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 363000
摘 要:笔者立足本校实验班与平衡班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分析了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对学生实施分层激励的意义,并阐述了具体策略。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分层激励 学习动机
一、分层激励教育的基本内涵
激励理论是现代管理学中行为科学学派的重要理论,并将其引入到教育领域中来。古今中外学者对“激励”内涵的理解和阐述的角度有所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英文的激励即motivate,有两层含义:
1.提供一种行为的动机,即诱导、驱使。
2.通过特别的设计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如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的行为。美国管理学家孔茨和奥唐奈认为:“‘激励’是适用于各种动力、欲求、需要、希望以及其他类似力量的通用术语。”汉语中的激励主要有四层意思:褒义词即正面激励、激发、刺激发奋,使人振奋;具有磨练的意思,如“励精图治,将有大为”;指调动积极性的方法和策略;斥责、批评之意。对此,我国学者也有评述,李祖超认为:“所谓‘激励’就是从需要出发,来激发其动机,调动其积极性。”“所谓‘激励教育’指为满足教育活动中人各自的需要,而创设各种激发他们动机的条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实现既定教育目标的过程。”笔者认为,分层激励教育就是合理运用各种有效手段,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并鼓励学生取得成绩的一种教育方式。
二、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分层激励教育的意义
1.对学生实施分层激励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立足于全体性、整体性和主体性,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教育目标,更是一种教育机制。激励教育凸显了人的心理素质,注重拓展人的潜能,优化人的内部动力系统,树立以改善学生的学习心理品质为目标,形成三个具体的内容结构:即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扎实的基础文化科学知识、基本的学习方法和技能。从其本质上看,激励教育是素质教育模式的体现和反映。特别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激励教育实施者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发展特点,创设条件,丰富教育的内容,采用多种教育形式,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其中,从而内化教育要求,具有潜移默化的功效,符合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此外,激励教育实施激励性的评价,强调教育对象的个性发展差异,积极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环境,促使学生发现自我、拓展自我,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符合素质教育的尊重个性发展差异性原则。笔者认为,分层激励教育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改善学生心理品质为目标,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从而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发展。在高中政治课教学实践中,教师综合运用各种激励方法,使学生因为被激励被肯定而学业进步、人格发展,最终实现不再使用外部激励而进行自我激励,成为祖国栋梁之才,将有利于全面落实我国的素质教育。
2.对学生实施分层激励有助于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新课程中“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课程功能的转变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激励教育即人本教育,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在处理师生关系上,政治教师应该学会尊重、关注和欣赏不同层次的学生,把学生看作是独特的人、发展的人。在教学评价方面,政治教师应该始终围绕“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宗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评价的方式与手段,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来的需求、潜能、情感、意志、人格等方面的发展给予肯定与评价。
笔者认为,激励教育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它应该要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学生内心需求为出发点,注重关注学生人格品德的养成教育,不是用教材教,而是将教学生活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作为政治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教师观,积极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注重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新课程的教育思想深入学生的心灵,从而内化为一种动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彰显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分层激励的策略
笔者通过印发问卷,考察高中实验班学生和平衡班学生对“政治学科地位和价值的判断”、“学生学习政治的内外部动机”、“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对政治问题解决能力的自我看法”、“学生学业成败归因情况”以及“学生对师生关系心理环境的看法”等问题的不同看法。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为政治教师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运用分层激励教育,更好地调动后进生课堂兴趣提供参考。
1.凸显学科价值,引导后进生理解政治学科的地位和意义,明确学习目标。
问卷结果显示:76.4%的实验班学生和60%的平衡班学生都认为政治学科有价值。显然,大多数部分学生都普遍认为学习政治对将来参与社会实践具有重要作用,学好政治有助于自己正确看待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但目前后进生对政治学科价值的判断较之优秀生低,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立足于后进生的实际需求,在每节课的开头、每本书的开篇、每学期开始,尽可能详细、生动地阐明教学内容的目的和要求,帮助后进生将政治学科价值变成自己具体的学习目标。对某些知识内容,平衡班学生可能一时不能明白它们对自己今后发展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政治教师应努力挖掘出知识本身对后进生成长的影响,同时注意列举生动的生活实例加以佐证,使后进生较为形象地感受到政治课程的“远景”。当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政治课程内容的价值判断明朗后,其知、情、意、行都将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学习注意力就会相对集中,主动地配合教师进行摸索探究,并能伴随愉快肯定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持久的专注力,有利于后进生明确学习目标。
