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状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共情概念的历史和定义
共情这个概念有着哲学和美学的渊源。德国哲学家Robert Vischer(1873)建议用" Einfühlung" (empathy的前身)这个德文单词来表达人们把自己真实的心灵感受主动地投射到自己所看到的事物上的一种现象。Edward Titchener(1909)造了一个英文新词empathy来取代Einfühlung,这时他把它重新定义为:“一个把客体人性化的过程,感觉我们自己进入别的东西内部的过程”[1]。
很明显,这样的一个概念无疑将会受到心理学家们,尤其是心理治疗家们的重视,把它作为理解人际关系,特别是咨访关系的一把钥匙。这时,共情通常被描述为一个感觉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感觉自己好像就是另一个人,感觉自己进入了别人的思想,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把自己放在他人的角度去想、去感知、去行动。同时,人们普遍认为共情也是利他行为、归因或对一些社会性问题做出判断的决定性条件,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指标[2-5]。
2 共情指的是什么?能力、状态还是过程
从分析目前所得到的文献的结果来看,共情这个词至少可以用来指三种不同的结构(这三种结构可能有所重叠)。一些理论家把共情看成是一种人格特质或一种一般能力,凭借这种能力一个人得以了解另一个人的内心体验或得以感知另一个人的情感。其他的一些理论家更愿意把共情看成是一种特定情况下的认知和情感状态。这时,人们一般把共情定义成对一个刺激或刺激者做出的替代性反应[6,7]。还有一些心理治疗师愿意把共情看成一个多阶段的体验过程,他们关注的是那个与共情状态的产生和传达有关的过程[8,9]。
如果要想对其有一种透彻的理解,避免用一个一般性的共情概念,而是代之以用具体的词汇,诸如“气质性共情(dispositional empathy)”、共情体验和共情过程去表达具体的情形是很有必要的。
3 共情的本质是什么?认知还是情感
关于共情到底是认知性还是情感性的问题,既是研究的重点,又是这一领域中最有争议的地方。为了更细致地刻画共情,Davis建议把共情看成多种成分构成的复杂结构,至少应该包括四种成分(四个维度)。它们分别是观点采择PT(perspective taking),共情关注EC(empathic concern),幻想FS(fantasy)和亲身体验的悲伤PD(personal distress)。
在所有这些观点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Gladstein提出的两成分理论了。Gladstein(1983)建议用认知共情(cognitive empathy)去表达从认知上采纳了另一个人的观点、进入了另一个人的角色,而用情感共情(affective empathy)来表示以同一种情感对另一个人做出反应。
Christina Cliffordson(2000,2001)[15] 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共情的两种成分(更准确的说是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但得出的结论就是:共情只有一个维度,用这个单一维度就可以解释共情的全部。
近年来,为了回避共情研究中的一系列困难,有很多的学者提出了另外一些值得注意的思路。比如共情既然是人际交往过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应该把它放到人际交往的大背景中去研究。这样我们就不仅可以把共情研究中的各种见解和思潮统合到一起,而且还可以在其中加入很多新的因素。
4 共情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
一开始,不同流派的理论家们对共情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有着不太相同的看法。比如、精神分析学派和认知行为学派的理论家们仅把共情当成他们心理治疗手段的一部分,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则始终把共情看成是心理治疗中起着必不可少作用的因素。人本主义理论家对共情的重视正如Bozarth等人(2001)[18] 所描述的,“如果要挑出一个因素来预测心理治疗效果的话,那么无疑这个因素就是来访者感受到的治疗师对他们的共情”。
人本主义学派在这一问题上取得了重大胜利,共情在心理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几乎得到了所有治疗学派的重视。但像心理学其它领域的许多研究一样,要确切地证实共情与心理治疗效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却不是那么容易。在一项由美国心理健康协会组织的大规模实验研究中,人们发现,三大疗法(药物、认知行为疗法和人际关系疗法)对抑郁的治疗效果没有显著差异。但后来的跨组研究却发现,真正造成疗效上有差异的,倒是诸如治疗师的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和真诚等这些一般性因素。
Leslie S,Greenberg(2001)等人[20] 用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从1961年到2000年的47个研究报告进行分析,对共情与心理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有四个因素作为中间变量在共情与治疗效果之间起着调节作用。这四个因素分别是:共情影响下的咨访关系、共情影响下来访者的情感校正、共情影响下的认知和情感过程、共情影响下来访者自我治疗的积极性。同时他们得出的结论也同样认为,来访者感受到的被理解程度与心理治疗的效果相关程度是最高的。
6 共情研究在我国的情况
我国著名学者孟昭兰认为[21],共情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直接联想,同自身过去经验相联系的类似情况可成为引起共情的条件。(2)摹仿。(3)代表性联想,信件、照片和故事等间接信息也可以引发人们的共情,这时产生共情的线索是对事件发生情况的描述或标识,而不是情景本身。(4)角色充任(role making),这种方式需要有认知参与。
总的来说,我国学者对共情的研究还较多地局限于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领域,对共情在心理治疗领域的作用的研究还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