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给水管网是供水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水管网的安装好与坏,是否安全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给水管网漏水的原因,结合自己查询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和解决。
关键词:给水管网;漏水;方案
一、概述
水是生命之源。供水管网的漏水问题不仅会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给供水企业及广大用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而且长此以往会造成供水不足而影响广大用户的正常用水。因此,加强对市政管网漏水原因分析及采取强有力的控制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漏水原因的分析
造成给水管网漏水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不合理的设计造成漏水、管理不善造成的漏水、施工技术达不到要求造成的漏水、维护不到位造成的漏水、不可抗力造成的漏水等等。
1、设计
给水管网的设计往往缺乏全面严谨细致的统筹规划,没有全面综合考虑管顶怎么覆土,使其减少压力,往往没有考虑有重车驶过时,覆土不深,使其对管道造成的破坏,还有长期负荷超载管网在重力作用下对管道的损伤。给给水管网加环时,仅凭主观愿望和想象,不考虑水锤等因素,这些设计没有全面严谨和统筹规划综合设计给水管网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质量隐患。
2、管理与维护
室外管网的管理人员关阀门导致管网中的水不循环,使其成为死水,突然地开启阀门使其水压过大,形成水锤对官网形成冲击力,对官网破坏。未按计量要求修校用户水表、管网损坏抢修不及时、日常官网巡查不到位、偷漏水时常发生等问题的存在,也加大管网漏失率。
3、施工
管道供水的安全与否跟施工方有着直接重大的关系。在给水管网施工过程中缺乏责任心和不按图纸规范施工,违反文件精神、违反操作规程。施工不慎导致管道损坏。在场地开挖、平整、道路修筑,碾压等过程中,施工单位对地下管道详细位置不了解,导致碰伤、压坏、挖断管道。管道基础不好:由于管沟沟底土质软硬不一,导致管道 均匀沉陷损坏接头。接口质量差:石棉水泥接口的石棉含量太高或捻打不实,球墨铸铁管接口在放橡皮垫圈时没有将接口清扫干净,导致垫圈偏心和扭曲,塑料管接头处扭曲变形或胶涂抹不均匀等。焊按质量不过关:管道焊缝有夹渣、气孔或焊缝不均匀等严重焊接缺陷。法兰连接不合规则:如果用老化的橡胶垫圈或没有按法兰盘孔数及紧固方式上螺栓,导致受力不均等:管道防腐不好。没按管道防腐层的标准和要求做,或管壁镀锌层破坏处没做处理。阀门质量问题:由于阀门盘根不严,导致阀杆处常少量漏水。消防栓漏水:部分消防栓产品质量差、年久失修以及人为破坏等原因,造成关闭不严。水压提高:由于消防泵运行使管网水压提高,导致部分阀门、管道爆裂或轻微损伤。管道埋深不够:在交通频繁或经常有重型车通过区域,若管道埋深小于l m,而又没有钢套管或混凝土保护,则管道被压坏的几率很大。管材质量不过硬,在管材选用上,质量把关要求不严格,用些地方管网刚投入使用不久,就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到处出现漏水,究其原因都是管材质量太差导致的。
综上所述,大部分泄漏发生在管道接口处,占总泄漏点的78%以上,占DN200以下管道总泄漏量的80%以上,占埋深小于1米管道总泄漏量的80%以上。在管材方面,水泥管、钢管和旧铸铁管的泄漏占主要部分。综合分析表明,泄漏原因是多方面的,同一泄漏点可能由多个原因引起。但总体而言,内部原因主要包括材料原因、设计施工技术原因和内部管理原因。外部原因主要包括埋藏危险和其他工程事故。
三、控制给水管网漏水的措施
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做的工作关系到方方面面。
1、管材的选用
对于新敷设的给水管道工程和维修工程,必须严格按国家规定执行,从设计选材、接口形式都要精心研究,探索采用新型材料。从目前来看,球墨铸铁管是广泛推广的优质管材,从其材质的特性上看,有强度高、延伸率大、抗腐蚀、抗老化等优点,使用寿命可达50年以上,其接口采用柔性橡胶圈接口,安装方便,应力释放能力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节约金属消耗,国家建设部等有关部门早已提出推广使用新型管材,如PVC、PPR、PE等管材,该类型管材具有重量轻、运输、安装方便、造价低、耐压强度、流体阻力小、耐腐蚀性强,不影响水质,受到广大用户喜爱。
