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包容水平与地区收入差距——基于湖南省87个县(市)2008-2012年的经验数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湖南省论文,收入差距论文,水平论文,经验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金融包容(Financial Inclusion)也称“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 System)”,强调通过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以可负担的成本将金融服务扩展到欠发达地区和社会低收入人群,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便捷性。2008年之后,随着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发生,对于推动金融体系改革、促进金融包容发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2008年,由AusAID(Australian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支持成立了金融包容联盟(Alliance for Financial Inclusion,AFI),并于2009年在肯尼亚召开首次会议。截至2013年3月,金融包容联盟的成员已突破100个。目前,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已正式加入金融包容联盟。2012年8月,世界银行发布《金融包容战略参考框架》,作为各个国家实施金融包容战略的参考。2013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鼓励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由此可见,金融包容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金融发展取向,各国均在积极推进金融包容体系的发展。 McKinnon(1973)和Shaw(1973)提出了金融抑制(Financial Depression)和金融深化(Financial Deepening)理论,致力于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1-2]具体来看,金融发展主要体现为金融体系的“中介”作用,在金融体系的引导下,资本在整个经济体系内进行配置。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研究中,主要关注“量”之间的关联。Clarke等(2003)以私人信贷(Private Credit)作为金融发展的代理变量,结合1960-1995年91个国家的数据,分析了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3]Kim和Lin(2011)以私人信贷(Private Credit)、流动性负债(Liquid Liabilities)、银行资产(Bank Assets)作为金融发展的代理变量,基于1960-2005年跨国面板数据研究了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金融发展的各个阶段,收入差距呈现阶段性特征;在金融发展的成熟阶段,金融发展可以有效地缩小收入差距。[4]但金融发展水平不能仅通过单一维度来衡量,还要关注金融体系的其他维度,如覆盖面、金融服务成本等。金融包容从多个维度综合量化了金融体系。Fernandez(2006)、Sarma和Pais(2011)等从不同角度阐述了金融包容的内涵,均将金融服务的可负担性、可获得性和便捷性作为金融包容的核心。[5-6]对金融包容内涵的理解不仅要关注其包含的要素,还要关注其预设的现实目标。周小川(2013)提出金融包容包括四个目标,即金融服务的广泛性、金融机构的稳健性、金融业的可持续性和金融服务的竞争性,拓展了金融包容的内涵。[7]由此可见,中国对于金融包容内涵的解读不仅包括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可使用性,还包括对金融业的监管和对金融服务业的治理,是微观层面与宏观层面的结合,有益于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金融包容已被视为助推经济增长、缩小收入差距的关键要素之一;同时,提升金融包容水平也有利于提升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基于跨国数据的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与降低贫困、促进经济增长存在紧密联系。一国金融体系的渗透性(Access to Fiance)是缩小收入差距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进一步结合各国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包容水平的提高不仅能在总体上促进经济增长,还有利于促进收入公平(Beck等,2009)。[8]金融包容有利于提高信贷的可获得性、促进金融市场竞争、推动金融体系改革,有利于消除贫困、缩小国与国之间的发展差距,同时也有助于金融系统的稳定性(Hannig和Jansen,2010)。[9]上述研究都是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那么从一个国家内部来看,金融包容是否有利于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呢?基于一个国家来考察金融包容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与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具有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人口和资本在国与国之间的流动要弱于一国内地区间的流动。市场化改革弱化了行政区划上的障碍,各个地区的金融包容具有“溢出效应”,因此在考察金融包容对缩小地区收入差距时,不能将各个地区独立考察,需要考虑各个地区在空间上的关联。