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特大城市发展的状况、特征及问题刍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刍议论文,特征论文,状况论文,我国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从全球情况来看,早在1994年,就有人预测——在2000年,世界上已有大于400座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其中28个是人口超过800万的特大城市,并且有2/3会在发展中国家(Fuchs andal,1994,quoted by Popline data base)。① 在未来的二三十年中,世界人口估计会增长超过20亿,联合国有关机构认为城市地区将会吸收大部分增长的人口,到2015年,全球将会拥有23个特大城市,而其中19个将在发展中国家。全球性的特大城市,即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地区,将会是这种增长的象征。② 以全球性的特大城市为核心的大都市区已经成为了西方许多发达国家以及亚洲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城镇化主流的地域空间模式,它们日益受到区域乃至国家的广泛关注,并对全球的政治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③。预计到2030年,全球的城镇化率将达到60%,城市人口将会从2000年的29亿增长到2030年的50亿。④ 在全球化背景下,资金、人才、信息等趋向有限的城市集中,特大城市增长迅速,在世界城市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便是将来全球人口保持稳定的时候,特大城市的人口仍将增加(农村人口不断进入特大城市),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
在这种情况下,研究我国特大城市近年来的发展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可能的对策,有助于在未来可预见的城镇化快速增长期内制定合理的特大城市发展政策,更好的发挥特大城市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作用。
2 我国特大城市的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2007年底,我国城镇人口5.94亿人,城镇化水平44.9%,比1982年的21.1%提高23.8个百分点,25年间年均增长0.95个百分点。按照城市非农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是特大城市的标准⑤,1997年底我国特大城市达到34个,到了2006年,这一城市数量达到了55个。此外,还存在着大量由于流动和暂住人口急剧增加而实际达到特大城市规模的城市。
特大城市在我国经济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并在经济活动组织、技术创新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统计,目前的55个特大城市人口占我国城市人口总量的30.12%,其经济总量占全国的55.85%(2006年数据),集中了全国大多数教育和科研资源。《2007—2008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在近五年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20个城市排行中(统计区间为2001—2005年),中国城市占了15席⑥,占了75%,中国上榜的城市多为现行标准下的特大城市。同期,以特大城市为主的都市区和特大城市较为密集的都市连绵区成长迅速,成为我国对外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对内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例如,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城镇密集地区,以不足3%的国土面积,聚集了全国14%的人口,创造了42%的国内生产总值,吸引了79%的外来投资,在辐射带动城乡和区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预计未来10~15年,我国城镇化仍将保持年均0.8~1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⑦。同时,我国紧缺的资源条件和日益紧张的环境约束使得我们必须寻求一种空间形态、功能组织与效率兼备的新型地域空间模式,重点发展特大城市为主的城市群地区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重要举措,建设特大城市已经成为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广西壮族自治区到2010年将会有3个特大城市南宁(210万人)、柳州(160万人)、桂林(100万人)⑧。福建省《“十一五”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将拥有福州、厦门、泉州三个特大城市⑨。一时间,关于这些地区可持续发展、空间合理利用、跨政区协调、管理政策改革等方面的学术探讨大量出现。⑨⑩(11)(12)(13)
