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子商考试点结束(论文文献综述)
田媛[1](2021)在《国内航空公司国际信用卡在线支付风险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信用卡作为较早兴起的一种便捷非现金支付工具,多年来使用场景和使用人群一直在稳步增长,全球大多数地区使用国际信用卡支付占消费类支付近一半的比例。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持续增长和国际商旅往来的增加,国际信用卡支付应用范围也在持续扩大,国内航空公司作为广泛接触国内外旅客的主体,随着国际航线的不断开拓和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对国际信用卡在线支付的需求逐渐提升,目前国内主流航司均已接入国际信用卡在线支付方式。S航空公司作为国内八大航空公司之一,境外购票旅客的占比也在逐年上升,2018年起公司陆续接到旅客投诉,对公司不支持国际信用卡支付方式表示不满,公司国际信用卡支付业务缺失的不利影响逐渐凸显。经调研国内其他航空公司情况,出于方便旅客购票及后续结算工作开展考虑,航司普遍使用第三方支付服务商提供的国际信用卡在线支付功能,S航空公司也对同一市场进行了考察。为了更好的拓展国际业务,完善公司支付体系,S航空公司决定采购并上线国际信用卡在线支付方式,以满足旅客的支付需求,丰富旅客购买方式,加强直销渠道竞争力,提升客户体验。国际信用卡在线支付业务具有特殊风险性,S航空公司作为收单商户,必须提前了解复杂的业务流程和各类潜在风险,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尽量避免可能因此产生的资金损失。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结合S航空公司的真实业务,采用文献分析法、访谈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国际信用卡在线支付的风险控制问题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现状,了解国际信用卡在线支付的基本流程、普遍存在的风险和业务问题,总结经验,为制定航空公司国际信用卡在线支付的风险控制方案提供理论支撑;其次在了解国际信用卡在线支付业务的基础上,通过调研国内航空公司相关业务的现状,设计、修改访谈问题,形成一份针对航空公司和供应商的访谈提纲,使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材料包含的显性内容和隐性内容进行全面研究,深入解读访谈信息中蕴涵的本质内容,提取重点问题进行详述,分析风险的形成机制和控制手段;再以文献研究和访谈分析为基础,通过收集和分析真实信用风险控制案例,进一步研究航空公司业务场景下应注意的信用风险问题以及对应防控手段。最后将以上研究结论融合形成风险管理方案。本文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实现了创新。理论方面,本文结合机票销售、退款、客户服务等要素对国际信用卡在线支付的风险控制进行了针对性分析,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更进一步,补充了航空公司领域国际信用卡在线支付相关文献研究的空白,为后续相关业务背景下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实践方面,本文完善了航空公司业务背景下的业务流程和风险管理模式,特别考虑了新冠疫情形势下不正常航班的特殊拒付情况,最终形成一份针对航空公司的国际信用卡在线支付风险控制方案,能为计划上线国际信用卡支付方式的航空公司提供参考。
李晓娟[2](2021)在《连云港城市专场推介会翻译实践报告 ——基于“理解、记忆、表达、应急”框架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笔者在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下属事业单位翻译服务中心实习期间,参与了连云港市人民政府专题推介会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借助参会人员的发言录音完成了模拟同声传译实践活动。该活动于2020年12月8日在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北京)举行,旨在借助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这一合作平台,面向上合组织成员国相关领域官员、专家和学者全方位推介展示连云港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本文以本次模拟同声传译实践活动为分析对象,以李长栓理解、记忆、表达和应急的翻译框架理论——UMEER实践框架作为支撑,详细介绍本次实践的前期准备过程、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主要翻译理论及其策略和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收获的经验和教训。实践报告的正文分为四个章节。在第一章中笔者首先对“连云港城市专场推介会”同声传译实践活动进行概述,包括同声传译活动的背景及具体内容;第二章中,笔者介绍了自己针对此次模拟同声传译实践活动所进行的译前准备过程,主要分为早期译前准备、中期译前准备和临场准备等阶段,同时对口译过程加以描述;在第三章中,笔者在UMEER实践框架下运用适当的翻译理论、翻译策略对此次模拟同声传译实践活动中的个别具体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报告的最后一章是总结与分析本次模拟口译实践活动,主要为笔者对本次模拟同传活动全过程的再认识,并就此提出自我要求。
