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是怎样没练成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是怎样论文,练成论文,钢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把钢琴变成作业 很多家长在孩子刚开始弹琴时,就制定了严格的要求,比如每天至少弹20分钟,每次必须弹规定曲目。这迅速让孩子们发现,弹琴是一项艰巨而枯燥的任务。 小秧钢琴启蒙头一年,我从未规定她弹什么、弹多久,完全随她兴趣。一年之后,小秧开始有意识地自觉避免琴艺生疏:两天不练,她会找时间弹一弹;旅行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练琴。到了今年,随着她水平的进步,也看到别的孩子比她弹得好,小秧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想弹更高级的曲子,想弹得更快更流畅。听说那些弹得好的孩子每天都固定练琴,小秧便制定了训练计划——每天挑战30分钟。 让钢琴远离音乐 钢琴音色优美,在启蒙阶段,即便是很简单的小曲子,也是孩子最动人的演奏。可很多家长都不认为这是演奏——既不讲解曲子背景,也不称赞孩子弹得好听,只是一遍遍让孩子“注意手型”。这样,孩子们便不觉得自己是为了听到音乐而演奏,只觉得是为了满足家长而练功。 有位家长告诉我,她家孩子只给奶奶一个人弹琴。“因为奶奶啥也不懂,孩子弹什么她都说好;而妈妈懂一点,能听出弹得好不好,总说她应该怎么弹,所以妈妈一让她练琴,她就哭。” 我的常用开场白则是:“小秧,给妈妈弹一首好听的曲子好吗?弹什么都行,妈妈就是想听你弹。”每每这时,小秧都会高高兴兴地坐到钢琴前。有一次,小秧比我先吃完饭,就随手弹了一个简单的小曲子,我当时就特别感动地说:“天呀!吃饭时居然会有美妙的音乐,咱家一下子变得像高级餐厅一样,这都是小秧带来的呀!”我赞扬她,就是为了让她一点点感受到演奏为自己及他人带来的美妙滋味。 禁止孩子“乱弹琴” 在启蒙阶段,孩子们会视钢琴为大玩具,高兴起来就乱弹一通。很多家长就急了,觉得孩子就知道瞎玩,不务正业,不思进取,这样下去如何了得? 其实,乱弹琴是孩子对钢琴的探索,是对钢琴有兴趣的表现,是孩子在与钢琴建立好感的一种方式,家长为何要阻止和破坏呢? 直到现在,小秧都还会兴之所至,在钢琴上一通乱弹,有时把黑键白键逐个按一遍;有时抱着玩具说小兔也想弹琴,然后按着兔子的小手弹单音,对此我从未阻止和打扰。 我真心认为,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是一种练琴。 将陪练进行到底 琴童父母似乎约定俗成:孩子学琴,父母必须在旁陪着,时刻牢记老师教导,好亦步亦趋地指导孩子。 最开始,或许这样见效比较快。但一路指导下来,首先是孩子失去独立学习的能力,也会产生依赖:我不用认真听,反正我妈听着呢;再者说,家长自己多半不会弹琴,这所谓的指导其实经过了家长的二次理解,从艺术理解的角度来讲,大多不靠谱。 我从未像个监工似的坐一边陪着上课,顶多隔三岔五问问小秧这些曲子都是什么拍子,让她讲解给我听。有时她讲得清清楚楚,有时候她忘了,这时我就跟她说:“那你明天问过老师,再告诉妈妈好不好?”毕竟,学琴是她的任务,不是我的。 还有些家长,陪练时总一遍遍说:“错了,手型不对!”随时纠正和打断孩子。我非常不能理解——打扰一个正在认真做事的人,难道不是一种粗鲁、无礼的行为吗? 练琴时指手画脚的父母,就像坐在副驾上指挥司机如何开车的乘客一样讨厌。 否定孩子的努力 有次小秧他们几个孩子一起玩,我请他们开个演奏会,给我这个不会弹琴的笨阿姨听。每个人弹完,不管弹成什么样,我都带头热烈鼓掌,于是孩子们高兴极了,一首又一首抢着弹起来。哪知一位家长见状,立刻让她孩子向另一个“指法比较好”的孩子学习,被训导的孩子顿时兴味索然,说了句“我不弹了”就到一边去了,演奏会因此草草结束。 一个5岁的小孩子,坐在大大的琴凳上,高兴地弹出简单的曲调,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事情啊!如此煞风景的这位家长的心,到底是有多粗糙坚硬? 每有困难就怪孩子 小秧刚开始练琴时,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地弹新学的曲子。我很高兴,但很多过来人给我泼冷水,说:“一开始都这样,但过一阵子就不行了,小孩子三分钟热度,没长性。” 不久之后,小秧果然遇到了瓶颈期。几下没弹对就气得哭着摔谱子,或是拒绝弹新曲子,只弹已经很熟练的曲子。我与老师沟通后发现,这些状况都发生在“上台阶”之际,也就是难度明显增大时。 我不认为这是孩子没兴趣,新鲜劲儿过去了。这只是孩子遇到了学习的困难,所以不愉快。而我能做的、应该做的,就是和小秧一起想办法——比如觉得太困难的曲子,先唱谱,熟练了再分手慢慢练习;在此期间,可以只弹自己喜欢的曲子。 第一次瓶颈期就这样慢慢地度过了,之后小秧所弹的曲子果然明显更复杂了。如是几次,小秧便学会了自己度过瓶颈期。 盲目画大饼 有太多的老师或家长,为了鼓励孩子,总会编一些神话。比如,只要你下得了郎朗那样的苦功,你也能成为郎朗,云云。 神童是天生的,任何教育都不能批量复制。郎朗3岁能模仿动画片上的演奏动作,5岁就得了东三省的少儿钢琴比赛冠军,家有琴童的父母真的相信自家孩子也能做到?用神话来欺骗孩子,会让孩子产生怀疑,觉得一定是自己有问题,否则为何练这么久还没有成为郎朗。这种自我怀疑不仅打击自信,也会让孩子对弹琴产生质疑与惧怕。 努力不一定能超过郎朗,但是一定能超越曾经的自己,这才是努力的意义。我一直对小秧说,认真地练琴,就会比不练好。或许这样的结果听起来不够辉煌,但它至少是一句真话。 小秧学琴两年,我非常满意。不是小秧弹得有多么好,而是对于她来说,弹琴是“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妈妈的要求”。从成绩的角度看,她虽然不是顶尖的,但也是弹得比较好的孩子之一;而在成绩相似的孩子里,她最快乐,最不需要家长操心。你怎么没练习钢琴?_钢琴论文
你怎么没练习钢琴?_钢琴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