图1 2006年拥有10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分布示意图
资料来源:Megacity- Wikipedia,the free encyclopedia.htm
3 我国现有特大城市的量化分析
然而,已有的多以个别地区的研究为主,缺少从全国层面对我国特大城市目前发展状况的整体分析,本文试图通过量化分析补充这方面工作。利用现有特大城市的2006年数据进行分析(数据分别来自2006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2006年《中国城镇建设统计年鉴》),这里主要选取城市人口、建成区用地、GDP三项指标。通过分析发现,单一指标状态下,特大城市呈梯度分布;人均指标状态下,特大城市呈现首位分布的特征;多指标协同性分析则表明,总体来讲特大城市的人口、用地、经济总量具有同步指向的特征,但东部地区的土地利用效率较高,而中西部地区则土地利用效率较低。
3.1 人口、用地、经济总量的单一分析
单一指标分析发现特大城市的等级规模分布存在明显的梯度分布特征。从城市常住人口规模看,特大城市平均人口规模达到420万人,在400万和600万人口规模处存在两个较为明显的折点;从建成区的面积看,平均面积达到255k,在300和400k处存在两个明显的折点;从GDP指标看,平均GDP达到1406亿元,在1500和2000亿处存在两个较为明显的折点。
图2 我国现有特大城市常住人口规模分析
资料来源:根据2006年全国城镇建设统计年鉴由作者自绘
图3 我国现有特大城市的建成区面积规模分析
资料来源:根据2006年全国城镇建设统计年鉴由作者自绘
图4 我国现有特大城市市辖区的GDP分析
资料来源:根据2006年全国城镇建设统计年鉴由作者自绘
3.2 人均指标的分析
这里选择人均GDP和地均GDP两个指标来进行分析。从分析结果来看,全市人均GDP、全市地均GDP和市辖区人均GDP三个指标的等级规模分布看,属于典型“高位型”分布,即该指标的前2~3位城市的指标较高,之后陡然下降,呈连续分布。而市区地均GDP的分布则相对较为连续,仅在82000万元/k处出现一个折点外,其他部分分布较为连续。
3.3 三指标协同分析
从多指标的协同分析看,城市人口、建成区面积与市辖区GDP指标呈现较为一致的波动,除个别城市波动较大外,大部分城市三个指标的分布具有较强的协同性,这与指标所表征的“城市规模”有关,即如果城市人口规模大,则用地规模和GDP规模也相对较大。偏差较大的城市往往表现为两类:一类是城市人口规模大,建成区用地规模相对较小,主要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二是城市人口和建成区用地规模较大,而GDP的规模相对较小,主要是中西部的城市。
图5 我国现有特大城市人均GDP规模分析
资料来源:根据2006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全国城镇建设统计年鉴由作者自绘
图6 我国现有特大城市地均GDP规模分析
资料来源:根据2006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全国城镇建设统计年鉴由作者自绘
图7 我国现有特大城市市辖区人均GDP规模分析
资料来源:根据2006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全国城镇建设统计年鉴由作者自绘
图8 我国现有特大城市市辖区地均GDP规模分析
资料来源:根据2006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全国城镇建设统计年鉴由作者自绘
图9 我国现有特大城市人口及建成区的相关性分析
资料来源:根据2006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全国城镇建设统计年鉴由作者自绘
图10 我国现有特大城市人口、建成区及GDP的协同分析
资料来源:根据2006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全国城镇建设统计年鉴由作者自绘
4 我国特大城市发展的特征概括
4.1 空间分布总体相对均衡,向城镇群适度集中
通过分析2006年55个特大城市的空间分布情况,发现华东地区、中南地区特大城市最多,居前二位,占总数的58%。从特大城市在我国六大分区看,东部沿海特大城市数量最多,达到30个,占总数的55%;其次是中部地区9个,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各8个。从我国几个主要城镇群来看,长三角、珠三角城镇群特大城市数量分别为7个,京津冀5个,山东半岛城镇群4个,东北经济区占8个,五者合计特大城市数量达31个,占总数的56%。
图11 2006年底我国现有的特大城市空间分布
资料来源:根据2006年全国城镇建设统计年鉴由作者自绘
4.2 特大城市数量与人口和经济分布相关,但存在区域差异
特大城市是各自省份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以及对外联系的枢纽,是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综合表现。通常认为,该省的经济越是发达,人口规模越大、密度越大的省份,中心城市规模越大,越容易产生特大城市。我们选择各省份特大城市数量相对人口分布的优势度和特大城市数量相对GDP的优势度15来分析。除个别直辖市外,可以认为该值如果大于1,往往表示特大城市的数量能满足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果该值小于1,则说明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需要培养特大城市。
