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荣 王海静
(解放军第208医院 130062)
【摘要】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银屑病的发病过程以及疾病的演变和治疗中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在本科室住院治疗银屑病患者76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成2组。一组采取一般的护理方式;二组采取与心理相关的护理干预方式,并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护理干预的二组各项得分明显低于一组,与情绪有关的心理护理对银屑病的心理健康和疾病恢复起着积极正向的作用。讨论:银屑病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抚慰和疏导,有利于患者的疾病恢复,缩短病程,减少复发。
【关键词】 银屑病;心理健康;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3-0282-02
1.临床资料
本组76例,男45例,女31例,年龄20岁~63岁,平均37.5岁,其中寻常型银屑病48例,红皮型银屑病22例,脓疱型银屑病2例,关节型银屑病4例。所有的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2.常见的心理问题
2.1抑郁
常表现为情绪压抑,不愿与人说话,害怕被注视。多见年轻女性,他们均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明显的自卑,不愿与人有正面接触,习惯把自已隐藏在别人看不见的小角落。长此以往,患者心理上的压力为其工作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同时也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
2.2焦虑
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敏感、焦躁,言语行为之间流露出烦躁情绪。多见于病情反复的患者。由于病情反复久治不愈,让患者失去对治疗的信心,长期的病痛折磨让患者丧失对生活的热情,同时过度在意他人的眼光也使其变得敏感,与人交往方式发生改变。
2.3恐怖
常表现为情绪紧张、恐怖。多见于初次发病的患者。由于对疾病缺少认知,使其产生不正确的猜疑与担忧,害怕无法治愈,害怕传染他人,害怕影响正常生活。
3.研究方法
通过对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在本科室住院治疗银屑病患者进行抽样,最后选取76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成2组,运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
3.1第一组采取一般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如皮肤清洁,饮食指导等;
3.2第二组进行与心理相关的护理干预,护士要主动向患者介绍环境、主管医师和床位护士,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紧张感,必要时可同患者拉拉家常,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针对不同时期患者不同的心理问题及变化,给予不同的个性化的心理护理。
3.2.1做好患者入院宣教工作患者入院后要热情接待,语言亲切,态度和蔼,主动和患者谈心,帮助患者熟悉医院环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由于患者缺乏对银屑病的正确认识,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精神紧张和焦虑,有的首发患者对患银屑病感到恐惧,而复发的患者则担心不能治愈而悲观失望。因此应对患者正确引导,科学的认识银屑病,明确地告诉患者:银屑病虽不能彻底根治,但通过正规的系统治疗是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有些患者甚至终身不再复发。总之,对银屑病患者应以心理疏导为主,要经常深入病房,与患者沟通交流,倾听患者的诉述,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使患者对治疗树立信心。
3.2.2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银屑病患者一般住院时间都比较长,主要有以下心理特点:患者往往表现抑郁、悲观。由于病情重,且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自觉治疗无望,对生活失去情趣和信心,常处于消极状态;多疑、多虑。经常为病痛折磨,尤其是女患者,疑虑重重,难以自拔;烦躁易怒。由于皮损痛痒,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和休息,患者心情烦躁易发怒。我们应理解患者的心情,及时观察分析,针对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特点及存在的心理问题,做相应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摒弃不良的心理情绪,指导患者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分散注意力,增添生活乐趣,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配合医护积极治疗。
3.2.3做好出院患者的心理指导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或已经得到临床治愈。虽已临床治愈,由于皮肤的外观改变,患者出院时仍会有或轻或重的焦虑情绪,诸如担心出院后复发,怕出院后家人、朋友、同事疏远而感到不安等等,因此同样应做好患者出院前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争取家人及亲属的关心与支持,给予科学的解释与鼓励,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消除紧张与不安情绪,让病人清楚地认识到良好的心理对疾病的治疗与转归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做好其他出院指导,如出院后如何坚持治疗,定期复诊,生活要有规律,加强体质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注意戒烟戒酒,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可过度劳累,避免感冒发烧等一切可以诱发银屑病的不良因素。
4.结果
对比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的程度分别在入院时及出院前一天进行对比判定,分值越高表明焦虑程度越严重,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二组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一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的改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评分结果对比见表1。
5.讨论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是皮肤科中典型的身心疾病之一,基本损害为银白色成层鳞屑的丘疹或斑丘疹,在治疗上具有反复性及难治性,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改变,心理社会因素在本病治疗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1]。据临床观察分析,银屑病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常出现忧郁、焦虑、消极、恐怖等心理,因此心理上的呵护与治疗在银屑病发病过程以及疾病的演变和治疗中至关重要,所以我们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针对不同心理状态有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抚慰与疏导。在笔者的研究中对第二组的38名患者进行相关护理干预,从入院时全面了解患者工作、生活状况,评估其心理状态,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护理人员从病情、日常生活、兴趣爱好、鼓励支持等方面给予正向引导,在日常的护理中更多的亲近患者,了解并理解其反应与想法,引导其正确看待疾病,增强信心,通过对患者疾病认知的重建,治愈信心的增强,积极乐观心态的塑造使其拥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用心态影响行动,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护理后的第二组各项得分明显低于第一组,因此,我们认为与情绪有关的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健康起着积极正向的作用。
传统中医学认为银屑病的发生与情绪因素关系密切,主要是气机的壅滞。《素问举痛论》云:“怒则气上,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七情抑制,郁久化火,火热之毒,扰于营血,外扑于肌表,毛窍闭塞不通,气滞血瘀,发为本病[2]。银屑病患者的心理变化十分复杂,在治疗过程中不能一味重视药物的作用,而忽视心理效应。我们应积极同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共同为患者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良好氛围,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和思想包袱,帮助患者克服焦虑,缓解抑郁,战胜恐怖,使自已保持良好的心里平衡状态,增强自信心,使其坦然面对生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患者在不同的环境以及疾病的不同阶段,其心理反应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应随时观察和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通过交谈等方式及时准确地把握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抚慰和疏导,同时加强银屑病知识的科普教育,使患者在疾病的全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对疾病的治疗和转归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阴丽娟.银屑病的心理护理[J].社区医学杂志,2007(5):47-48.
[2] 李红毅,卢传坚,褼国维.银屑病患者的中医健康管理之我见[J].中国中西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10(1):59
论文作者:王丽荣,王海静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9
标签:患者论文; 银屑病论文; 心理论文; 疾病论文; 情绪论文; 焦虑论文; 状态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