孙凤龙[3](2018)在《电子商务模拟平台的需求分析与测试》文中研究说明电子商务的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提出,相关行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中国,职业学院以其教育方式的独特性为优势成为培养电子商务等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电子商务模拟平台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方便教师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水平。首先,本文阐述了面向职业教育的电子商务模拟平台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分析了研究现状,针对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并介绍了相关的开发技术与平台。然后采用头脑风暴和调查问卷的方法获取了需求信息,并对需求信息进行了评审,得到了用户需求分析大纲,并进行了细化方法研究。接着设计了本平台的功能需求与核心业务,将平台功能划分为六个子系统——B2C、C2C、B2B、物流网、网上银行及CA认证。该模拟平台针对实际教学,优化了系统的使用流程,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业务能力,尽可能真实的模拟电子商务的全过程。最后本文完成了该平台的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综上可知,相比较其它文献中的系统,本文中的系统优化了系统的业务结构划分,完善了功能模块,降低了系统的维护难度与运营成本,有效改进了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实操水平。
左彦鹏[4](2016)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步入内涵式发展阶段,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是关涉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关系到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名不副实",制约高职院校发展、影响高职教育内涵提升,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影响我国人才竞争力的提升。本研究以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为对象,以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理论为指导,选取广东、山东、江苏、辽宁、天津等省市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为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开展调查和访谈。研究采用的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调查的"双师型"教师个人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主体,是被调查对象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的认识与建议,共40个问题。访谈对象是来自高职院校商务英语、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电子、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双师型"教师。访谈提纲包括17个问题。本文共分五章。导论。本章首先着重阐述了选题的依据:国家将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作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师资队伍建设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提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因素;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名不副实"。进而作者阐明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即通过本研究解决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通过系统研究来阐释和拓展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然后作者对国内外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将我国研究高职"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孕育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并总结了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研究特点;进而提出了关于我国高职"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接着阐述了本研究的内容、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以及方法、思路与进度。第一章从高职培养目标、教育教学特点、培养对象的特点、课程特点等方面界定其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确定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并且在阐释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特征基础上,依据各类教育法律法规、政府的政策文件,构建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的理论模型,理论模型主要包括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及其内涵,主要有高尚的"专业道德"、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能力",高质量的"专业服务"。