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业低碳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全春光1,程晓娟2,戴恩勇1,娄水芝1
(1.长沙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22;2.湖南工商大学 会计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摘 要] 运用排放系数IPCC 方法对我国2000-2016年物流业碳排放总量进行测算,并计算物流业碳排放强度,对其变化特点及趋势进行分析,最后从物流始端、中端和末端三个方面提出物流业低碳发展对策:在始端,政府方面建立长效的低碳物流体制,市场方面积极探索碳权交易市场,企业方面优化能源结构;在中端,优化自身的物流运输系统,加强信息化建设,采用VMI、CPFR等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式,对低碳物流园区合理布局;在终端,发展逆向物流,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
[关键词] 物流业;低碳物流;排放系数IPCC法
1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总书记也多次指出:“要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这一发展理念的影响下,各种低碳减排政策不断推出。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以其高油品消耗量成为污染排放的重点领域。据国家发改委相关数据显示,每年道路交通工具消耗约占90%的全国柴油消耗量和60%的全国汽油消耗量。面对当前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和国家低碳经济转型的要求,物流业迫切需要改变目前高污染高能耗增长的现状,以低碳环保的方式实现其社会功能。
2017年,《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共推出“10万+”文章350篇,日均发布一篇“10万+”,每天推送2-3次,推文原创率60%,产经媒体微信传播指数排名第一。与综合性媒体相比,行业媒体在规模和体量上不占优势,但可以利用其用户固定、内容针对强等优势,深挖读者需求,在策划和内容等方面突出专业优势。
近年来,学者们围绕碳排放测算、碳减排控制与对策做了大量研究。从已有研究看,碳排放测量方法主要有碳排放系数IPCC法[1-3]和模型法[4-5]。李创[1]运用碳排放系数法,对我国物流运输业碳排放进行了测量计算。王杰[2]运用碳排放系数法,计算出2000-2015年期间中国高耗能行业每年的碳排放。Ma等[3]也运用IPCC法对我国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进行了测算。田成诗等[4]运用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对中国行业供应链碳足迹的来源进行了分解分析。碳减排控制方面,主要从宏观层面的制度法规构建(排放税、排放贸易)[6-7]、中观层面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8]、微观层面发展低碳技术等方面展开。李华等[9]基于扩展STIRPAT模型研究了环境规制对碳排放的影响;田建国等[10]对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和碳排放空间溢出效应分析,并提出了降低碳排放水平的方法。胥爱霞[11]在对2005-2014年间广东省物流业碳排放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基于LMDI 分解方法,对广东省物流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Van[12]对道路交通碳排放的测量与控制进行了研究,认为应规范道路交通碳排放计量的统计口径和误差标准,明确各交通主体的减排责任。马金玲等[13]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城市客运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并对广东省未来城市客运交通低碳发展模式进行了设计。杨一平等[14]运用SEM模型对企业低碳发展的信息化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了分析。李宗活等[15]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和网络层次分析法对物流企业低碳发展影响要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通过国内外文献研究可以看出,学者们对低碳经济和低碳物流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为本项目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现有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概念层面的探讨;研究范畴上,多集中在国家或者区域层面上,而对在经济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的特定行业研究并不多见,尤其缺乏对物流业碳排放控制对策的系统研究。可见,有关物流业碳排放测量、低碳发展对策的研究亟需完善和深化。
