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和机制推进作风转变——海口市新华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实践与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海口市论文,新华论文,作风论文,启示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一项经常的、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近几年来,我省一些地区和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方面,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最近,记者在海口市新华区就干部作风的现状及该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做法,进行了调查。记者了解到,新华区委针对党员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狠抓制度建设,并健全制度的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积极探索党的作风建设的新路子,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加强制度管理,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从源头上改进干部作风
在全国尚未对乡镇、县区政务公开布置的情况下,1998年下半年,新华区首先在全区所有学校和两个街道、两个区直机关推行政务财务两公开试点。1999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区所有乡、街道和区直机关全面推行。去年,又制定了区级政务公开的办法,推行了区级政务公开,对重大决策项目、重大改革方案、基建投资及发包情况、政府采购情况、预算执行情况等群众最关心、最容易引发矛盾和滋生腐败的问题进行公布。此举极大地提高了工作透明度和公开性,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有效地改进了干部的作风,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
为了及时满足群众的民主要求,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1999年初,新华区委提出要有组织、有系统、分层次推行村民自治,当年在头铺村进行试点,去年在全区农村铺开。玉沙村曾因留用地被征用,村务、财务透明度不够,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等问题引发村民多次集体越级上访。区领导每次都赶赴现场,面对面地做群众工作,听取群众意见,并多次给村民讲解《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相关法律知识,使村民懂得存在的问题可依法解决。区委于去年4月底派出工作组协助该村村民组织召开村民大会,依法罢免村委会主任。之后,按照合法、民主、可行的原则制定出该村自治章程和村务、财务公开、村规民约等各种规章制度,使该村基本实现了民主自治。目前,“三个自我”、“四个民主”在新华区基本上得到了落实,突出表现在决策问题上基本上实现了程序化、民主化。
在1998年推行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基础上,新华区于1999年推行了干部任前公示制和试用制,今年实行了差额考察制和考察预告制。经过实践,通过任前公示走上领导岗位的干部,作风普遍比较扎实,在工作中受到了群众的好评。省委也及时总结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了该区的经验,干部任前公示已成为一项制度。
二、坚持学习制度化,从机制上、制度上激发干部学习的内在动力
在学风问题上,新华区委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几乎每做出一项重大决策,都经历了学习理论、调查研究、制定方案、进行试点、全面推开这几个阶段。这样的决策过程,必然要求决策者根据实践的需要学习理论,在理论的指导下完善实践。与此同时,新华区还注意从机制上、制度上调动广大干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是建立干部竞争上岗和公开选拔等制度,通过选人用人的导向机制,激发干部的学习动力。1998年以来,该区共举行竞争上岗和公开选拔干部3次,共将34人选拔到20余个重要的领导岗位上,机关干部“不用扬鞭自奋蹄”,主动学习蔚然成风。
二是建立领导干部登台讲课制度。
三是规范中心组学习程序,注重学习实效。
四是把学习工作情况和干部任免挂起钩来。
通过学习制度化,新华区干部的学风明显得到改进。目前,上至区领导、下至工作人员,学习风气浓郁,工作时间闲谈少了,看理论、业务书的多了,业余时间喝茶、打牌的少了,参加各种学习班“充电”的人多了。
三、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扎扎实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几年来,新华区坚持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狠抓工作作风的转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求,并健全为民办事的各项制度,扎扎实实地解决好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和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各种紧迫问题,以改进工作作风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一是在重大决策上,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决策的程序化、民主化和科学化,确保重大决策,都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不出现失误。
二是在全区各项工作上,特别是涉及群众利益和投资者权益的事,实行立项督查,一抓到底,狠抓落实。
三是主动亲近群众,增进同群众的感情,敢于面对困难与矛盾,对诸如土地纠纷等历史遗留问题,勇于正视、敢于面对,不掩盖、不回避,更不采取“新官不理旧帐”的错误做法,而是主动出击,深入群众,做耐心细致的教育、说服工作,以诚恳的态度和行为,求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消除群众心中的误解,及时化解可能激化的矛盾;另一方面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分期分批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维护好、实现好农民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