第二章,本研究运用实证研究法,即以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理论模型为指导,编制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研究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现状,通过对一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的实证研究,真实地显现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包括: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道德弱化;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育理念不够先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不够合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不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服务质量不高。第三章主要探究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低下的原因。根据第二章的实证研究结果,笔者讨论了国家政策、制度、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自身等方面的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度阐释。包括: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缺失;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制度不完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前培养存在明显不足;高职院校自身原因;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个人原因,等等。第四章,在第三章原因分析基础上,主要论述了提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的策略。本研究提出了如下策略:构建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完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前培养制度;校企合作培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不断谋求自我更新与提升。
王淑华[5](2013)在《互联网公共性的建构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的公共性不仅成为大众传播领域的重要主题,也成为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哲学等其他社会学科关注的共同话题。通过互联网行为主体的实践过程,我们可以解读出互联网公共性的意涵:互联网是网络公众基于公共利益进行表达和沟通协商的网络公共广场。首先,计算机科技的发展形成了高速和高容量的信息传播公共广场,这虽是虚拟的象征空间,但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不仅是信息传播的公共广场,也是网络公众实现自我建构的公共空间;其次,网络公众因共同议题和公共利益而聚集在一起,自主参与理性、思辨性的讨论和论辩;再次,网络公众通过表达沟通形成虚拟社区的传播网络,弱关系下的桥接式交往更有利于网络公共参与,其中言论表达以有效性、深刻性和反思性为依据,沟通协商以互动性、理性和多元性为依据;最后,网络公众表达沟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这种公共利益以公共议题为基础,以共同之善为理念,以公共舆论发展为表现,而网络协商民主作为网络公众实践中一种较为理想的政治治理方式,促使网络公众积极参政议政,有助推动社会变革和民主发展。从网络公众的实践来看,商业因素、政治因素、法律因素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等外部环境因素,网络公众的道德自律、价值规范以及沟通传播的经验范围等内部因素,都会对互联网的公共性造成影响。互联网中充斥着各种权力的斗争和合谋,这使公共性时刻面临结构转型和功能转化的危险。但互联网上的网络公众并非是消极被动的,他们能发挥积极性和自主性,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智慧,采取策略性的抵制战术进行反抗,在与权力资本的博弈中维护公共性的纯洁。这种“弱者的反抗”对公共性的促进作用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个水滴石穿的过程,因此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王立平[6](2006)在《加拿大出版教育述要》文中指出加拿大的出版教育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近年来,加拿大各高校与出版界密切合作,开设了多层次的出版教育,为加拿大出版界培训、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促进了加拿大出版业的发展。以下,我们对加拿大高校各种形式的出版教育做一个详细的考察。
魏功[7](2006)在《基于UML和设计模式的Web应用开发》文中指出软件的规模和复杂度不断增加,使得软件开发面临巨大的挑战。软件复用被视为解决软件危机、提高软件生产率和质量的可行途径。相比较而言,设计模式是高层次的软件复用,也更加切实可行。设计模式是面向对象软件设计中的一些经验的抽象总结,它对于软件设计开发的整个领域都是适用的,并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开发。因此,这些经验可以指导Web应用程序的开发,实现灵活可变的系统架构,在需求发生变化时,可以方便地调整系统,以最小的代价使原有系统适应新的需求。本文主要讨论UML和设计模式在构建Web应用程序中的应用。通过构建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艺术专业考生术科成绩报送系统(以下称艺术报送系统)来说明正确运用UML和设计模式对于构建复杂Web应用程序的意义。