2 我国物流业碳排放现状分析
2.1 碳排放系数的确定
目前我国关于碳排放测算的方法有很多,有直接能源消耗的排放系数法、间接的投入产出法、完全能源消耗的生命周期法以及实测法,本文采用国际上使用广泛且最被认可的IPCC排放系数法。其测算原理就是将能源的消耗量与碳排放系数相乘得到相应的CO2排放量,各种能源的CO2排放系数见表1。
表1 各种能源的CO2排放系数
电力消费产生的CO2属于二次能源。电力本身的碳排放量很小,但发电厂消耗的煤炭不可忽略,所以需要将消耗的电力总量转化为标准煤数量,并与煤炭的排放系数相乘,得到电力碳排放量。电力CO2排放系数取自华中地区的平均系数,为0.801kgCO2/kW·h。
(1)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目前物流业仍在发展阶段,并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些关于降低碳排放的政策对物流中高耗能的行为进行约束,如优化高耗能设施设备、进行污染治理等会使物流成本增加,而有些企业并没有考虑到长远的发展,只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从而使得政策执行不够彻底。这时候就需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对此作出处理,以保证制度的执行力度。另外,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也能使物流业整个流程更加合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2.2 我国物流业碳排放总量
由上分析可知,我国物流业碳排放量逐年增加,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节能和减排。我们发现,物流的经济水平和能源强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节能减排需要从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入手,从物流的始端、中端和末端三个方面控制物流业的碳排放。
图1 2000-2016年我国物流业碳排放总量趋势图
表2 2000-2016年我国物流业碳排放总量(万t)
我国物流业各种能源的碳排放量均呈上升的趋势,总体排放量稳步增加。由于交通运输业是主要的能源消耗产业,汽油和柴油的增幅比较明显,2000-2016年汽油产生的排放量从5 973 万t 增长到23 720 万 t,柴油产生的碳排放从 11475 万 t 增加到49 930 万t,增长3-4 倍。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的排放量在减少,2003年以后煤炭的碳排放量减速加快,煤炭在物流业中的使用量在减少,说明国家为防治污染控制煤炭的使用达到了显著的效果。同时新型能源的排放量在增加,我国整体经济结构在转型,天然气和电力的用量在不断增加。近年来,随着我国技术发展,加上政策对物流业的大力支持,电力作为我国的新能源,它的消耗量增速不断加快。2000年电力的碳排放量为277万t,2016年消耗量为1233万t,年增长率为10%以上。
3.1.2 市场方面积极探索碳权交易。市场是只“看不见的手”,在物流业碳排放中可帮助协调资源利用。碳排放权是指在能源消费的过程中可排放的碳排放量,碳权交易市场是为了达到减排的要求而进行排放权交易的市场。企业将多余的碳排放量权益出售则可获得利益,将大大推动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的措施。
3 低碳发展对策
根据相关公式以及数据,分别计算出我国物流业各能源产生的碳排放量以及每年碳排放总量(见表2),并由此得到碳排放总量趋势图(如图1所示)。
根据原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将不合理处方分为不规范处方、 用药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3种[5]。
3.1 始端控制-减少碳排放量
3.1.3 企业方面优化能源结构。我国在物流业中使用最多的能源是石油、煤炭等等,这些都是高碳排放的能源且利用率低,因此优化物流业的能源结构可大大降低我国碳排放量。我国应该加大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新型能源占总能源的比重,减少煤炭以及石油等能源的使用并改进能源技术来降低碳排放量。新能源产业中,风能、电能以及太阳能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国家还可发展新型燃料电池,这些能源既不污染环境且用之不竭,大量投入使用可大大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环境压力。另外,国家应加大开发新能源、物流设施设备、低碳低排体系的力度,推动低碳化物流的发展。在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上,可以开发新能源交通工具如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开发环保低碳物流设施设备如电动叉车代替内燃叉车等。鼓励企业更新高碳排放的耗能运输方式以及老旧的车辆,替换成新型动力绿色环保车辆。
