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新乐市彭家庄回族学校 陶宏颇
摘要:由于化学课程在教学学科之中具有一定的趣味与新奇色彩,故要充分运用学科优势抓住学生心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运用趣味的教学新方法,较好的激发起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潜能。在重视对趣味教学方法应用同时,要确保能够提升化学学科在教学中水平。
关键词:趣味教学法 初中化学 应用
化学是一个生动丰富、趣味性强的学科,极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利用化学知识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是化学教学效率提高的关键。结合初中生好奇心理强、思维敏捷等特点,采取趣味教学法,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注重趣味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的结合,抓住趣味教学法应用的关键因素,是提高课堂效率,确保初中化学的教学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
一、引导学生发现化学教学中的趣味性
兴趣在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中极为关键,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才能走的更远、更长。初中化学趣味性强,应用趣味教学的关键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第一,通过有趣的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究意识,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动性。例如:“魔棒点灯”小实验,孩子看到一根玻璃棒伸入透明的液体里,然后靠近酒精的,酒精灯竟然被点燃了。不用火,酒精灯是怎么燃烧起来的呢?这一有趣的实验就会引发学生广泛的兴趣,使他们对“透明的液体”、“魔术棒”等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兴趣引导下让学生走进化学、认识化学。第二,注重教学中语言的幽默性、趣味性。例如:“魔棒点灯”实验中,老师干巴巴的说:不用火也可以点燃这盏灯。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效果则会大打折扣。但老师如果这样说:今天,我不是你们的老师,我是从童话中走出的哈利波特,同学们,注意了,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首先,语言的趣味性会深深的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其次,有趣的实验更是带给学生震撼,学生不但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有亲自操作试一试的冲动,培养了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动手能力和自觉学习意识。第三,利用有趣的游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化学知识。例如,在学习“氧气的制取”中,先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实验目的,实验过程,然后在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先结合学生特点进行分组,然后让各小组尝试组装实验装置,在学生初步完成后,将大组分成小组,进行“实验装置组装接力赛”。活跃的课堂气氛会使每个学生感受到化学教学的趣味性,使他们更愿意主动的学习化学、研究化学。此外,大组变小组,在快乐的游戏中,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避免了一部分学生只当“旁观生”,没有机会进行实际的操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一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整体的化学水平的提高,满足了学生普遍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提高了化学教学效果。
二、其他教学方式与趣味教学法的结合应用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教学方法的单一应用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弊端,在化学教学中,趣味教学法的应用也应注重于其他教学方式的结合。第一,提问的技巧性、趣味性确保了提问的有效性,提高了化学教学的水平,趣味教学结合提问教学方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中,将提问与有趣的实验结合起来,将燃烧旺盛的木条伸入一个集气瓶中,木条会逐渐熄灭,当木条只剩一点小火星时,拿出来并提问:木条会在集气瓶中熄灭吗?由于学生看到先前的实验,很多学生会认为木条熄灭,教师拿着带火星的木条放到另一个集气瓶中,木条会恢复燃烧。有的同学就会联想到先前学习的氧气的性质,很快的猜到第二个集气瓶中的是氧气,第一个集气瓶与氧气相似,那也应是一种气体了。有的同学回想:原来老师并不是放在第一次用的集气瓶中,那第一次的集气瓶中装的是什么气体呢?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在观察与思考中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探究、理解,掌握的也会更为牢固。第二,将趣味教学法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化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紧密,而生活又给学生提供了知识实践的机会,结合实践进行化学教学,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化学知识,提高学生化学知识学习的应用能力。例如,在学“自然界的水”时,学生平常生活中接触的水相当丰富,如矿物质水、自来水、蒸馏水、冰块、污水等,水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通过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很容易理解水的不同形态、软水与硬水的区别、水污染的预防和治理等。此外,在教学中向学生讲授(有条件可通过多媒体播放与水相关的新闻)一些污水处理的最新科技,如将“污水”变成“饮用水”,让学生客观地看待高科技对人类世界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三,将化学教学与其他知识联系起来。例如,在学习“奇妙的二氧化碳”时,将二氧化碳学习与消防教育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灭火作用。
三、趣味教学法应用过程中注重与学生情感的交流
趣味教学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除广泛地应用趣味教学方法外,应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情感交流。首先,学生发现化学趣味性的时候,需要一个倾诉的对象、探索的方法,教师就是学生的引路人、指路人,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远比逼迫和强制学生学习更有效果。其次,初中学生思想逐渐的成熟,他们渴望和“大人”沟通、被“大人”认可,化学教学过程中,重视与学生的相互交流,能很好地把握学生的思想方向,采取更切合学生思维模式的教学策略,对提高化学教学效果极为有用。再次,在趣味教学方法应用过程中,要把握好兴趣启发、引导的“度”,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有效教学,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树立学生正确的、科学的化学学习观念,增长其化学学习能力,使其在化学学习、研究的道路上更加轻松自如、有所作为。
初中化学教学对于学生终身化学学习的发展至关重要,初中化学的知识虽然较好理解,但知识内容复杂多变,知识概念较多,容易造成教学的紧张局面和枯燥、乏味。趣味教学法的应用,使知识点繁多的化学课堂变的妙趣横生、轻松愉悦,通过各种小实验、游戏活动等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结合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化学知识的学习欲望,促进了初中化学教学的效果,提升了中学化学教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浦雄伟;浅谈初中化学课的趣味教学法应用[J];理科考试研究化学版;2014(11)
[2]朱新春;“趣味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育中的应用[J];课堂内外;2011(12)
论文作者:陶宏颇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6
标签:化学论文; 学生论文; 趣味论文; 教学法论文; 知识论文; 木条论文; 趣味性论文; 《文化研究》2017年10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