图12 2006年我国各省份特大城市数量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2006年全国城镇建设统计年鉴由作者自绘
经分析,就特大城市数量相对人口分布的优势度而言,辽宁、天津、江苏、山西、广东、吉林、北京等省份位于前列,特大城市较为发育。而西部地区则由于人口规模小、密度低,特大城市发育较少。
图13 2006年我国各省份特大城市数量相对人口的优势度
资料来源:根据2006年全国城镇建设统计年鉴由作者自绘
就特大城市数量相对GDP的优势度而言,山西、吉林、甘肃、贵州、辽宁省发展相对较好,该值明显大于1,而安徽、河南、湖南、湖北、浙江则相对较少,对其社会经济的带动能力往往表现不足。
4.3 作为城镇网络体系的主要节点,具有广阔的腹地
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城市体系及其空间格局总是由几个特大城市主导的,这些特大城市在空间上是城镇网络的核心节点;在功能上整合区域资源,带动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全国城市体系非常复杂,远距离的整合联系并非易事,大区域的中心城市扮演的角色也就尤其重要,既是区域中心,参与区域竞争,也是国际竞争的核心主体。
图14 2006年我国各省份特大城市数量相对GDP的优势度
资料来源:根据2006年全国城镇建设统计年鉴由作者自绘
图15 我国大区级特大城市形成的城市网络体系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4.4 强动力引导下向区域联合发展转变
我国特大城市城镇空间发展迅速,除了受到生产力高速发展影响外,还有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交通条件变化、居住需求增加等因素,市场力和政府力是共同的作用因素(15)(16)(17)(18)(19)。特大城市在表现出强劲发展动力的同时,一段时间内还会延续集中化发展的趋势,并逐渐向有意识的多中心分散方向发展(20)(21)(22)(23)(24)(25)(26)。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些原来以单核心模式发展的特大城市都在重新修订各自的城市和区域发展计划,并开始有目标的在城镇密集地区组织经济协作区。如80年代的京津唐国土规划研究、上海经济区规划研究和90年代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国土与区域规划研究、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域城市群规划等,都在谋求增强自身的经济辐射能力的同时,共同增加信息和物质的流通,共同建设区域性基础设施等措施,完善城镇体系,向“特大城市地区”的方向发展(27)。
5 问题及建议
5.1 特大城市的界定标准应该反映城镇化发展变化
中国城镇化的最大特征就是速度特别快,目前常住人口规模达到100万的城市数量远远超过现有统计的55个,说明现行的非农人口大于100万的特大城市界定标准明显偏低,不再适合当前城市体系优化和国家、区域发展的需求。低标准下界定的过多的特大城市可能分散有限的资源,且有些城市实际难以承担大区域中心的功能,难以发挥带动区域整体发展的作用。因此,特大城市的界定标准应体现不同阶段城镇化发展的特征,可遵循以下三个原则进行调整:第一,充分考虑大量的流动人口,这些人口往往为所在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共同享受着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服务,理应纳入特大城市的统计口径;第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东中西部特大城市的界定标准应根据区域条件而有所不同,鼓励培育一些重要的城市成为特大城市,以带动区域的发展;第三,特大城市作为国家提高区域发展,优化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应体现政策的引导性和规划管理的易实施性。以有利于研究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城市发展政策。
5.2 多角度评判特大城市的发展状况
城市区域化与区域城市化成为当今世界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城市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城市所依托区域间的竞争,单纯依靠城市人口指标无法衡量特大城市的真实实力。
以市区非农业人口作为唯一标准判断特大城市,有两个问题:首先,随着市场化的推进,人口流动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少,暂住人口在城市规模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应予以充分考虑;其次,城乡二元管理体制下,城市中存在着大量的农民工——流动人口,这部分人长期生活在城市中,但无法享受城市提供的设施和保障。但目前的特大城市界定标准并没有反映这一点。此外,中国人口众多,区域分布不平衡,单纯以人口作为特大城市的标准,并不能反映中国东中西不同地区的城镇化发展特征。而且,城市用地和城市经济总量是城市规模的重要衡量标准,也是城市管理的主要对象,应建立城市实体地域概念,综合城市人口、城市用地、城市经济总量三个方面的数据,有利于客观准确地掌握特大城市的发展状况,为制定合理的引导政策奠定基础。
收稿日期:2009-06-08
注释:
① 资料来源:Forbes_com.htm.