研究会计信息有效性方法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于任何时间点都会受到许多市场因素的影响。美国学者法玛教授提出的研究会计信息与资本本市场关系的有效市场假设理论,具体阐述了资本市场与会计信息之间的关系,以及解释了相关信息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并认为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按其有效市场的定义,如果证券价格充分反映了可获得的信息,那么市场是有效的,并将资本市场划分为弱有效性,半强式有效性以及强有效性。通常在有效市场假设理论下,假设市场效率为半强式有效性,那么也就证明了证券价格一般并不能完全反应可获得的信息,那么信息的质量的增加将有利于增强半强势有效市场假说,市场效率也将大大提高。
(2)加大财税投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上升,碳排放量也随之增加,降低碳排放的方式有:优化消费结构,减少高碳排放能源如石油、煤炭的使用,更新物流高碳设施设备,优化运输方式等等。这些减排措施都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投入,所以需要政府的支持。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的同时,可以增加对物流企业的税收优惠及财政补贴力度,加大研发清洁能源如天然气、电力以及低碳环保技术的支出,以降低物流企业的碳排放量,实现低碳物流。
(3)建立碳排放标准,开征碳税。政府需要设立低碳物流以及碳排放的标准,低碳物流可以通过碳排放量、车辆技术标准、包装、运输方式等标准来衡量,碳排放的标准设为可排放最低值,以此来约束企业的碳排放行为。对超过标准的碳排放量给予经济赔偿,对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企业给予奖励。另外,对高碳排放的企业征收“碳税”、车辆排污费,对不同的企业设定不同的标准,从而达到在经济的约束下,企业能够实行低碳化发展,应用先进的物流设备,降低排放,实现绿色物流。
④出台完善的管理办法及配套的实施细则。在制度实施的过程中,节水措施方案应当包括的基本内容、建设项目竣工节水措施的验收条件、需要提交的材料、节约用水管理部门对节水措施的验收标准以及违反规定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等给出明确具体的说明,使节水“三同时”管理更规范,可操作性更强,推动节水“三同时”的发展,推动节水工作的进程。另外,出台节水设施的设计标准等能够增强可操作性的措施是推动节水“三同时”落实的有力手段。
由上可知,我国逐渐摆脱对石油、煤炭的依赖,增加对天然气、电力等新能源的使用,大大减少了我国物流业的碳排放量,为节能减排贡献了一份力量。但是新型能源的使用量还是远远小于高碳排放的石油、煤炭等能源,占领市场份额较少。所以我国物流业应该继续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升运输过程中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降低碳排放量,使我国物流业的能源消耗合理化。
为发展低碳物流,政府需要逐渐完善碳权交易体系,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设立专门管理的交易部门,鼓励物流企业积极自愿参与碳排放交易。同时完善市场的设施配套,推动交易市场的良好运行。建议政府建立碳权交易的信用登记制度,对拥有良好信用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推动企业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对于信用不佳的企业,将其未达标的碳排放指标转化为绿环形式,为绿色环保贡献一份力量。在碳排放统计方面建立监测系统,实时了解碳排放控制进程,推动物流企业积极进行改造。另外,碳权交易以及碳排放政策等要在物流企业中得到有效的施行,需要政府积极作为,推动企业等相关方学习碳权交易制度、如何优化设施减排等。
3.1.1 政府方面建立长效的低碳政策机制。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近年来我国发布了大量关于物流业的政策条文和相关制度,以推动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建立低碳政策机制减少物流业碳排放。针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3.2 中端控制-提高物流效率
3.2.2 加强信息化建设。低碳信息化的重点在于对资源的高度整合和降低服务器的数量以达到节能的效果,电能与制冷系统的能源消耗可降低碳排放。发展低碳物流需要完备的信息系统,运用先进的信息系统对物流活动进行辅助,达到降低物流成本以及提升物流服务水平的效果。目前我国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备,需要大力推进物流技术的研发,同时政府应建立共享的物流信息平台,实时分享物流信息,为低碳物流的发展提供保障。政府还应鼓励企业将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来应用到物流活动中,提高企业低碳化水平。物联网技术将物品与网络结合起来,它的运用可以加强企业对电网的科学配置,减少传输过程中电能的损耗,更加节能。智能运输系统可提升企业运输效率,减少车辆的空载率以及优化装载量,减少油耗。强大的云计算帮助企业降低计算机软硬件的成本,提升企业信息处理能力,更经济有效地利用自有资源。企业引入先进物流技术,从短期看投入高,但是长远来看可降低企业的碳排放,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
