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51006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持续、高速推进,我国建筑领域也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与此关联密切的给排水工程也获得了愈来愈广阔的市场。但是受制于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以及日趋紧张的自然资源,相关主体必须探索一条节能减排的新道路,才能促进给排水工程建设领域的长效发展。基于此,本文探究了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节能减排措施,希望可以有助于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给排水;工程施工;节能减排;现存问题;
引言
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建筑给排水工程建设及使用,所涉及的能源消耗约占建筑能源总消耗量的 10%-30%。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要想在建筑建设过程中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的具体要求,就不能忽视给排水部分的施工。因此,探究这一类型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节能降耗策略,对于我国建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有着较高的现实价值与实践意义。
1 现存问题探析
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源泉所在,同时也是人得以生生不息的重要保障。但是基于全球范围内水资源分布呈现的不平衡态势,我们必须全面落实“节约用水”、“节能减排”的具体要求,才可以助力我国建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给排水工程的建设也得到了愈来愈多主体的关注。实践证明,现阶段我国给排水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 给水系统问题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以及建造过程中,如果未能将建筑给水系统的出流压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就很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问题。现阶段,我国许多工程项目都存在着出流超压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工程经济价值以及社会效益的提升。
1.2 内部热水供应问题
对于广大居民来说,其日常生活必然离不开建筑内部热水的供应,所以这也成为给排水工程建设的重点所在。但是实践表明,许多建筑内部并未采用可循环的热水供应系统,这就使得实际的热水应用价值大打折扣。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不到位,在出水点以及热水器之间预留了较远的距离,使得人们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预先排出大量的冷水,这也造成了较大的资源浪费。
1.3 给排水系统问题
给排水工程建设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其投入使用之后的应用价值。但现实情况在于,许多工程建设所选用的系统配件、管路质量不合标准,所以在投入使用后普遍存在着渗漏问题。如果未能及时对其进行妥善的处理,不仅会浪费大量的水资源,甚至还会影响到广大业主的正常生产、生活。
2 节能减排措施
2.1 新型材料的选用
在传统的工程建造模式之下,镀锌钢管的应用十分广泛。虽然这一材料具有造价低的优势,但是一旦出现氧化现象,就会对水资源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问题。特别是在其长时间闲置之后,一旦开启就会放出大量锈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可以使用一些如不锈钢管、铝塑复合管等的新型材料,那么将会大大减少因为材料氧化而带来的水资源浪费。因此,在工程前期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落实与时俱进以及统筹兼顾的具体要求,避免出现单纯降低施工成本而忽视材料环保性、节能性的问题。具体来说,无论是阀门的选用,还是相关器具的配备,都应当全面考量材料价格、节水性能等多个要素,最终选择出最优的材料。
在给排水工程投入使用之后,配水器具以及卫生器具可以说是消耗水资源的“大户”。基于此,在前期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妥善的配置,实现其应用经济性与环保性的统一。我们以水龙头的安装为例,传统水龙头与以瓷芯节为代表的新型水龙头,二者在同样的水压条件之下,后者可以节省 20%-30% 的水资源,如果水压的数值提升,新型水龙头还可以帮助业主节约更多的资源。总而言之,给排水工程建设过程中材料的选用,必须全面落实经济性与节能性的具体要求,从源头处提升工程本体的经济价值。
2.2 水压要素的控制
针对现阶段普遍存在的,因给排水工程水压过高,而引起的配件损毁、水资源浪费等问题,相关建设人员必须将给排水工程的水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这一目的的实现,需要相关主体落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在全面了解建筑规模、用途以及建设要点的基础上,合理设置一个给排水水压额度,并以此为指导,开展后续的工程建设工作,从源头处降低出流超压问题的发生概率。在前期路线设计的过程中,相关主体应当全面了解入户家庭的情况,掌握其净水压力值以及相关设备的工作限额,确保供水压力始终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人工减压的方式,即在工程中安装相应规模的减压设备,避免出流水压超出既定的额度。需要注意的是,减压阀的设置必须依托于配水点的水压状况,从而在满足用户日常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单位时间内的水流流量,确保建筑给排水工程建设价值的最大化。在此基础上,针对给排水工程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热水供应浪费问题,在前期设计过程中,相关主体应当尽量选用可循环的室内热水供应系统,从而有效提升资源的利用率。除此之外,应当合理设置出水点与热水器之间的距离,适当在管道内部应用保温装置,尽可能降低水温调节对相关设备运行的影响。
2.3 中水系统的开发
现阶段,给排水工程管路的渗漏问题成为制约其规划、设计以及建造价值实现的重要因素,不仅深刻影响着广大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建筑的质量与安全。所以在前期设计环节,相关主体必须根据工程的规模、用途等要素,全面考量材料、工序、技术等施工要点,最终设计出一套科学的施工方案。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施工现场的环境,还是施工的温度要素,都会影响到给排水工程的建设情况。所以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在充分论证施工方案科学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之上,再将其落实到工程建设之中,从源头处
提升工程的建设质量。最后,应当严格把控材料的选用、购买、运输、管理等环节,切实保障管路的质量,避免出现因质量不过关而带来的渗漏问题。除此之外,针对一些特殊的部位,例如阀门处、管道节点处等,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应用一些新型防渗材料,提升连接处的稳定性、防渗性。除此之外,现阶段给排水工程建设过程中,愈来愈侧重于对中水的利用,这也成为该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如果可以有效利用并转化中水,那么将可以节约 30% 左右的水资源,还可以减少 40%左右的污水排放量。所以,相关主体应当全面了解建筑物所在区域的地理大环境以及内在小环境,掌握当地的水资源转化情况,建立起一套符合建筑情况的中水系统,最终实现节能减排的建设目标。
结语
总而言之,近些年来世界性的环境污染与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愈来愈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建筑领域的耗能大户,在给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以及建造过程中,必须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具体要求,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而这一目的的实现,需要相关主体从材料选用、水压控制以及系统设置等层面入手,不断提升工程建设的科学性、环保性,最终助力我国建筑事业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亚楠,刘伟杰.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节能减排的措施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2):140-141.
[2]王巧香,王燕.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节能减排措施的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04):215+251.
[3]陈铭,祝成成.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节能减排措施探讨[J].智能城市,2017,3(03):166.
[4]由长江.浅析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节能减排[J].科技风,2013(18):158.
论文作者:冯永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给排水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过程中论文; 节能论文; 工程论文; 水资源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