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患者院前给予阿司匹林和替格瑞罗的疗效分析论文_刁培胜

急性心梗患者院前给予阿司匹林和替格瑞罗的疗效分析论文_刁培胜

刁培胜

辽宁省大连市急救中心 116021

摘要:目的 急性心梗患者院前给予阿司匹林和替格瑞罗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本中心救治的90例患者(急性心梗),救治时间为2015年3月7日至2017年3月8日,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45例,分别采用阿司匹林(对照组)以及阿司匹林+替格瑞罗(观察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阿司匹林+替格瑞罗)治疗期间心肌梗死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后的心肌程度均优于对照组(阿司匹林),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罗治疗急性心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梗;阿司匹林;替格瑞罗;疗效分析

随着我国人口的快速发展,目前急性心梗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急性心梗是临床常见的血管疾病,主要是由冠状动脉堵塞或狭窄导致心肌出现持续性缺血、缺氧所致,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部疼痛,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情况,对我国人口总体生活质量造成巨大的影响【1】。有相关研究表明,阿司匹林+替格瑞罗治疗该病效果显著,为了研究其具体疗效,选取本中心救治的90例患者,随机分组进行治疗,详情报道见下文。

1患者资料与治疗方法

1.1患者资料

选取本中心救治的90例患者(急性心梗),收治时间为2015年3月7日至2017年3月8日,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梗的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对研究药物过敏者以及有严重肝、肾脏疾病者。

对照组45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最高年龄以及最低年龄分别为61岁、39岁,平均年龄为(45.81±5.54)岁。

观察组45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8例,最高年龄以及最低年龄分别为62岁、40岁,平均年龄为(45.67±5.63)岁。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大于0.05。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

对照组:采用云南云龙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阿司匹林(国药准字H53020321)院前救治首剂给予300毫克嚼服,入院后一天一次,一次100毫克,连续治疗3个月。

观察组:阿司匹林与上组用法相同,在此基础上加用瑞典 AstraZeneca AB的替格瑞洛(注册证号:H20120486),院前首剂负荷剂量180毫克,入院后一天一次,一次90毫克,连续治疗3个月。

1.3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急性心梗的发生情况;

记录两组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情况。

1.4数据统计

把患者各项数据录入到SPSS17.0中进行比较,用P小于或大于0.05来表示两组之间的差。

2研究结果

2.1急性心梗发生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观察组45例,治疗1个月后心肌梗死发生率为26.67%(12/45),治疗2个月后发生率为11.11%(5/45),治疗3个月后发生率为2.22%(1/45)。

对照组45例,治疗1个月后心肌梗死发生率为42.22%(19/45),治疗2个月后发生率为28.89%(13/45),治疗3个月后发生率为20.00%(9/45)。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小于0.05)。

2.2心肌损伤情况。

观察组45例,治疗前CK为(748.2±52.7)IU/ml,CK-MB为(70.8±6.9)U/L,肌钙蛋白为(5.4±1.3)ng/ml,肌红蛋白为(395.7±57.3)ng/L;治疗后CK为(43.3±9.1)IU/ml,CK-MB为(11.5±1.9)U/L,肌钙蛋白为(0.9±0.5)ng/ml,肌红蛋白为(81.2±23.5)ng/L。

对照组45例,治疗前CK为(746.7±53.9)IU/ml,CK-MB为(71.6±6.3)U/L,肌钙蛋白为(5.3±1.2)ng/ml,肌红蛋白为(398.5±56.7)ng/L;治疗后CK为(98.5±18.6)IU/ml,CK-MB为(19.3±2.1)U/L,肌钙蛋白为( 1.9±0.6)ng/ml,肌红蛋白为(127.6±30.8)ng/L。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小于0.05)。

3讨论

急性心梗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病病情复杂,情绪变化、油腻饮食、长期醺酒、劳累过度等都可引发急性心梗。患者通常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反映心肌损伤、缺血和坏死等一系列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2】。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持久性胸骨后剧烈疼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心肌损伤等。如不及时治疗,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3】。

阿司匹林是一种环氧化酶抑制剂,也是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该药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的活性,抑制其聚集,从而起到治疗的作用。替格瑞洛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可逆性的抗血小板药物,其能够直接拮抗P2Y12受体,并干扰纤维蛋白原结合来起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4】。两者联合起到双重抗血小板的作用。根据结果可以得知,观察组(阿司匹林+替格瑞罗)治疗期间心肌梗死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后的心肌程度均优于对照组(阿司匹林),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这也与申文宇在《替格瑞洛改善氯吡格雷抵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的疗效分析》中得到的结论相仿【5】。

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罗治疗急性心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肖艳平,郑义. 替格瑞洛与替罗非班联用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4):489-491.

[2]陈鹏操,刘辉,霍佳佳,等. 冠脉搭桥术后联用阿司匹林与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6,4(22):22-23.

[3]杨玉辉,罗助荣,黄明方,等. 替格瑞洛在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1年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5,21(3):285-289.

[4]过云峰,陈风,高长征,等. 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J]. 中国老年学,2016,36(19):4755-4757.

[5]申文宇. 替格瑞洛改善氯吡格雷抵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的疗效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14):115-118.

论文作者:刁培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5

标签:;  ;  ;  ;  ;  ;  ;  ;  

急性心梗患者院前给予阿司匹林和替格瑞罗的疗效分析论文_刁培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