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来看,各个层次的空间相关性具有共同之处,省际之间的空间相关性与一个省内县(市)之间的相关性具有相似性,因此本文以湖南省87个县(市)的经验证据,试图从中得到金融包容水平与地区收入差距之间所存在的一般规律。本文首先构建测度金融包容水平的指标体系,并结合样本数据计算出2008-2012年湖南省87个县域的金融包容水平;再结合S基尼系数及分解方法,研究县域收入差距扩大的动因;最后结合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县域金融包容水平对缩小县域之间收入差距的作用。 二、金融包容水平的度量 从金融包容的内涵来看,金融不是一个单一的维度,而是多个维度的综合。国内外学者一直在研究金融包容的测度。Beck等(2007)最早提出了八个指标度量金融包容水平,①Sarma和Pais(2011)认为任何单一的指标都不足以反映全部信息,故将金融包容的测量扩展为三个维度:渗透性、可得性、效用性。[10,6]Chakravarty和Pal(2010)则从一个公理性的视角,借鉴人类发展指数的构建方法,首先测度每个维度贡献的百分比,进而计算金融包容综合指数。[11] 本文综合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出从渗透性(Access)、使用效用性(Usage)和可负担性(Cost)三个维度合成金融包容指数(Index of Financial Inclusion,IFI)。渗透性是指金融服务在其使用者中的渗透程度,包括人口维度渗透性和地理维度渗透性;使用效用性是指金融服务不但可以使用而且使用程度非常高,主要体现在居民的日常经济活动中;可负担性则是考虑金融服务的使用成本,是对前两个维度的补充。受数据收集能力的限制,结合县域地理单元金融发展的现实,本文采用以下指标测度县域地理单元的金融包容水平,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通常借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UNDP)编制的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的计算方法来计算金融包容指数。首先将n个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设O(0,0,…,0)表示各个维度的最低值,而表示各个维度的最大值。在测度金融包容水平的三个维度中,渗透性是使用效用性和可负担性的前提,而可负担性是建立在使用效用性基础之上的,故三个维度对于评价县域金融包容水平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借鉴Sarma和Pais(2011)的计算方法,[6]分别给三个维度赋3、2和1的权重,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 结合本文的样本数据,给出了2012年87个县域金融包容水平的空间分布图,如图1所示。 图1 湖南省县域地理单元金融包容水平的空间分布图 注:圆图的大小对应县城的面积,灰度值对应金融包容水平的值。数据来源于《湖南省统计年鉴》(2009-2013)。 三、金融包容水平与地区收入差距 (一)收入差距变化的动因 地区收入差距指地理单元在收入上的差距,所考察的地理单元可以是国与国之间、省与省之间或者县域与县域之间。从中国的经济现实来看,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不仅体现在东、中、西部之间和各省之间,也体现在一个省内部的各个县域之间。因此,从一个省的县域地理单元出发,研究其地区收入差距的变动可以找到地区收入差距变动的一般性规律。“收入是一连串事件”(周其仁,2006),[12]导致地区间收入差距变动有多个因素。因此,在量化分析收入差距变动的动因时,考察收入流动性是主要的研究方法;在研究地区间收入差距变动时,基于流动性的视角能够分析出推动地区收入差距变动的主因。在收入流动性的研究中,较为突出的是Jenkins和Kerm(2006)的研究,他们提出利用S基尼系数G(v)研究收入的流动性,分别度量收入水平变动、人口份额变动和位次变动对收入差距的影响。[13]S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2)中的变量与式(1)中的变量相同,v是外生参数,通常取2、4和6;其中,。结合湖南省87个县(市)2008-2012年的收入数据和人口数据,计算得到2008-2012年的S基尼系数G(v)及其变动量ΔG(v),如表2所示。 从表2数据中可以看出,地区收入差距是逐渐扩大的。 经过恒等变换,可得由收入水平变动、位次变化与人口份额变动导致的S基尼系数变动的分量、和,如式(3)-(6)所示。结合本文所选取的数据样本,计算得到、和,如表3所示。 图2 2008-2012年人均收入排名变动 如果各个地理单元收入都按同比例增长,地理单元的收入排名将保持不变,地理单元的地区收入差距也将保持不变,此时为0;假如低收入的地理单元收入增长速度低于高收入的地理单元收入增长速度,此时排名保持不变,为0。虽然低收入地理单元的收入在时间维度上有所增加,但地理单元之间的地区收入差距会扩大。只有当低收入地理单元的收入增长率超越高收入地理单元的收入增长率时,地理单元之间的地区收入差距才会缩小。当地理单元之间的收入增长率不一致时,人均收入排名靠近的地理单元收入排名将相互赶超,排名的具体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排名按收入高低降序排列)。由表3可知,在样本期间内,人口在地理单元之间的流动有利于缩小地理单元之间的地区收入差距。由于人口向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迁徙和聚集,因此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会促进周边落后地区的收入增长,产生“溢出效应”。除2009-2010年度,地理单元的收入增长都不利于缩小地理单元之间的地区收入差距,且占ΔG(v)的比重较大;排名的变化都不利于缩小地理单元之间的地区收入差距,但占ΔG(v)的比重较小。 从图2可知,人均收入较高的地理单元(排名靠前),排名变化量较小,而收入较低的地理单元则相反,说明高收入地区的排名较为稳定,低收入地理单元在人均收入的排名上难以实现赶超。这是因为人均收入较高的地理单元的收入基数较高,即使低收入地区的人均收入增长较快,人均收入也难以超越高收入地区的人均收入。