2.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增加后进生成功的心理体验。
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的内部动机高达79.1%,比平衡班学生高出21.6%。分析得出:学生学习政治的内部动机越高,学业成绩就越好,内部动机与学习之间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教师应在学生原有的学习动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后进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过曾经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阐述了学习的三层境界:知、好、乐,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强调学习的内部动机是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而不是负担。由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理论性强,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的要求突出,并且后进生基础知识薄弱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综合影响下,更容易使后进生产生疲劳感和厌倦感。因此,政治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后进生创造答题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进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政治教师对课堂问题设置的难度应加以控制,尽量使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过程,让不同层次的后进生都能作答,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采用集体授课与分组讨论、自学与辅导等多种形式,并根据教学内容开展一些时政评析、新闻发布会、辩论赛、课后调查、角色扮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尽可能地让每个后进生的才能得到充分展示和发挥,增加成功的心理体验,从而使每一个后进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3.营造“重合作、轻竞争”的教学模式,增强后进生的归属感。
从数据分析,实验班学生对学业成败的归因都较为积极,能够积极分析学业成败的原因。可见,学生能否正确对待学业成败对学业成绩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归因理论指出竞争性学习的弊端:如果竞争失败,学生将产生羞愧感,不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维持。高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能力和水平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自尊心与自卑感并存,挫败感极易伤害他们敏感的内心。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应尽可能采取“重合作、轻竞争”的教学模式,让后进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完成对课堂知识的探讨。另外,问卷数据中发现,实验班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解决政治问题能力都比平衡班学生强一些。通过教师平时的观察发现,学习习惯好的,学习成绩相对比较优秀;解决政治问题能力的强弱也与成绩高低息息相关。政治教师在组织合作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应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要求,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成绩较低或能力较差的后进生在合作中所获得的收益是最大的,成绩较好或能力较强的后进生在学习合作中的贡献比较多,很好地体现了自身的价值,同时激发了后进生自发地付出更大的努力,自愿承担更多的学习责任和义务。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满足了后进生的归属需要。
4.赏识为先,师技为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平衡班学生学习的外部动机高达79%,比实验班学生高出11.9%,说明学校、教师、家长等表扬与肯定的外部动机仍然对高中学生学业进步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特别是寄宿的后进生远离故土在外求学,与家长的交流沟通较少,对来自学校、教师的赞赏依赖性更强。心理学家也指出,以表扬和鼓励为契机,承认差异、允许失败、学会欣赏,赏识是培养孩子自信的基石。一个有信心的人,会以更加积极的态度、乐观的心态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因此,学校、教师和家长必须重视后进生学习的外部动机,在适当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给予后进生必要的物质奖励或精神激励,调动后进生奋发向上的热情与积极性。同时,从调查结果看,虽然总体上学生都普遍信任政治教师,但实验班学生比平衡班学生的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古人云:“动人心者,莫乎动情。”这是人与人之间用心交流的最好方法。“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后进生热爱学习的前提,是增强后进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学生只有充分信任教师,其学习内外部动机才能被激发,甚至维持长久。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德才兼备”的人格魅力。因此,政治教师若想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就得在备课上下功夫。备课就要求教师深刻理解课标,立足学生的实际,善于收集各种资料,学会分析研究取舍,灵活驾驭教材,不断学习,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张丽珍 《(思想政治)课堂评价机制在高中薄弱校教学中的激励作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8期。
[2]欧用生 《新世纪的教育发展》[M].台北师范大学书苑出版社,2005。
[3]黄培伦 《组织行为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4]李燕军 韩捷敏 《思想政治教育中激励教育的机理与方法探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年,第4期,(总第74期)。
[5]张志慧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3年,第9期。
[6]陈天翼 《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激励机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5月,第3卷,第3期。
[7]单玉龙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和途径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论文作者:郑艳苹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8月总第28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5
标签:学生论文; 后进生论文; 政治论文; 教师论文; 动机论文; 政治课论文; 高中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8月总第28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