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干预护理论文_,高慧莹 戚敏(通讯作者)

北部战区总医院干部病房一科护士 110000

【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夜间低血糖症的形成原因、风险隐患以及预防、干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住院治疗的7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方式将7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糖尿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综合性临床预防、干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夜间低血糖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4%(38/39)明显高于对照组74.4%(29/39),二者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预防及干预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改善明显,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预防及干预护理

糖尿病属于慢性代谢类疾病,老年糖尿病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的全部糖尿病患者,其特点是发病率高,患者多为2型糖尿病,起病缓慢、症状不明显、尿糖阴性,并发症多。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夜间低血糖容易加重心率、机体的应激反应,可能会出现心律加快以后的心肌缺血,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形成心梗及脑梗的潜在风险[1]。为研究预防、干预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住院治疗的7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方式将7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糖尿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综合性临床预防、干预护理,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护理的满意度。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住院治疗的7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60至78岁,平均(69.8±6.5)岁;其中男患者42例,女患者36例;病程为5至9年,平均(6.8±0.5)年;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以随机方式将7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两组患者以上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性高。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糖尿病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性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其他护理等;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综合性临床预防、干预护理,包括预防护理、心理护理、巡视监测、血糖测定、健康教育等。

1.2.1预防护理

以平稳、安全控制血糖指标为原则,指导老年患者调整血糖控制方案,避免血糖指标大幅度波动,特别要规避夜间低血糖所带来的风险隐患。如果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比较大,则可以建议在晚上或睡前加一点餐,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夜间出现低血糖的可能性。

1.2.2心理护理

建立彼此互信的医患关系,详细了解患者基本信息,重点是工作背景、受教育程度、家庭状况等,采用最恰当的方式与其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增强治疗依从度。

1.2.3巡视检测

密切关注患者意识活动情况,每隔30min观察记录一次,查看患者是否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周身发抖、盗汗嗜睡等异常状况,对于高龄且血糖不稳定的患者必须加强血糖监测,一旦出现低血糖需立即启动相应的紧急预案加以解决,否则患者极容易出现昏迷休克[2]。

1.2.4血糖测定

血糖检测的频率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①初始治疗(尤其是应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者)、血糖控制差或不稳定者应每日检测;②血糖控制好而稳定者可1~2周检测一次;③血糖一贯控制好的可再进一步减少检测频率;④病重、剧烈活动前后及患病时,如发热和腹泻等情况下应增加检测次数。⑤运动前后和饮酒后容易发生严重的低血糖,这些时候进行血糖监测很有必要。

1.2.5健康教育

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所缺乏的知识、技能及患者的兴趣、文化程度高低、对教育的接受能力等,确定达到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例如,新近患病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应最先指导他掌握的技能是控制饮食,可熟练计算食物中所含热量。再如,很多老年糖友在观念上存在误区,认为血糖指标越低越好,因此控制手段过于严苛,结果矫枉过正,人为造成血糖过低,形成了健康隐患。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夜间发生低血糖的情况,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满分100分)来评价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标准:非常满意:80分以上;满意:79~60分;不满意:低于60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研究数据,计数、计量资料行X2/t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夜间低血糖发生情况对比

预防、干预护理后,观察组有3例患者出现低血糖,发生率为7.7%;对照组有15例患者出现低血糖,发生率为38.5%。观察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二者相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4%(38/39)明显高于对照组74.4%(29/39),二者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3.讨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既要关注他们的糖尿病,又要关注他们的全身健康状况。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夜间低血糖的五个主要原因是:

第一,磺脲类药物降糖作用强而持久,半衰期长,代谢产物有活性,所致低血糖发生最多。

第二,老年糖尿病合并其他合并症时,应用可能增强磺脲类药物降糖作用的药物易发生夜间低血糖。

第三,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适当地增加了中长效胰岛素注射剂量后,极易导致夜间出现低血糖。

第四,老年患者受年老体弱、重症慢性疾病、消化道肿瘤等影响常导致食欲下降,热量摄入不足,引发低血糖症状。

第五,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各器官功能退化,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激素对低血糖反应减弱,糖异生功能降低,胰岛素清除能力下降,不能进行有效的血糖调节,易导致低血糖[3]。

由于低血糖多发生在夜间,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观察,实施科学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护理。本次研究表明,预防及干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谭俊英.综合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23(07):917-919.

[2]赵红玉,勇琴歌.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5):621-622.

[3]张雅惠.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护理干预[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5,13(2):138-139.

论文作者:,高慧莹 戚敏(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2

标签:;  ;  ;  ;  ;  ;  ;  ;  

浅谈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干预护理论文_,高慧莹 戚敏(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