因此,从缩小地理单元之间收入差距的全局来看,在排名上实现赶超的作用是有限的,主要是通过提高低收入地理单元的人均收入,使与ΔG(v)反向变动。从另一角度来看,缩小地理单元之间的地区收入差距主要是缩小地理单元之间的“相对收入差”。“相对收入差”是在基尼系数计算公式基础上定义的,降低基尼系数主要是减小的值。从而,研究金融包容水平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相应地就转化为分析提升地理单元的金融包容水平是否有利于低收入地理单元人均收入的提高,以缩小“相对收入差”的值。 (二)收入差距与金融包容水平 1.收入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相关性 由于各个县(市)在地理位置上是接壤的,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行政区划对于人口、资本和资源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约束越来越弱,且各个地区内的市场关联日益紧密,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一个地区的经济繁荣会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收入增加。因此,在研究金融包容对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时也应该考虑“溢出效应”。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认为,一个地理单元的经济现象或经济变量值与其相邻的地理单元的经济现象或经济变量值是相关的,地理单元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互动,经济数据存在空间依赖性或空间自相关的特征。自Krugman将空间因素引入主流经济学分析框架之后,对空间计量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再经过Anselin、LeSage等人的不懈努力,空间计量经济学不断向前发展。在国内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应用研究中,主要集中于研究地方经济增长上呈现的溢出效应、财政支出上的互动与竞争。在检验数据的空间相关性时,常用的检验工具是Moran's I指数,如式(7)所示。 其中,。结合本文的样本数据,分别计算了2008-2012年的Moran's I指数,如表4所示,其中。从表4中可以看出,各县(市)的人均收入、人均GDP、投资/GDP、人均财政收入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2010-2012年金融包容水平也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 2.金融包容水平与县域收入增长 在量化分析地区人均收入与金融包容的数量关系时,需要先确定模型所包含的变量。一个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主要有自然资源、地理区位、交通便利程度、人力资源、技术水平、金融包容水平、经济发展程度、分配政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在上述因素中,有的因素是地理单元与生俱来的,如自然资源和地理区位;有的因素可以通过市场手段、人口流动和技术引进来解决,如人力资源、技术水平,这也是地理单元存在“溢出效应”的主要原因;有的因素是由政府决策主导的,如分配政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本文在选择变量和模型时,充分考虑了影响地区人均收入的因素及其类型,由此可得式(8): 其中,为5个自变量组成的向量;为系数向量;y为人均收入的对数Log(PerIncome);λWy为空间滞后项,反映周边地理单元对其收入水平的影响以及所处的区位特征;IFI为金融包容指数,为核心变量;Per GDP为人均GDP,表示地理单元的经济发展程度;PerFR为人均财政收入(人均财政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理单元的分配政策;FAI/GDP为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体现了地理单元的经济发展模式;TI/GDP为第三产业的产出占GDP的比重,体现了地理单元的产业结构;u为残差。与面板数据模型类似,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也需要考虑模型是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Baltagi等(2013)给出了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豪斯曼(Hausman)检验,以确定模型是随机效应还是固定效应。[14]结合本文的样本数据,经计算χ[2]统计量为57.8901,对应的P值为0,拒绝存在随机效应的原假设,从而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这与各个地理单元具有特有的特点是相符的。根据上述检验,可以确定模型的最终形式,如式(9)-(11)所示。 对式(9)-(11)分别采用矩估计(GM)和极大似然估计(ML)的估计方法,估计结果如表5所示,具体的估计过程参考Millo和Piras(2012)。[15] 从GM的估计结果来看,在90%的置信水平下,空间滞后项、地理单元的金融包容程度、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对地理单元的人均收入影响是显著的,且对人均收入增长具有正向的作用。ML的估计结果具有更高显著水平,在95%的置信水平下,上述变量及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对地理单元的人均收入影响也是显著的,地理单元的人均收入主要取决于所处的区位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每增加1%,人均收入将增加0.1665%。