二、电子商考试点结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子商考试点结束(论文提纲范文)
(1)国内航空公司国际信用卡在线支付风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论文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2.1 论文研究方法 |
1.2.2 论文研究框架 |
1.3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际信用卡支付相关文献综述 |
2.1.1 国际信用卡定义 |
2.1.2 国际信用卡支付业务原理 |
2.1.3 国际信用卡安全验证机制 |
2.1.4 国际信用卡支付业务特点 |
2.2 国际信用卡支付业务风险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国际信用卡支付业务风险定义 |
2.2.2 国际信用卡支付业务风险形式 |
2.2.3 国际信用卡支付业务风险控制方案 |
2.3 第三方支付服务商运营国际信用卡支付业务的相关文献综述 |
2.3.1 第三方支付服务定义 |
2.3.2 第三方支付运营国际信用卡支付业务特点 |
2.3.3 第三方支付运营国际信用卡支付业务风险形式 |
2.3.4 第三方支付运营国际信用卡业务风险控制方案 |
2.4 文献总结 |
第3章 访谈设计与分析 |
3.1 访谈研究准备 |
3.1.1 国内业务现状 |
3.1.2 访谈目的 |
3.1.3 访谈方式 |
3.1.4 访谈对象 |
3.1.5 访谈提纲 |
3.2 风险控制措施分析 |
3.2.1 第三方支付服务主体风险 |
3.2.2 网络安全风险 |
3.2.3 汇率风险 |
3.2.4 资金周转风险 |
3.2.5 支付成本风险 |
3.2.6 信用风险 |
3.3 访谈分析总结 |
3.3.1 国际信用卡在线支付风险控制措施 |
3.3.2 其他业务重点 |
第4章 案例分析 |
4.1 案例分析准备 |
4.1.1 案例分析目的 |
4.1.2 案例分析的外部效度增强 |
4.2 国内航空公司欺诈拒付案例 |
4.2.1 国内航空公司欺诈拒付案例描述 |
4.2.2 国内航空公司欺诈拒付案例分析 |
4.3 国外航空公司欺诈拒付案例 |
4.3.1 国外航空公司欺诈拒付案例描述 |
4.3.2 国外航空公司欺诈拒付案例分析 |
4.4 国内航空公司不正常航班争议善意拒付案例 |
4.4.1 不正常航班争议善意拒付案例描述 |
4.4.2 不正常航班争议善意拒付案例分析 |
4.5 国内航空公司服务争议善意拒付案例 |
4.5.1 服务争议善意拒付案例描述 |
4.5.2 服务争议善意拒付案例分析 |
4.6 普通购物电商欺诈拒付案例 |
4.6.1 普通购物电商欺诈拒付案例描述 |
4.6.2 普通购物电商欺诈拒付案例分析 |
4.7 普通购物电商服务争议善意拒付案例 |
4.7.1 普通购物电商服务争议善意拒付案例描述 |
4.7.2 普通购物电商服务争议善意拒付案例分析 |
4.8 案例分析总结 |
第5章 国际信用卡在线支付风险控制方案 |
5.1 方案设计思路 |
5.2 采购需求文档 |
5.2.1 支付供应商采购需求 |
5.2.2 风控供应商采购需求 |
5.3 内部风控系统 |
5.4 内部风控小组 |
第6章 总结 |
6.1 研究总结 |
6.2 管理启示 |
6.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6.3.1 研究局限 |
6.3.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航空公司访谈记录 |
附录2 供应商访谈记录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连云港城市专场推介会翻译实践报告 ——基于“理解、记忆、表达、应急”框架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РЕФЕРАТ |
第一章 “连云港城市专场推介会”同声传译实践活动概述 |
1.1 “连云港城市专场推介会”同声传译实践活动背景介绍 |
1.2 “连云港城市专场推介会”同声传译实践活动内容介绍 |
第二章 任务过程 |
2.1 早期译前准备 |
2.1.1 背景资料查找 |
2.1.2 背景资料准备 |
2.1.3 平行文本参阅 |
2.2 中期译前准备 |
2.2.1 中方资料提供 |
2.2.2 完善补充术语表 |
2.3 临场准备 |
2.4 口译过程 |
第三章 基于UMEER实践框架的案例分析 |
3.1 UMEER实践框架介绍 |
3.2 理解问题 |
3.2.1 专业知识理解不足 |
3.2.2 文化背景理解不足 |
3.3 记忆问题 |
3.3.1 密集型信息的记忆与输出 |
3.3.2 顺句驱动的恰当应用 |
3.4 表达问题 |
3.4.1 解释性信息增补 |
3.4.2 转化流水句 |
3.5 应急问题 |
3.5.1 合理猜译 |
3.5.2 概括翻译 |
第四章 结语 |
4.1 实践收获 |
4.2 实践总结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词汇表 |
附录二 原文与译文译本 |
致谢 |
(3)电子商务模拟平台的需求分析与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 |
2.1 B/S实现模式 |
2.2 技术选型 |
2.3 敏捷软件开发 |
2.3.1 敏捷的优势 |
2.3.2 主要的敏捷方法 |
2.4 测试驱动开发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需求分析 |
3.1 需求分析相关概念 |
3.2 电子商务模拟平台的需求开发 |
3.2.1 电子商务模拟平台的头脑风暴 |
3.2.2 电子商务模拟平台的调查问卷 |
3.3 电子商务模拟平台的需求分析 |
3.3.1 电子商务模拟平台目标需求 |
3.3.2 电子商务模拟平台业务需求 |
3.3.3 电子商务模拟平台功能需求 |
3.3.4 子系统功能需求 |