运输方式的选择上,公路运输方面减少零担运输,降低车辆的空载率,协调整车运输;水路运输方面增加船只的使用,降低速度减少成本;在航运方面可以共享资源减少排放,短途运输可多使用铁路运输代替。运输方式可选择海陆铁多式联运,结合各个方式的优点互补进行共同配送,比单一运输方式能更有效的提升效率且节约能源。还可以加强各个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让企业的运输系统不再各自为营而是统一安排,极大限度避免了空载、对流以及运力不当等浪费的现象。运输设备上,加快GPS 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实施电子化运输,减少碳排放。仓储方面,企业可对仓储进行合理的选址,不要过于密集或者松散,以此来减少碳排放量。仓库内部的空间布局尽可能的优化,使其利用率最大。另外,引入先进的设施设备如EDI 等信息技术可以加快货物周转效率。在货物包装上,减少浪费,使用环保包装袋;包装可使用可分解的材料,避免产生污染;其次是在满足商品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简易包装,减少浪费;最后包装袋可以循环使用。综上,优化运输系统可减少大量的碳排放,推动物流业的节能减排迈出一大步。
3.2.1 优化运输系统。我国物流业采用的运输方式主要是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民航运输以及水路运输等等,其中公路和铁路是主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量大,适合长远距离的运输;公路运输量较小,但是足够灵活,可实现最后一公里“门对门”的运输,适合短途多批量运输;水路运输量大,但是运输时间长,效率较低;航空运输速度快,但是成本高。综上来说,铁路运输的优势较大。优化运输系统可从配送路线、配送中心选址、车辆选择以及运输方式等方面进行,来达到减排的目的,提升物流效率。
3.2.3 合理布局低碳化物流园区。物流园区是有一定规模、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物流企业的集结地。物流园区包括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运输枢纽设施、运输组织及管理中心和物流信息中心,以及适应城市物流管理与运作需要的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园区的布局运营需要考虑到政府、市场以及网络等方面的作用,对物流企业的选择中设立较高的门槛,使得园区中碳排放量较高的企业更新规模或逐步淘汰。政府激励企业采用低碳化技术与设备,同时对企业碳排放设置监控机制,增收碳税。市场方面可针对高碳排放和低效率的企业增加市场交易成本。企业可以自行制定低碳化要求及准则,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以及考核制度来约束物流人员的物流活动,同时对配送车辆及其路径进行统一的管理规划,发展集装箱以及零担快运等运输方式,提升运输车辆的信息技术水平,控制物流活动中的碳排放。采用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式,如VMI、CPFR 等加强供应链上下游的联系,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减少碳排放。物流园区要从传统化升级到低碳化,应该实现碳的循环,首先对碳源进行控制,其次实现碳的吸收,最后管理整个园区的碳排放。物流园区利用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网络机制实现碳的监控与管理,将数据在平台上共享。物流园区的全面管理可实现物流园区向低碳化的转变。
3.3 末端控制-发展逆向物流
逆向物流是指产品、包装等沿着供应链的渠道反向而行到各个节点的过程,是对产品以及物资的高效利用过程的协调。逆向物流将物流与快递业两者逐步形成闭环运营模式,其经济与社会价值正在显现,且对物流业低碳化运行有很重要的作用。
逆向物流的主要任务是减少资源的浪费以及实现低碳排放,它关乎整个供应链节点。所以在物流的上下游之间需要建立共享信息平台,让末端物流中顾客的真实反映反馈到前端,企业和顾客能进行快速有效的沟通,以消除顾客的不满情绪,减少逆向物流的发生,同时减少碳排放。末端物流中,快递件的包装如纸盒、胶带等造成大量的浪费。目前回收物流中,对废旧品处理一般采用掩埋或者焚烧的方式,这种方式对环境反而造成极大的破坏,而且达不到回收资源的作用。对废旧品处理技术进行研究,不仅节约了资源,还能保护环境,实现低碳化。物流企业可以在原材料的使用、快递件包装的处理、产品寿命的延伸等方面加以改变,对纸盒等物品进行统一的回收和资源重新配置,使得废旧品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整个物流业联合起来建成回收网络,使得各种资源能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减低物流业的碳排放量。企业开展逆向物流,也可节约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孙叔宝:过去的一年对农药行业而言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全球农化行业格局重塑,农药管理体制变轨及新条例的颁布实施,安全环保压力空前增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农药行业正经历着深刻而巨大的变化。
路径的经济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各因素并非一成不变,如运价会随着燃料价格、政策等的变化而变化;受内部或外界的影响,货主集装箱运输需求也会波动.本文选取集装箱运输需求量和运价对路径经济性的影响进行分析.
