,工业产品也已逐步向高、精、尖方面发展,对初级能源、粗放的初级加工产品的需求逐步减少,这使得我省农村占很大比重的小煤矿、小焦炭、小冶金等企业目前销售不畅,价格下跌,效率下滑,出现大面积亏损。且由于其安全事故频仍,污染严重,面临大面积整顿和关闭问题。因此,我省不少农村工业企业不仅失去竞争优势,而且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存在着生存危机。
鉴于上述状况,乡镇企业急需加快改革、改组和改造,以便扩大规模,提高水平,提高科技含量和有机构成,增强竞争活力,巩固和占领市场份额。对于竞争乏力的企业则应当机立断,转轨变型,向占有市场份额大的轻工产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转化。特别是农副产品加工业应是我省农村工业发展的方向,要下大气力发展起来,使其成为我省农村工业的主导型产业。
三、三产快而不全,整体水平不高
改革20年来,我省农村第三产业从零开始,逐步发展壮大。到1996年,总产值已达508.66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30.3%,这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进步。但从整体上衡量尚有欠缺,主要表现:一是行业种类不全,其中运输业占到80%以上,传统的商饮业占了一定的份额。而借助于现代化设施和现代经营手段为农民提供产销经营服务的新兴产业发展缓慢,比重一直很低。第三产业普查资料显示:1992年全省农林牧渔服务业和水利管理业增加值仅占整个社会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而且多为传统产业,适合市场经济的科技、信息和营销服务业则刚刚起步。二是从业人员少,经营规模小。有关资料显示,1992年平均每一农林牧渔业服务单位从业人员7.9人,比全社会第三产业企业平均从业人员少5.5人;平均每一农林牧渔业服务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1.2万元,比全社会第三产业每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9.69万元少18.49万元。三是有一部分农村第三产业还处于农民自发的兼营状态,“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呈“游击”态势,缺乏有效的组织,更谈不上先进的管理方法、服务方式和高效率的服务设施。第三产业企业缺少龙头企业,不具备形成一大批农村第三产业集团或跨地区跨经济类型联合企业的条件。
第三产业还有一个问题,是在计划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乡镇服务站(所)的问题,由于改革滞后,业务关系不顺及体制多变等因素,近几年的发展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和挑战,全省有相当一部分为农业提供技术服务的站(所)面临解体或转型危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农村供销合作社系统和信用合作社系统,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农村的主要服务机构,在改革中几经变动,但至今仍未完全理顺体制,其中有不少因经营偏向和经营困难已失去应有的作用,急需根据中央有关精神加快这一块的改革步伐。
今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思路
一、要继续提高认识。1996年我省农村社会总产值已经达到1909亿元,全省农村人均达8600余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38元。到本世纪末要保证实现省委、省政府在农村实现扶贫和小康两个基本目标,全省农村人均纯收入应达到2500元左右,人均社会总产值应在1万元以上,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应实现2500亿元。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还是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目前我省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已由原来的“塔型”结构转变为“鼓型”结构。今后的目标是继续强化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鼓型”结构向“锥型”结构转变。当前要在继续调整和完善一、二、三产业结构的同时,重点要下功夫调整每次产业的内部结构,提高其科技含量和有机构成,使其在市场经济中具有很强的竞争活力。
二、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要用产、加、销一体化经营这一体制来加快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以带动农业基础产业的开发和发展。同时,促进农业这一基础产业向二、三产业延伸,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改变农业的弱质地位;加强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加快在农村一二三产业中非公有制成份的发展,在完善所有制结构中带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要注意制订特殊优惠政策和制造宽松环境,鼓励目前农村已兼营第三产业的能人和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牵头发展以营销农副产品为主的第三产业。
四、深化和完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具有股份合作制性质的各类专业合作社。通过经营制度创新,提高各个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各类产业的健康发展。
五、加快改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农村各类服务组织,使其尽快转型,和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在发展市场农业中逐步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