3.4 电子商务模拟平台的需求评审 |
3.4.1 充分准备评审 |
3.4.2 精心挑选评审人员 |
3.4.3 建立标准合理的评审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子商务模拟平台的设计 |
4.1 电子商务模拟平台的整体设计思路 |
4.2 电子商务模拟平台的具体模块设计 |
4.2.1 B2C管理子系统 |
4.2.1.1 B2C商户入驻子模块设计 |
4.2.1.2 B2C前台购物网站子模块设计 |
4.2.1.3 B2C后台管理子模块设计 |
4.2.2 C2C管理子系统 |
4.2.3 B2B管理子系统与物流网 |
4.2.3.1 B2B交易平台功能需求 |
4.2.3.2 B2B采购商后台管理功能需求 |
4.2.3.3 B2B供应商后台管理功能需求 |
4.2.3.4 物流网功能需求 |
4.2.4 网上银行模拟子系统 |
4.2.5 CA认证模拟子系统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子商务模拟平台的测试 |
5.1 测试技术 |
5.1.1 白盒测试技术 |
5.1.2 黑盒测试技术 |
5.1.3 灰盒测试技术 |
5.2 电子商务模拟平台的功能测试 |
5.2.1 测试计划 |
5.2.1.1 B2C子系统功能测试 |
5.2.1.2 C2C子系统功能测试 |
5.2.1.3 B2B子系统功能测试 |
5.3 电子商务模拟平台的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 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
(二) 师资队伍建设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 |
(三) 提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因素 |
(四)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名不副实"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关于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 |
(二) 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 |
(三) 对于已有研究的评价 |
四、研究内容、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本章小结 |
第一章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的理论构建 |
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 |
(一)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 |
(二) 高职教育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 |
(三)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特征 |
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的结构 |
(一) 概念界定 |
(二)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结构 |
三、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内涵 |
(一) 高尚的专业道德 |
(二) 先进的教育理念 |
(三) 丰富的专业知识 |
(四) 娴熟的专业能力 |
(五) 高质量的专业服务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状况调查结果 |
一、调查方案设计与实施 |
(一) 调查方案设计 |
(二) 调查实施 |
二、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的状况 |
(一)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的总体情况 |
(二)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存在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缺失 |
(一) 教师专业标准的内涵及意义 |
(二)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缺失的原因 |
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制度不完善 |
(一) 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内涵及意义 |
(二)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制度不完善 |
三、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前培养缺位 |
(一) "双师型"教师引进和培养存在明显的"唯学历"倾向 |
(二) "双师型"教师教育存在严重的学术化倾向 |
(三) "双师型"教师教育存在"去师范化"倾向 |
(四) "双师型"教师教育缺乏"校企合作"机制 |
四、高职院校提供的"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环境不理想 |
(一) 高职院校对"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缺乏规划 |
(二) "双师型"教师入职培训内容单调 |
(三) 教师培训受限,专业知识、实践技能提升有限 |
(四)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难度较大,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提升落空 |
(五) 专业的不断调整限制"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提升 |
