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如何做好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工作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所在,需要完善系统设施,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电力调控指的是对电力系统进行调度、控制和运行管理,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保证,也是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途径之一。本文主要针对
关键词:电力调控;运行;重要性;管理
1电力调控运行的重要性
电力调控运行系统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一个非常复杂的运行系统,电力的生产运行是将自然界的一次性能源经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然后再由几十甚至几百个变电站、发电厂,经过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力输送给广大电能用户。为了保证用户获得安全经济又优质的电能,就要实现电力在与生产运行的过程中,能有一种方式对电力调控运行系统进行准确有效的测量、调节、控制等。而目前针对这一情况的有效方法就是在电力调控运行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和不同层次设置相应的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目前,我国在电力调控运行系统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必须对电力调控系统进行优化,才能保障电力系统更安全稳定的工作。要想让调度人员能够快速可靠、准确实时的获取电网信息,能够及时的进行调频、调压、事故处理等操作,就要对电力调控系统的监控系统智能化和调度系统自动化进一步优化,才能够有效的保证电力系统稳定的运行。
2电力调控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电力调控系统的监控系统智能化和调度系统自动化,使电力在生产、运行、调控等方面都有了技术保障,使技术人员在处理电网系统的故障、实时监控以及电网运行和负荷预测等方面更加方便、快速、准确。但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2.1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使得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在运行中没有根本保障,整个系统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针对这个问题,相关部门应该加强人才的培养,对技术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之后,使其熟练掌握电力调度的相关知识和应用技术,再将其分配在对应的工作岗位上,以保证电力调控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2.2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健全的管理制度能够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能够保证电力系统安全有效的运行,但是在我国由于电力调控运行时间短,缺乏运营经验和管理经验,使得管理部门不能制定出一套与之相匹配的管理制度,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因此,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完善管理制度,并且要有效实施。
2.3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大家都重点关注系统的应用方面,而系统运行的管理方面就很容易被大家忽视。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有关部门必须在人员配置上引起注意,从而加强电力系统运行方面的管理。
3电力调控运行的优化管理措施
针对已有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特殊性,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对运行和管理要点进行分析,按照比例要求进行设定,进而满足管理的具体要求。以下将对电力调控运行的优化管理措施进行分析。
3.1实现运行目标的优化
运行目标是电力调控运行的关键所在,工作人员要对改进体系和应用方式进行分析,按照流程要求进行优化。众所周知,在运行目标优化的过程中,电力系统工作人员要注重对电力调度运行系统设计目标的持续优化,此外在设定阶段要保证系统整体设计的完善性。目标设定对整体管理有重要的作用,需要采取大规模的改善和设计方案。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并将其灵活应用到系统中,为实现电力调度运行奠定基础。在目标设定过程中需要注重扩展性能的分析和优化。系统工作人员要对目标进行审核,确保电力调度运行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最终达到提升电力调度系统运行效率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提升系统的实用性
提升系统的实用性对电力调控系统的后续应用有一定的影响。通常来说,在提升实用性阶段,工作人员要遵循相应的电力调度运行系统优化原则,及时对系统进行优化处理,保证其具备更强的开放性能。考虑到调度系统的特殊要求,在开放状态下,要对内部的每个机构完成的信息资源进行交流和共享,避免系统出现资源陈旧的现象。电力系统工作人员需要保证电力设备和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对性能和指标进行分析,提升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服务稳定性。
3.3完善网络设计框架
网络设计框架的优化是电力系统优化改进的关键所在。通常来说,在系统自动化设定过程中,有效的优化措施能对系统的主系统和副系统进行优化。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的是,对自动化系统进行应用,能使得优化后的系统更好地对电力系统进行遥控和数据传输。此外,在框架优化阶段,最重要的是将电力系统放在中心环节,将其与电力主系统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有效的扩展结果。同时在网络框架优化阶段,需要重视系统网络框架网卡和集线器设备的应用,可以采用八芯双绞传输介质,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提升电力调控运行系统优化改进措施的应用可靠性和精确性。
3.4设定电力监控系统
在整个电网设备运行阶段,为了实现有效的控制和调节,需要设定监控系统,对不同阶段进行有效的控制。在运行系统优化设计阶段,需要将目标设立在各个设备优化的基础上,以报警系统为主,对信号装置进行优化,进而完成信号的传输和获取。此外,电力系统运行的智能化、网络化和集中控制等对等级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从数据网络、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和权限设定等方面入手,按照国家有关信息和法律要求进行,保证电网整体运行的安全性。只有实现集中控制和有效管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趋势,达到理想的应用效果。工作人员要提前对电力运行系统进行评估,掌握不同阶段的管理要点,设定保护程序。如果存在保护不当或者设计不合理的现象,则必然会增加管理难度,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
3.5自动化系统的优化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优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3.5.1针对主站系统的构成、功能和技术指标进行优化,优化后的主站系统要具有对电力系统进行遥控和数据传输的功能;对变电站端的自动化优化,主要可以针对其运动信息和调度中心的信息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变电站端的系统要具有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能力和电力系统的更新能力。
3.5.2对系统中的主干网络进行优化,可以将系统中的主要系数与其它电力系统进行连接,使其形成一个网络,能方便系统的操作,进而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3.5.3对远程工作站中的自动化系统进行优化,目前远程工作站中的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网络连接是将计算机自身的综合设备进行连接的,根据其自身稳定网络框架,通过集线器和网卡来进行相互连接,集线器和网卡要选择适合系统自身的,然后再通过八芯双绞线进行介质传输,但是该系统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当两个建筑物距离比较远的时候,可能会降低网络的抗干扰能力,进而对数据的传输造成影响以及降低数据库的保密性。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根据各电力工作站的情况不同采取不同的联网处理方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电力运行系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跟上时代发展脚步,要了解运行现状,对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引起重视,提高关注度。考虑到系统优化设定的特殊要求,要以提升其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基础,从实现运行目标的优化、提升系统的实用性、完善网络设计框架、设定电力监控系统方面入手,对电力行业的运行和管理进行有效分析,落实改进措施,进而促进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艳,黄潇.探究电力调控运行管理中不足及改进措施[J].低碳世界,2016,05(12):68-69.
[2]罗丽芸.电力调控运行的重要性与优化管理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6,06(01):132-133.
论文作者:俞珠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0
标签:电力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过程中论文; 目标论文; 网络论文; 阶段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