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基础教育对创新教育的制约因素分析_创新教育论文

传统基础教育对创新教育的制约因素分析_创新教育论文

传统基础教育对创新教育制约因素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础教育论文,制约因素论文,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

21世纪是个迫切需要创造力的世纪。1995年《亚洲华尔街日报》有篇文章说,“现在唯一能使一个国家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的几个有利条件是独创性、发明创造能力、想象力和真正的创业精神。”

1998年2月14日江总书记在北京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总书记的讲话,更是为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主体性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指明了方向。

创新已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教育意识,实施创新教育,提高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已成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意志。

2 传统基础教育主体呈现两强两弱现象

反思传统基础教育,主体呈现两强两弱现象。基础知识比较强、考试能力比较强;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比较弱,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比较弱。我们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即使是小学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到了美国,也会成为班里成绩的佼佼者;中国学生频频在世界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数量之多足以使国人自豪。可是,我们的教育从来没有完整地培养出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原创型知识人才短缺,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遗憾。

据“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的社会调查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日渐消弱,而思维定势和对权威的服从都日益增强,学生唯一得以发展的能力是应试能力,除此之外的能力很少。这样的学生,治学过于呆板,师云亦云,不敢越雷池一步,尊崇权威,从众心理强,信息易饱和,没有创新能力。

3 实施创新教育面临的障碍分析

创新、创造,就要发展智力,活跃思维。对此我们早有共识,也一直在议在改,可若干年后的今天却仍未从根本上取得进展,实施创新教育面临的障碍和困难到底在哪?

a.传统教育观念的障碍——重知识,轻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基础教育在培养人才的模式上,把传授知识作为重点,而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功能。知识当然是能力、智力、思维的基础,是人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应试教育也正是以考核学生知识掌握这一标尺去衡量学生,作为人才的标准或目标;并以此作为教师教得好坏的唯一准绳。于是乎,灌注式、“填鸭”式教育盛行一时。传统教育基本模式不外乎就是老师教,学生记。而教改的实质没有改变,不外乎多开课、多讲知识,或者是多搞些活动,核心仍然是传授知识。

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是否是因果关系,水到渠成呢?

《素质教育在美国》的作者黄全愈就提出了一个观点:“创造力是教出来的。”劳厄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的东西。”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到美国访问,在谈论对美国教育的看法时,他很直率地对美国人说:“你们的小学教育中,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差。”美国人问道:“先生,您这话什么意思?请允许我们叫一个学生,你来考一考如何?”于是美方找来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顾教授当场提了一个问题:“你知道什么是珠算吗?”学生回答:“我不知道。”说完后,小学生马上坐在计算机前检索,计算机屏幕上很快出现了:什么是珠算,珠算的历史,珠算的运用等问题的说明。

这件事引起了顾教授的思考,其实也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中国孩子懂得珠算的知识,甚至能背诵出一连串的珠算口诀;美国孩子虽不懂什么是珠算,但当你提出一个问题,他可以自己获得信息,找到答案。

如果教学旨在发展智力思维,考试旨在检测素质,考核创新意识、创造能力,让学生带着书或公式定理进考场又有何不可呢。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素养和能力已成为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b.实用功利主义障碍——重结论,轻过程。

我们认为数学既是创造的,又是发现的。事实上大到一门学科,小到一个符号,总是有其一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所以我们的数学教育应当努力还原,再现这一发现过程,从数学家的废纸篓里,寻找数学知识的源泉。而这正是传统基础教育的一大薄弱之处。一个外国教授说:“中国学生的一个特点是不发问,这是中国教育应该改变的一个重点。”的确,我们的传统基础教育模式,不外乎就是教师讲结论,学生记结论,师生忙于归纳推理,模仿应用。实用功利主义思想严重,造成了灌注式、“填鸭”式教育随处可见。教师讲得天衣无缝,学生学得“没有问题”。这种教育也可以出人才,但是效率太低,人才质量不高,特别是难以出原创型人才。

其实,科学的发现,并不仅仅是靠推理创造出来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开拓思维,突破传统概念框架,运用联想和想象触发灵感,来解决这些问题。“21世纪课程”也指出:教师应该做的是“……帮助学生去创新和大胆假设。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递给学生,而是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索知识的过程。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指令,而是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观点直接与客观世界进行对话,在教师指导下共享认识现实的课程发展活动。于是,课程的内容不再作为绝对客观的稳定不变的知识体系,课程目标也不再是完全预定的,课程成为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发生、发现、发展的完整过程的探索,让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得到认识上的提高。只有这样,才真正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的实践、感悟、体验、内化过程,才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是实施创新教育和培养创新能力的突破口,是民族发展不竭的内蕴力。

c.传统知识结构的障碍——重系统、轻综合。

许多事实证明,中国学生创造力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知识结构不合理。我们对学科知识比较强调它的独立性、系统性,而忽视了它的综合性。分科过早过细和分科的不合理,一度重理轻文,文理分科等,导致学生物的不懂物理,搞研究的不会写论文……。而事物之间并非总是彼此分离、非此即彼,而是互相渗透转化的。概念是变动的、灵活的、不确定的,所以科学研究活动可以说是对概念运动、联系转化的研究活动。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影响了人的思维结构和方式,阻碍了创新能力发展的通道。“通才”是现代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21世纪课程”指出:“在新的知识的影响下,课程观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课程是一种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的载体。课程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得以充实和完善,最后才形成一体化的内容。”“课程的组织不囿于学科界限,而向跨学科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从强调积累知识走向发现和创造知识。”

我国教育专家也普遍认为,以往的分科教学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系统性,难以适应现代科技发展中学科之间的朴素交叉与融合,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我国已经颁布实施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规定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构造开放的、充满生机的课程体系。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信息技术也从原来的“配角”成为“主角”。

可以预见,新一轮课程体系的改革将会弥补知识结构的缺陷。大批创新型人才将在中华民族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

标签:;  ;  ;  ;  

传统基础教育对创新教育的制约因素分析_创新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