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团存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_企业经济论文

企业集团存在性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集团论文,理论论文,实证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一种企业间合作的组织形式,企业集团这种企业群体形式遍布于各个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组织纽带形式是决定企业集团各种形态的基础。企业集团联结的最基本方式是股权化的纽带,但在缺乏诚信、法制环境不完善的市场条件下,股权所起的作用只是形式化,除股权之外,存在着许多非股权的联结纽带,比如连锁董事、血缘关系、政府推动等。近几年国内外学者们关注的主要问题,概括而言,集中在企业集团的存在性理论和企业集团的绩效研究两方面,本文将围绕这两个论题进行综述,为我国企业集团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借鉴。

一、企业集团存在性理论

1、经济学解释

经济学家认为企业集团组织形式具有资源共享和减少交易成本两大特性。其中资源共享理论在成熟市场研究领域已有较为广阔的研究成果,交易成本理论则在近年来新兴市场的研究中逐渐受到重视和发展完善。按照交易成本理论的观点,企业集团,作为一种中间组织,是对市场和企业的替代,在更大的空间和更广的范围内以较低的成本灵活地安排交易,从而比单个企业的经营更有效率,降低了整个经济组织运行的费用,它是新兴市场较优的制度安排。与遵循市场竞争原则的独立交易相比较,企业集团能够帮助企业将市场内部化,以解决市场机制失败所造成的资本、劳工、原材料、技术获得等问题。Tarun Khanna和Krishna Palepu(2000a,2000b)在分析了亚洲和拉丁美洲新兴市场国家的企业集团并与之和发达国家作比较后指出,在任何市场中,信息不对等和各种利益主体间的潜在冲突都将增加交易成本,完善的市场体系借助有效的中介、法治和可执行的契约等手段降低交易成本,当这些被称作制度基础设施的市场功能缺失或不健全时,企业集团就会部分地履行这些功能。

2、社会学解释

作为新经济社会学的领军人物,格兰诺维特(1985)提出了著名的关于企业组织的社会结构观点,提出社会关系渗透于各个企业间,经济组织和个体经济行动者一样受社会关系、网络结构的限制。新经济社会学对于企业组织的研究具有独特视角和切入点:它将企业作为一种社会组织而非单纯意义上的经济组织,不仅研究企业内部的种种关系,还重视研究企业内部个人、群体和企业整体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企业所有者和经理之间的家庭、校友或同学关系以及族群联系等社会结构关系嵌入到集团企业之间的经济交换中,形成一种有效的合同实施机制。这种集团企业间的交往和联系并不是通过正式的经济交易规范而达成的,在很大程度上它是通过社会关系网络实现的,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交易双方的社会关系提供了信任和合作的基础,内在于社会关系中的义务与期望加强了人们间的信任,减少了欺骗性机会主义的发生。其中颇具代表性的当属东南亚华人集团。东南亚华人家族企业集团的文化环境比较独特,该地区重视家族血缘关系,在经济交往中以“关系”为基础的文化传统影响下,为进一步加强经济联系,形成了华人资本和经营的网络,相互扶助、共同进退,逐步发展成为华人家族企业集团。与经济学界定的纯“趋利”行为不同,社会学认为互派董事、企业领导人之间存在的非正式社会关系和由于长期合作而建立起来的伙伴关系等都会促进企业间的合作行为,因而主要关注的是企业间在合作时采用的多种关系形态以及这些关系形态对经济行为的影响。

3、政治经济学解释

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的不断发展,政治经济学家们越来越关注国家政治结构对企业集团组织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如在不完全市场竞争条件和政府强有力的扶植下形成的韩国的企业集团,由于其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而备受学者们的关注。一些学者们研究发现韩国企业集团和政府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从政府那里获得各种优惠政策和垄断权利,而政府则通过扶植财阀来稳定经济秩序。从影响企业发展的外部制度环境看,企业财阀体制的形成则是韩国特定的经济、政治与法律制度的产物,国家控制的银行体制、受到保护的国内市场、政府积极的产业政策以及政企风险伙伴关系等是韩国企业集团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

政治经济学的观点认为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政治结构不但影响着企业的管理,而且也影响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集团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政治工具或者手段,通过政府政策的推动所发展起来的企业集团是为实现政府的政治目的,而不是自己的经济目的发挥重要作用,相应地也通过与政府的互动得到了相当的扶持或者优惠的政策。

二、企业集团绩效的实证研究:价值创造还是价值折扣

1、价值创造

企业集团,相对于非企业集团,由于集团成员企业间的相互联结,形成了一个内部资本市场(见图1),它把各条渠道的现金流量集中起来,投向高收益的领域,这对于整个企业集团的价值创造十分有益。