2、加强供水管网技术档案管理
缺乏详细的管网数据或数据不归档管理是导致泄漏检测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供水管网技术资料,包括管道施工图、竣工图、管径、管材、位置、敷设年限、用水等。对压力、阀门螺栓、泄漏点维护记录、管网改造成果等进行归档管理。有效利用供水管网技术档案。
3、加强管网巡视队伍的建设
组织巡视人员,对管线进行检查,有利于保护管网安全,降低管道损坏次数和隐患。城市道路拓宽、新建、开发拆迁等原因,造成管道损坏屡见不鲜。对巡视人员,通过管网资料,即时通知施工方,减少盲目施工。对其它管线施工方,构成对给水管网损坏隐患和维护不便等情况应即时给予制止,通知对方整改。对违章用水、私自接水的严格执法,打击盗水行为。
4、按规范要求施工。
(1)管道基础底部一定要平整,不得凹凸不平,含有石块等物,管身及承口都要切实着地;砌筑阀门井时在管顶部要有一定的空隙,避免井壁沉降时压坏管道,支镦须紧靠原状土,若有空隙要用相同材料填实,避免产生移位。
(2)管材在运输及堆放时注意不要损坏承插口,铺管前要严格检查管材外观质量。
(3)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及设计规范施工,不要随意变更设计。
(4)防止与其他管道交叉时损坏给水管道,管道相互交叉式管距不得小于0.5M,穿过污水管时应加防护套管,以免损坏给水管道,影响水质。
(5)针对铁路特殊情况,部分给水管路在线路附近或是横穿线路,为确保线路安全应增设套管或控制阀门等,确保一旦漏水能将影响面控制到最小。
(6)回填土必须夯实,沟槽需填沙,沙包角度要达到135度以上。管道工程竣工后必须进行试压,压力为其工作压的1.5-2.0倍,在野外应设标示桩。
结束语
降低给水管网漏水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供水的诸多环节,如水厂与管网压力之间的关系,出厂计量、水表误差、统计、管材、施工等因素。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实施有效的防治对策,是供水企业应始终做好的长远任务。首先是要搞好基础性对策,建立管网信息系统,完善管网资料,切实掌握本地区用水变化规律,保持管网水压的动态平衡,防止水压过高或不稳定造成爆管漏水;其次是要做好预防对策,科学合理的提高设计标准,严格施工质量,采用优质管材和配件,并持续实行管网更新改造;第三是做好漏失统计及考核工作,要确实把治漏工作贯彻到日常生产工作当中,做到督查、巡线与检漏相结合,抄表、查表与管网管理相结合,管道抢修与附属设施管理相结合,定期检漏普查与日常查漏相结合,全面提高供水管网的综合利用率。随着旧管网改造,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管网漏水控制一定会开创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268―9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8.
[3]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3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黄振贤.城市供水管网漏水原因及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7): 170.
[5]柯海龙.市政供水管网漏水原因及其控制手段的探讨[J].广东建材,2014,(10): 41-43.
[6]苏红永.试析市政供水管网漏水原因及控制措施[J].广东科技,2013,(20): 136+107.
[7]周健明.市政供水管网漏水原因及控制措施[J].广东建材,2009,(07):72-74.
论文作者:王康,张乐,姜皓,袁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0
标签:管网论文; 管道论文; 管材论文; 原因论文; 阀门论文; 水压论文; 用水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