4 小结
我国物流业处于发展阶段,能源的消耗与日俱增,目前尚未建成现代的信息系统及运输体系。因此,节能减排是一个艰难且漫长的过程。本文运用IPCC 法对我国物流业2000-2016年的碳排放进行了测算,在我国物流业低碳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始端、中端和末端三方面提出物流业低碳发展对策,以期给政府与企业等有关部门提供借鉴。在始端,政府方面应建立长效的低碳物流体制,市场方面积极探索碳权交易市场,企业方面优化能源结构;在中端,应优化物流运输系统,加强信息化建设,采用VMI、CPFR 等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式,对低碳物流园区合理布局;在终端,重视发展逆向物流,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物流业的低碳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低碳发展的号召,不断创新,使物流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李创,昝东亮.我国物流运输业碳排放测量及分解模型实证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31(10):1197-1199,1213.
[2]王杰.中国高耗能行业碳排放脱钩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2019,(4):129-136.
[3]Ma X,Wang C,Dong B,et al.Carbon emissions from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 Its measurement and driving factors[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9,648:1411-1420.
[4]田成诗,张诗雅.中国行业供应链碳足迹的来源分解分析—基于投入产出的生命周期评价模型[J].环境经济研究,2019,4(2):58-75.
[5]Huang L,Kelly S,Lv K,et al.A systematic review of empirical methods for modelling sectoral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9,215:1382-1401.
[6]David M,Nimubona A D,Sinclair-Desgagné B.Emission taxes and the market for abatement goods and services[J].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2011,33(1):179-191.
[7]厉以宁,朱善利,罗来军,等.低碳发展作为宏观经济目标的理论探讨—基于中国情形[J].管理世界,2017,(6):1-8.
[8]贾立江,范德成,武艳君.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2):87-92.
[9]李华,马进.环境规制对碳排放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扩展STIRPAT模型[J].工业技术经济,2018,37(10):143-149.
[10]田建国,王玉海.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和碳排放空间溢出效应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28(10):36-44.
[11]胥爱霞.基于LMDI方法的广东省物流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8,48(23):272-277.
[12]Van Fan Y,Perry S,Klemes J J,et al.A review on air emissions assessment:Transportation[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8,194:673-684.
[13]马金玲,刘永红,李丽,等.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城市客运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8,40(10):1188-1192,1202.
[14]杨一平,陈丽娜,周妍,等.基于SEM的企业低碳发展的信息化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6,35(1):1-10.
[15]李宗活,刘枚莲.基于ISM 和ANP 的物流企业低碳发展影响要素分析[J].系统科学学报,2017,25(4):105-109.
Analysis on Status Quo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ow Carbon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in China
Quan Chunguang1,Cheng Xiaojuan2,Dai Enyong1,Lou Shuizhi1
(1.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Changsha University,Changsha 410022;2.School of Accounting,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Business,Changsha 410205,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using the IPCC emission coefficient,we measured the total carbon emissions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16,calculated the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analyzed the pattern and trend of its change,and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low carbon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from the beginning,midpoint and terminal end of the logistics process.More specifically, at the beginning e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establish a long-effect low-carbon logistics system; the market should actively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the carbon permit trading market;and the enterprises should optimize their energy structure.At the midpoint, the enterprises should optimize their own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strengthen their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adopt such modern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methods as VMI and CPFR,etc.,and reasonably arrange the layout of the lowcarbon logistics parks.At the terminal end, more efforts should be spe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verse logistics industry so that more resources can be subject to reuse.
Keywords: logistics industry;low carbon logistics;IPCC emission coefficient
[中图分类号] F259.2;X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152X(2019)11-0001-06
doi: 10.3969/j.issn.1005-152X.2019.11.001
[收稿日期] 2019-08-12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项目(14A017,16B144);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2011]12,17YBA241,15YBB003);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XSP19YBC065,XSP18YBZ008);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kc1809038);湖南省自科基金项目(2017JJ228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8YJA790026);2018年湖南省社科联智库课题(ZK2018003)
[作者简介] 全春光,男,湖南衡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标签:物流业论文; 低碳物流论文; 排放系数IPCC法论文; 长沙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论文; 湖南工商大学会计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