图1

首先,内部资本市场融资较外部资本市场通常成本低,将外部市场的交易内部化,既克服了外部市场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也避免过高的外部交易成本。当外部资本市场不健全时,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被看作是对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有效替代,学者们研究发现在资本市场及法律制度落后国家的企业集团的业绩表现较好。

其次,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源可以共享和相互流动,企业集团根据集团成员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项目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配置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企业集团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利益。一些研究证据表明,企业集团对在外部资金市场上融资有困难的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往往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对于陷入财务危机的集团成员企业,企业集团通常也倾向于通过内部资金市场支持企业关联企业,以避免财务危机带给企业集团的外部性负面影响,平滑企业集团内部的债务承受水平,这有益于企业整体的长期稳定发展。Bertrand et al(2002)对印度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与独立法人企业相比,隶属于企业集团的上市公司对行业整体性的盈利状况变化不敏感,却与企业集团内部其他企业的盈利状况变化联系密切。他们将后一个发现解释为企业集团内部的不同企业之间通过关联交易实现利润转移。Chang和Hong(2000)研究提出企业集团内部在无形资产和资金上相互资助具体表现为债务担保、股权投资和内部交易等多种形式。

2、价值折扣

虽然以上观点明确表明企业集团依靠内部资本市场进行资金转移的做法是值得支持的,但近年来不少反面证据提出内部资源的配置并非高效的,甚至会损害公司的整体价值。

在新兴市场国家的企业集团里广泛存在着股权金字塔、横向持股和双层股权三种股权结构设计,这使得控股少数股东可以获得大大超过其现金流收益权的企业实际控制权,由于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市场外部市场条件发展较不完善,市场透明度较低,外部中小股东监管公司的难度大,此时控制权与现金流收益权的分离而产生的“利益掠夺”风险是损害集团企业价值的重要因素。这种利益掠夺大部分是通过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进行公司资金、资产的转移行为,这意味着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功能已被扭曲,危害着集团公司的治理。

纵观以上研究,企业集团绩效的实证并未形成一致的结论。随着企业集团的研究重点逐步向新兴市场转移,学者们发现除了经济联结形式之外,企业集团的存在并不是为了单一的经济目的,其绩效还受到社会、政治环境因素的影响。Anderson和Reeb(2003)研究认为集团成员企业之间的家族或血缘关系联结有益于企业集团的价值提升。Keister(1998)在研究中国企业集团的结构特征对企业集团成员的绩效的影响中,将连锁董事作为企业集团的一种结构特征,从集团特征的层面来探讨对成员企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具有连锁董事结构特征的企业集团内部,其集团成员具有更好的企业绩效。而集团内连锁董事的比例越高,集团成员的绩效越好。

三、结束语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获取金融支持,增强自身竞争力和化解经营风险,形成企业集团组织是企业的一种发展选择。企业集团联结的最基本方式是股权化的纽带,但在缺乏诚信、法制环境不完善的市场条件下,股权所起的作用只是形式化,除股权之外,存在着许多非股权的联结方式,比如连锁董事、血缘关系等。集团企业之间的联结方式是企业集团所镶嵌的一个重要的生态环境,一方面,不同的联结方式导致企业间合作的不同组合,使企业集团出现不同形态,如德国的康采恩财团、日本的金融系企业集团、韩国的企业财阀以及东南亚的华人家族企业集团等,这些因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体制差异而产生的不同模式,单一的运用经济理论作出一般化的解释过于片面,因此需要综合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学的观点进行多维度的描述分析,这对于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国家的企业集团研究尤其重要。另一方面,企业集团联结方式的具体特征会影响企业集团特定的经济行为以及经济发展的形态和效益,联结特征与企业经济行为的相关性及对其绩效的影响有待深入探讨,引入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对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将大大丰富经济与管理领域的实证研究角度。

在当前国内国际经济背景下,我国的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意义重大,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学术界关于企业集团的研究,大多是一般概论性的或是停留在企业集团的组建等层面上。由于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制度环境比较特殊,企业集团的发展面对的问题较为艰巨,政府推动下的国有企业集团、民营资本的家族企业集团以及控股多家上市公司的系族企业集团等多种集团形态同时存在,不同形态的集团形成和发展途径各异,借鉴以上企业集团的最新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结合我国国情展开本土化的系统深入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规范我国企业集团的运行问题,也为企业集团的研究提供更丰富的实践证据。

标签:;  ;  ;  ;  

企业集团存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