地理单元的金融包容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地理单元的人均收入,由于IFI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金融包容指数提高0.1个单位,地理单元的人均收入将增加0.03899%。估计结果说明,提高金融包容水平,居民将获得更多的金融服务,有助于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这是金融包容水平对收入的直接影响。众多实证研究表明,提升金融包容水平有利于地理单元的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对于增加居民收入具有主导作用。因此,金融包容水平可以通过促进经济发展间接地提升收入水平,金融包容对收入水平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双重影响。 另外,从历年的数据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逐渐提高,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的上升有利于提高地理单元的人均收入。人均财政收入的增加也有利于人均收入的增加。因为财政收入转化为政府投资之后,对收入具有拉动作用,FAI/GDP的系数显著就间接印证了这一点。第三产业规模占GDP的比重对收入的影响较小,因为所考察的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因此,提升金融包容水平有利于低收入县域地理单元增加人均收入,改善其在区域中的收入地位。 (三)金融包容水平与相对收入差 上一节的研究表明,提升县域单元的金融包容水平有利于提升其收入水平。这里将进一步研究提升县域单元的金融包容水平是否有利于缩小县域地理单元之间的地区收入差距。在分析收入差距变化的原因中,发现收入较高的县域地理单元排名趋于稳定,且其平均收入的基数较大,低收入地理单元难以实现赶超,因此缩小地区收入差距主要是通过缩小“相对收入差”来实现。本文将作为“相对收入差”的代理变量,因为的值较小,也较小,从而县域间的地区收入差距也就越小。为了比较在不同收入水平上,金融包容水平对“相对收入差”的影响,需要分析金融包容水平的提升是否更有利于低收入地理单元减少“相对收入差”?本文采用面板分位数模型(Koenker,2004),[16]估计结果如表6所示(括号中为t统计量)。 从估计结果来看,金融包容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缩小“相对收入差”,从而有助于缩小地理单元间的地区收入差距。在不同分位数水平下,金融包容水平提升0.1个单位,相对收入差分别降低0.9324%、0.7112%、0.5197%、0.0978%、0.0335%。因此,对于低收入地理单元而言,相对收入差减小的幅度更大;从全局来看,有利于缩小县域地理单元之间的地区收入差距。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结合2008-2012年湖南省87个县(市)的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县域地理单元的金融包容水平对县域人均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升县域地理单元的金融包容水平有助于提高县域地理单元的人均收入。金融包容水平的提高既可以直接提升收入水平,也可以通过提升经济发展水平间接促进收入水平的提高。国际经验表明,提升金融包容水平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结合面板分位数模型量化了金融包容水平与“相对收入差”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提升金融包容水平有利于缩小“相对收入差”,对于低收入县域地理单元的作用更为明显。因此,提升县域地理单元的金融包容水平,尤其是提升低收入水平的县域地理单元的金融包容水平,对于增加居民收入、缩小地理单元之间的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县域地理单元的金融包容水平较低,具体来看是该地区所拥有的金融资源较少。在市场化的经济环境中,资源通过市场进行配置,金融资源也是如此。从金融资源在地理上的分布来看,由于经济落后地区金融资源的效益较低,因此其所分布的金融资源相对较少,所对应的金融包容水平也相对较低,从而渗透性、使用效用性和可负担性都比较低。要发挥金融包容在提高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方面的作用,即需要通过市场干预和政策倾斜,从上述三个维度着手以提升经济落后地区的金融包容水平。使用效用性和可负担性是建立在渗透性的基础之上的,提升经济落后地理单元的金融包容水平首先需要提升其渗透性,加强其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在市场化的经济环境中,贷款会流向产出效率较高的地区,所以经济落后地区的贷款总量相对较少、存贷比较低,因此,要提高其使用效用性需要非市场化的政策干预,同时也要增加财政贴息,降低金融服务的使用成本,增加居民使用金融服务的积极性。政府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弥补市场化金融资源配置的不足,提高金融机构在经济落后地区开展业务的积极性。要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发起成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挥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优势,补充中、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的县域经济中的金融资源,以提升金融包容水平。 ①每千人储蓄账户数和贷款账户数;每万人和每百平方公里金融机构网点数;每万人和每百平方公里ATM数;人均贷款/GDP和人均储蓄/GDP。标签:金融论文; 收入差距论文; 人均收入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空间数据论文; 空间维度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 金融服务论文; 地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