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业在我国由于建设规模的扩张和发展速度较快,能源消耗增加,所以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中必须首先想到。绿色设计的概念在体系结构设计中,可以提高建筑节能减排,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使得建筑行业能快速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生态建筑作为一个新兴事物,今后的研究与探索之路将会是很艰辛的,随着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迈进,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之一。本文探讨了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原理;设计方法
近几十年来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正是提醒着人们这一点。生态建筑是人们找到的一个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出路,在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既要兼顾到人对建筑物的要求又要兼顾到自然环境对于建筑物的要求。生态建筑设计师需要利用优良的建筑结构和先进成熟的节能环保技术,综合多方面因素的考虑,统筹兼顾,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
1 生态建筑的设计原理
1.1 生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对于自然的破坏率较大。工程完工之后,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发生对大自然环境的污染,这样会导致人们生活的环境更为恶劣。因此,我们提出,必须在重视生态建筑的过程中,严格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与影响,这不仅是为了降低建筑物的能耗,也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例如:充分的运用阳光,就能减少使用照明设备;多加运用水池和喷水系统,以这种方式促使减少使用制冷设备,在建筑设计的时候应该适当的留下建筑与设备通风口,促使室内室外的空气能相互循环。
1.2 生态设计过程中降低能源的消耗
在人类现代化发展的生活中,生态建筑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主要设计重点之一就是节能环节。生态建筑的主要要求是在设计完成后首先能够保证各项功能都能正常发挥,以此为前提下,严格控制能源的浪费与使用,保证能源的使用得到有效提高。在生态建筑设计的时候,防止过多介入无效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后的建筑物并不强调外观的过度装饰和无用的构筑物。充分的运用自然环境中的天然能源,例如,生物能、太阳能等相关能利用的能源。以这种方式减少应用矿物质能源,减少与避免建筑物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1.3 生态建筑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环境
生态建筑的另外一项重点就是在人们使用过程中保证人们的健康和舒适度,充分体现出生态建筑对人的关怀,促进人与自然坏境的亲密接触。①必须完善生态建筑的各项功能,以此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②严格按照人们的要求,做好生态建筑的采光、通风等相关方面的设计,其中,也要严格的控制好建筑内部的温度与湿度,在按照生态建筑设计的大前提之下,为广大人们提供舒适、健康、高质量的居住环境与工作环境。
1.4 生态建筑的过程必须运用新技术与新材料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发展速度越快,就越注重建筑工程的环保与节能工作。在相关的节能环保的理念带动下,和环保、节能息息相关的新材料与新技术也相继出现,由于,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出现,对我国的生态建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生态建筑的过程需要格外重视使用新技术与新材料,以此使生态建筑的能源消耗有效降低,保证环境污染数量的减少。
2 生态建筑设计的方法
2.1合理利用材料
回收旧建筑材料,尽可能减少能源和材料浪费和污染物的直接排放,这是最重要的绿色建筑系统的内部机制。建筑的拆迁过程中的废旧建筑材料,如木地板、木、铁、钢、砌筑,绝缘材料,等等,通过处理和转换使用到新的建筑工程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的情况下,使用新建筑木材以及相应的设备使得建筑材料的使用得到合理化、科学化。可再生材料的使用,不仅减少建设投资,还可以减少人类生态问题引起的过度开采自然资源,节约成本,减少了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还给人们一个绿色环境。
2.2 科学的布局
建筑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布局,生态建筑室内布局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太阳能,节省能源。建筑围护结构应采取有效的保温结构,建筑房间安排,合理布局,满足使用舒适性和节能。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尽可能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的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平衡。
2.3合理利用建筑空间
由于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要考虑到土地资源的利用问题。首先要明确建筑物的用途、需求,在确保建筑物的使用符合需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并且合理布局。其中包括对整体建筑的布局和对子建筑的布局,使土地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的功能变更情况,由于建筑物使用期限较长,因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功能变更的概率较大。建筑功能的变更可使建筑的利用达到良性循环状态。因此,设计工作人员要注意建筑空间的灵活多变性,避免建筑物推倒重建,使建筑物能够在使用生命周期中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2.4 室内设计生态化
基于生态建筑观理念下的室内设计,需充分考虑资源、能源消耗等方面的问题,主要从节约能源、资源、实用性强等方面进行设计,以免出现设计弊端。同时缩减对装饰材料应用量,计划好装饰成本。在整个室内设计中,设计人员需多加考虑材料使用之后是否能循环利用,例如,在设计家具时,为延长其使用期限,所选择的材料主要以健康、无污染、绿色等材料为主,如木材、石材、丝绵等纯天然的室内装饰材料,所选用的材料和经过化学方法合成后使用的材料相比,有环保、无毒且能够调节室内环境等优势。在室内通风、采光、噪音处理等方面,可选择自然资源,充分应用自然采光,使室内空间得到相应的拓宽。在设计通风方面时,充分考虑建筑物所在地附近的环境,如应用太阳能,便于设计洗浴等。同时充分应用绿色设计技术,例如,有效应用植物废气吸收的特性,将室内空气当中的二氧化碳、甲醛等气体清除,以便为住户提供一个舒适、良好的空气环境。而且将植物放置在室内,还能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由此能够引申到整个室内的绿化设施、阳台、庭院等空间设计中。
2.5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建筑设计主要协调好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要保护自然,合理的利用土地。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对污染排放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建筑室外使用透水铺装,以保证地下水资源平衡。多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利用的材料,减少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和短缺资源,多利用当地的建筑原材料。
2.6清洁能源的使用
生态建筑是需要依赖当前比较先进的能源技术的,这样会大大缩减对有限的资源的利用,这也有效的减少了对能源的损耗,对于周围的环境来说也是很好的一项措施,生态建筑最大的优点就是它对于环境的破坏性很小,还有它的可持续性,这些均需要对清洁能源的有效利用来实现,在生态建筑的过程中,用到的能源有:生物能、太阳能、地热能等一系列比较清洁的能源。就现在来讲,太阳能是最丰富和最容易利用的能源,而且用之不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太阳能技术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有效的利用。地热能也是一种非常绿色和持续的能源,生物能在现在也运用的非常广泛,运用植物进行环境的调节,而且在植物的发育过程中产生的可利用的物质,包括落叶都是很好的原料,对这些原料开发利用也实现了清洁能源的充分利用。他们的使用前景都很乐观。
总之,生态建筑的设计与施工必须建立在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前提下。设计人员应该在确定建筑地点以后,针对施工地点的实际状况因地制宜的开展设计工作,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以及使用寿命的前提下,满足建筑绿色化、节能化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甄辉,陈辉. 生态建筑设计的研究[J]. 住宅与房地产. 2016(12)
[2] 强全. 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探讨[J]. 江西建材. 2016(16)
[3]李晓沛. 生态建筑设计思考[J]. 现代装饰(理论). 2015(03)
[4] 刘青. 生态建筑设计的生态化趋势研究[J]. 科技风. 2015(08)
论文作者:1刘康,2杜星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建筑论文; 生态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物论文; 环境论文; 能源论文; 过程中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