五、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个人自身原因 |
(一) "双师型"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意识淡薄,影响专业素质的提升 |
(二) "双师型"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目标不明确,影响专业素质的提升 |
(三) "双师型"教师的科研能力薄弱,影响专业素质的提升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策略 |
一、构建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 |
(一) 高职"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构建理念 |
(二) 高职"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内容 |
(三) 国际经验给予的启示 |
二、建立科学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
(一) 建立科学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
(二) 建立科学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考核制度 |
(三) 建立科学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激励制度 |
(四) 国际经验给予的启示 |
三、完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前培养制度 |
(一) 完善"双师型"教师职前培养内容 |
(二) 完善"双师型"教师职前培养途径 |
四、完善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 |
(一) 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培训基地 |
(二) 建立高职"双师型"教师定期参加企业基本单位训练与职业实践机制 |
(三) 国际经验给予的启示 |
五、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自我更新与提升的路径选择 |
(一) 制定符合"双师型"教师实际情况的生涯发展规划 |
(二) "双师型"教师个人积极参与企业实践 |
(三) 积极提升"双师型"教师科学研究能力 |
(四) 构建"双师型"教师学习型教学共同体 |
(五) 提升"双师型"教师的反思能力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调查问卷 |
附录2 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问题的访谈提纲 |
附录3 某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实施与管理办法 |
附录4 某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之人才培养方案(节选) |
附录5 某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智能家电方向)专业之人才培养方案(节选) |
附录6 访谈记录1 |
附录7 访谈记录2 |
附录8 访谈记录3 |
附录9 访谈记录4 |
附录10 访谈记录5 |
附录11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堂教学实录1 |
附录12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堂教学实录2 |
附录13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堂教学实录3 |
附录14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堂教学实录4 |
后记 |
(5)互联网公共性的建构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及研究目的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目的与问题 |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分析 |
1.2.1 传统大众传媒公共性研究现状分析 |
1.2.2 互联网公共性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视角 |
1.3.2 研究方法 |
1.4 基本框架 |
2 公共性理论溯源 |
2.1 阿伦特和古典公共性理论 |
2.1.1 社会三分理论 |
2.1.2 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 |
2.1.3 古典公共领域的公共性的特征 |
2.1.4 公共领域的衰退 |
2.1.5 评价 |
2.2 哈贝马斯和资产阶级公共性理论 |
2.2.1 三种公共领域 |
2.2.2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公共性特征 |
2.2.3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
2.2.4 评价 |
2.3 泰勒和多元公共性理论 |
2.3.1 多元公共领域 |
2.3.2 多元公共领域的公共性的特征 |
2.3.3 评价 |
2.4 弗雷泽和次反公共性理论 |
2.4.1 次反公共领域 |
2.4.2 次反公共性的特征 |
2.4.3 评价 |
3 互联网的媒介生态及公共性意涵 |
3.1 互联网的媒介生态 |
3.1.1 媒介科技生态 |
3.1.2 媒介文化生态 |
3.1.3 媒介社会生态 |
3.1.4 媒体融合 |
3.2 互联网的公共性意涵 |
3.2.1 公共性的西方视角 |
3.2.2 公共性的中国视角 |
3.2.3 互联网的公共性意涵 |
4 作为公共广场的互联网 |
4.1 互联网公共广场的基本形态 |
