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110KV变电站运行效率直接影响着我国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以及我国电力服务水平提升空间的广阔性。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用电采集系统反窃电技术已经逐渐发展成熟,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应用效果。因此将就用电采集系统反窃电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反窃电技术应用
前言:作为电力企业降低电力损失,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反窃电工作受到了各个供电企业的重视。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下,窃电手段也越来越隐秘。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采取先进的反窃电技术。用电采集系统通过监测用户一次侧电流,可以利用用电现场的服务终端监控用户用电的使用情况,达到精准打击非法窃电行为的目的。
1窃电方式概述
低压用电用户使用的基本上都是专业计量箱,之所以选择使用专业的计量箱,其目的就是要有效预防通过更改剂量回路来窃取电力。但是,面对高压用电用户,使用的是互感器或者是专业计量柜,其目的也是为了预防窃电现象的发生。以供电线路为切入点,做好窃电预防工作。众所周知,在诸多窃电渠道当中,供电线路的窃取是非常主要的渠道之一。基于此情况,一般情况下在设置进户线时,通常会选择使用钢管或者是PVC管。但是,如果是动力用户,则可以采取钢铠电缆作为进户线。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表箱的功能,因为在一些具有特殊环境或者特殊条件的地区,会受到比较强烈的磁场干扰,想要获取窃电证据是很困难的。所以只有加强对表箱功能的改进,达到防窃电的目的。
2用电采集系统反窃电的应用目标
2.1应用目标和应用范围
作为国家电网的一个重点建设项目,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自动采集电能、预付结算电费、在线监控业务的基础和前提,随着我国用电采集系统建设的不断深入,利用用电采集系统可以有效开展反窃电的查处工作[2]。用电采集系统的主要应用目标是分析高损台区的线损情况,实时采集台区中电量异常的客户,分析和记录系统的异常事件。根据客户的经营规模、用电负荷量、季节影响,找出存在窃电行为的客户,达到精准发现、及时查处的管理目标。
2.2用电采集系统防窃电系统的基本特征
使用用电信息采集通道对电能表开箱的报警信息进行传输,可以节约运行费用和投资费用,并通过短信形式将报警信息告知相关负责部门,从而达到及时查处窃电行为的目的。使用传感器对电表箱的开箱信号进行检测,然后将信号传输到报警器,报警器按照DL/T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的通信条约对普通电能表进行模拟。当报警器中的磁敏元件检测到电能表磁场出现异常后,为了避免出现磁场窃电的情况,计量管理主站会在五分钟以内将警告信息发出。为了保证停电情况下报警器可以对开箱信息进行记录,在报警器上安装了备用电池和实时时钟,来电后会发出存储的开箱信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反窃电的理念和策略
用电采集系统的功能是实用化和多样化的。电力公司在建设用电采集系统时,会重点考虑各种项目工作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利用电采集系统对数据进行高效、实时的传播,对台区基础管理进行完善,利用信息化、自动化的管理措施来对管控台区的线损波动进行管控。达到及时发现、精准打击的目的。控制窃电行为的出现,建立一个良好的用电环境,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3用电采集系统反窃电技术的应用分析
3.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反窃电技术系统
用电采集系统反窃电技术的应用分析中架构及报警方式,分别为系统数据层、系统应用层和外部数据源。对于低压供电客户,一般使用集中器+采集器+开箱报警器的方式设置电能计量设备;对于高压供电的客户,一般使用专变采集终端+开箱报警器的方法设置电能计量设备。可以将报警器安装在计量屏柜或者计量箱子中相对隐蔽的位置。一般情况下,报警闭锁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现场由工作人员使用USB钥匙将报警解除,第二种是系统在检测到电表箱开启后,通过对SG186系统中的工单信息进行调用,如果是在规定时间内被授权的表现被开启,那么表箱不报警。在检测报警时,一般利用开门传感器检测表箱的开启情况。全面管控和了解用户的用电情况,保证用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合法权益。
3.2提高高线损区域内的窃电行为的针对性
要想全面提高高线损区域内窃电行为的针对性,就必须要充分利用起用电采集系统中的检测版块,利用检测版块对其中的每一个区域进行统计与分析,明确高线损区域的具体范围,然后再通过用电采集系统进入到特定区域当中,对此区域内电力用户的信息进行对比与核实,尤其是用户数量,再将其与常规时期的数据进行对比,若排除季节因素,并将其与其他同类区域的数据比较之后,若其线损仍较高,那么这个区域就极有可能存在窃电的现象,电力企业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安排专人进入到此区域,专业排查此区域的实际用电情况。
3.3数据分析功能的实现
电采集系统可以根据收集到的基础数据,对采集终端、电表的数据范围进行分析。例如分析电压曲线、负荷曲线、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性等。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选择设备,然后选择命令,再选择生成曲线条件,最后查看曲线。其中数据分析曲线图可以分成三相表数据曲线、单向表数据曲线。三相表又有三相数据表曲线和一些独立的数据曲线。例如分析台区的同时率、台区的负载率、单台变损月曲线。在生成曲线时,会从以下两个类型中进行选择。第一,选择时间。根据不同类型的曲线,可以选择时间段,也可以选择日期。如果是时间段的选择,那么还需要选择时间单位,而时间单位的选择会影响到曲线的最小单位,进而对生成曲线的横向长度造成影响。第二,选择曲线类型。在系统中,曲线类型主要有几种:综合累曲线。在同时进行多个设备的选择时,会对设备数据进行综合,然后参考其最终合成的曲线。当选择时间段很长时,生成曲线图的横向就比较长,无法在一屏中全部显示出来,有可能会生成折线图、饼图和柱状图三种类型 。同时安排专人准确排查,打击窃电行为。
3.4切实加强对目标用户的检查
现场防窃电检查工作的开展,需要电力企业安排专业人士携带工具,检查目标用户。 一旦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其曾经有私自打开表箱的行为,那么工作人员必须要重点检查表箱封条的完整性,然后还要对表箱内部结构是否被更改进行仔细地检查,一定要将连线的顺序作为主要排查对象。 因为如果真的发生窃电行为,那么电表内部的结构或者界限顺序都可能会发生改变。 除此之外,还要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全面仔细的检查。 通过对误差进行校验与核对,来确定是否发生了窃电行为。
总结
总而言之,在用电采集系统建设的不断深入下,还需要更进一步对此系统的功能进行拓展和完善。不断的探索新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机制,充分预购、对比等管控措施来全面管控和了解用户的用电情况,保证用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合法权益。此外,还需要电力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定期到用户用电现场进行检查,统计窃电户,并建立窃电户档案库,对情节严重的用电户进行重点监控,对发现的用电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唐鹏.用电采集系统反窃电技术的应用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25):188-189.
[2]张漫漫.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反窃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信息化建设,2016(02):284.
[3]张青海.基于用电采集系统反窃电技术初探[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5(07):74-76.
论文作者:赵兵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4
标签:窃电论文; 采集系统论文; 曲线论文; 目的论文; 数据论文; 用户论文; 技术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