② 资料来源:http://archive.tpt.org/smallworld/urbanization.html.
③ 皇甫玥,张京祥,邓化媛.大都市区化:特大城市地区城市化的新特征——基于南京的实证研究,现代城市研究,2008(1):27-33.
④ Megacities Of The Future- Forbes_com.htm.
⑤ 2006年中国城镇建设统计年鉴说明。
⑥ 这20个城市依次是:包头、呼和浩特、烟台、东莞、巴库(阿塞拜疆)、中山、惠州、潍坊、芜湖、玛瑙斯(巴西)、威海、合肥、多哈(卡塔尔)、日照、南昌、维拉克斯(墨西哥)、鄂木新克(俄罗斯)、淄博、深圳和苏州。
⑦ 中国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集体采访会背景材料,www.mohurd.gov.cn.
⑧ 黄世钊.2010年南宁柳州桂林要“长”成特大城市,法治快报/2007年/3月/21日/第001版。
⑨ 福建“十一五”要建3个特大城市,福建工商时报2006年12月6日第2版。
⑩ 吴良镛,毛其智,张杰.面向21世纪——中国特大城市地区持续发展的未来——以北京、上海、广州三个特大城市地区为例[J].城市规划,1996,(4):22-27.
(11) 张卫宁,李保峰.超级大城市:大都市还是莫洛赫火神[J].城市问题,1998,(6):41-42.
(12) 诸大建.上海大都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J].城市规划汇刊,1999,(4):43-47.
(13) 徐海贤.大都市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其调控[J].城市问题,2001,(1):11-13.
(14) 特大城市数量相对人口分布的优势度是指该省特大城市数量占全国特大城市数量的比重与该省人口占全国人口数量比重的比值,下面的特大城市数量相对GDP的优势度类同。
(15) 姚士谋,陈爽.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空间演化趋势[J].地理学报,1998,增刊:1-10.
(16) 姚士谋.中国大都市的空间扩展[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8.
(17) 姚士谋,朱英明,陈振光,等.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
(18) 陶松龄,甄富春.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演化与上海大都市增长[J].城市规划,2002,26(2):43-48.
(19) 王兴平,崔功豪.新经济时代的中国大都市热点空间分析[J].人文地理,2003,18(1):44-48.
(20) 阎小培,贾莉,李建平,等.转型时期的中国大都市发展[J].人文地理,2000,15(2):7-14.
(21) 张京祥,崔功豪,朱喜钢.大都市空间集散的景观、机制与规律——南京大都市的实证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3):48-51.
(22) 石忆邵.从单中心城市到多中心城市——中国特大城市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J].城市规划汇刊,1999,(3):36-39.
(23) 姚士谋,陈爽.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空间演化趋势[J].地理学报,1998,增刊:1-10.
(24) 阎小培,贾莉,李建平,等.转型时期的中国大都市发展[J].人文地理,2000,15(2):7-14.
(25) 宗跃光.大都市空间扩展的廊道效应与景观结构优化——以北京市区为例[J].地理研究,1998,17(2):119-124.
(26) 何春阳,陈晋,史培军,等.大都市区城市扩展模型——以北京城市扩展模拟为例[J].地理学报,2003,58(2):294-304.
(27) 吴良镛,毛其智,张杰.面向21世纪——中国特大城市地区持续发展的未来——以北京、上海、广州三个特大城市地区为例,城市规划,1996(4):22-27.
标签:城市规模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南京特大城市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城市中国论文; 中国统计年鉴论文; 城镇人口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中国人口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