4.1.1 网络论坛、BBS |
4.1.2 博客 |
4.1.3 视频网站 |
4.1.4 微博 |
4.1.5 社交网络(SNS) |
4.1.6 即时通信平台(IM) |
4.1.7 网络百科全书网站 |
4.1.8 新闻反馈版块 |
4.2 作为公共广场的空间特性 |
4.2.1 科技空间和信息空间 |
4.2.2 虚拟的社会想象空间 |
4.2.3 内心空间和表达空间 |
4.2.4 三种空间的互联网实践 |
4.3 互联网公共性的跨国发展 |
4.3.1 跨国界的公共空间 |
4.3.2 互联网公共性的跨国发展 |
4.3.3 互联网公共性跨国发展的潜在危机 |
5 互联网的公众 |
5.1 互联网上的大众特征 |
5.1.1 互联网普及率与网民结构概述 |
5.1.2 互联网上的大众特征 |
5.2 互联网上的公众特征 |
5.2.1 公众的涵义 |
5.2.2 互联网上的公众现状 |
5.3 互联网上的公众特征 |
5.3.1 权力眼睛下的匿名主体 |
5.3.2 符号交流和行动的少数派 |
5.3.3 公共议题虚拟共同体的弱关系群体 |
6 互联网的沟通协商 |
6.1 互联网表达沟通的思想简介 |
6.1.1 表达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思想简介 |
6.1.2 沟通协商的思想简介 |
6.2 互联网表达沟通特征和模式 |
6.2.1 互联网表达沟通特征 |
6.2.2 互联网公众的表达沟通模式 |
6.3 互联网表达沟通的现状特征——基于人民网“强国论坛”的分析 |
6.3.1 网络论坛与表达沟通 |
6.3.2 互联网表达沟通的现状特征——以人民网“强国论坛”为例 |
6.3.3 结论 |
7 互联网的公共利益 |
7.1 网络公共利益的界定 |
7.1.1 网络公共利益的界定 |
7.1.2 网络公共利益的特点 |
7.1.3 网络公共利益的实现条件 |
7.2 网络公共利益的生成:网络公共议题的形成和发展 |
7.2.1 网络公共议题的分类 |
7.2.2 网络公共议题的舆论传播过程 |
7.2.3 网络公共议题的发展特点 |
7.3 互联网的民主发展 |
7.3.1 传媒与民主 |
7.3.2 互联网民主的表现形式 |
7.3.3 互联网的协商民主特点 |
8 互联网公共性的转型与实践 |
8.1 互联网公共性的结构转型 |
8.1.1 互联网公共性和私人化的融合 |
8.1.2 从推动民主到大众娱乐 |
8.1.3 从关注社会到回归个人 |
8.1.4 虚拟资本的运作与现实资本的移植 |
8.2 互联网公共性的功能转化 |
8.2.1 从公众参与到网络暴力 |
8.2.2 公共性遭遇现实社会资本的渗透 |
8.2.3 新闻媒体及媒介从业人员的网络定位 |
8.3 弱者的抵制与资本的转化:公共性的实践 |
8.3.1 抵制与反抗:弱者的实践 |
8.3.2 资本转化与重生:由虚拟场域到现实社会 |
9 结论 |
9.1 理想型互联网公共性的实现条件 |
9.2 本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7)基于UML和设计模式的Web应用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艺术报送系统设计简介 |
2.1 开发背景 |
2.2 基于Duwamish 分层思想的系统结构 |
2.3 创新点 |
2.4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UML 介绍 |
3.1 UML 概述 |
3.1.1 UML 的出现 |
3.1.2 UML 语义 |
3.1.3 语言的形式化表示方法 |
3.2 UML 的图形表示 |
3.2.1 用例图 |
3.2.2 类图 |
3.2.3 交互图 |
3.2.4 状态图 |
3.2.5 活动图 |
3.2.6 实现图 |
第四章 .NET 介绍 |
4.1 .NET 框架 |
4.2 ASP.NET 与C#.NET 介绍 |
4.3 ASP.NET 与C#.NET 优点 |
4.4 .NET Framework 概述 |
4.4.1 Sqlparameter 类 |
4.4.2 DataRow 类 |
4.4.3 DataColumn 类 |
4.4.4 DataTable 类 |
第五章 设计模式在构建Web 系统中的应用 |
5.1 Web 程序中设计模式简介 |
5.2 单体模式 |
5.3 工厂模式 |
5.4 观察者模式 |
5.5 MVC 模式 |
第六章 艺术报送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实现 |
6.1 用户需求分析 |
6.1.1 用户需求 |
6.1.2 程序流程 |
6.2 需求分析建模 |
6.3 系统行为建模 |
6.3.1 顺序图 |
6.3.2 构件图 |
6.4 数据建模 |
6.5 艺术成绩报送系统架构的模式设计 |
6.5.1 单体(例)模式在系统中的应用 |
6.5.2 工厂模式在系统中的应用 |
6.5.3 观察者模式在系统中的应用 |
6.5.4 MVC 模式在系统中的应用 |
6.6 功能实现 |
6.6.1 登陆界面 |
6.6.2 主界面 |
6.6.3 管理员操作 |
6.6.4 院校操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电子商考试点结束(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内航空公司国际信用卡在线支付风险控制研究[D]. 田媛. 山东大学, 2021
- [2]连云港城市专场推介会翻译实践报告 ——基于“理解、记忆、表达、应急”框架的分析[D]. 李晓娟.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02)
- [3]电子商务模拟平台的需求分析与测试[D]. 孙凤龙. 内蒙古大学, 2018(02)
- [4]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研究[D]. 左彦鹏. 辽宁师范大学, 2016(06)
- [5]互联网公共性的建构与实践研究[D]. 王淑华. 浙江大学, 2013(01)
- [6]加拿大出版教育述要[A]. 王立平. 编辑人才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6
- [7]基于UML和设计模式的Web应用开发[D]. 魏功. 天津大学,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