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贫血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论文_巴红娟, 黎冰

癌性贫血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论文_巴红娟, 黎冰

内蒙古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 内蒙古包头市 014040

【摘要】贫血是各种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其临床发生率高达50%以上。贫血可影响肿瘤治疗,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QQL),甚至危及生命。目前,恶性肿瘤及其治疗相关性贫血(简称癌性贫血)受到临床重视。现将癌性贫血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癌性贫血,临床研究,进展

很多癌肿病者在诊疗期间常会伴有疲劳感,多数患者都将其视为正常。其实,这很可能是癌性贫血发出的预警信号。在此提醒癌症患者,别忽视连睡眠和休息都难以缓解的疲乏感。癌性贫血一般因治疗过程中药物产生的毒副作用或是肿瘤本身所致。轻中度癌性贫血常见的外在表现有睡眠和休息难以缓解的疲劳、抑郁、心慌、气短、面色苍白、手脚冰冷等,严重的贫血会威胁生命。

一、资料和方法

1、癌性贫血的发生率

癌性贫血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肿瘤类型、分期、病程、治疗方案、药物剂量,以及患者放疗和治疗期间是否发生感染等因素有关。宋国红等报道263例肿瘤患者,贫血发生率为48.3%,其中泌尿生殖系肿瘤的贫血发生率最高(70.6%)。Dalton等对28个肿瘤中心接受化疗的2821例肿瘤患者进行调查,其贫血发生率由化疗后第1周期的17.0%升至第6周期的35.0%(其中肺癌51.0%,卵巢癌49.0%),说明癌性贫血程度随化疗周期增加而加重。据Campos报道,不同化疗药物治疗卵巢癌患者引起1~2级、3~4级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紫杉醇18.0%~19.0%、6.0%-64.0%,多西紫杉醇58.0%-87.0%、27.0%-42.0%,卡铂或顺铂8.0%-68.0%、1.0%--26.0%。环磷酰胺与卡铂或顺铂联合32.0%--98.0%、2.0‰42.0%。BarrettLee报道,各种癌症放疗后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乳腺癌45.0%、大肠癌63.0%、肺癌77.0%、前列腺癌26.0%、宫颈癌和泌尿系统肿瘤79.0%、头颈癌32.0%。

2、癌性贫血的原因

肿瘤相关性贫血,即肿瘤发生、发展中引起的慢性贫血。研究认为,肿瘤细胞和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可致巨噬细胞活化,使γ干扰素(γ-IFN)、白介素1(1L-1)、肿瘤坏死因子(TNF)等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和分泌增加。

营养缺乏性贫血,以消化道肿瘤多见。如食管癌患者由于病变在腔内生长造成梗阻,进食困难而造成营养不良;同时消化道肿瘤一方面影响叶酸、维生素B12吸收,另一方面肿瘤细胞增生时机体对叶酸或维生素B12需要量增加,均可致机体叶酸或维生素B12绝对或相对缺乏,引起贫血。

失血性贫血,肿瘤本身导致出血,如肺癌、胃肠道肿瘤向腔内生长,其表面破溃后出血,造成失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恶性肿瘤导致溶血的确切机制尚不明了,可能与单核—巨噬细胞功能过度活跃及肿瘤细胞产生某种溶血性产物有关。另外肿瘤相关性急性、慢性炎症也可导致贫血,临床上不少肿瘤患者以贫血为首发症状就诊。

二、结果

1、病因治疗

首先要尽可能明确癌性贫血的原因,对营养缺乏性贫血者可适当补充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等;对失血引起者应找出出血部位,采取针对性治疗;对骨髓转移引起者应给予全身化疗,部分患者可获短期缓解。

2、输血治疗

输血是癌性贫血的常见治疗手段,可有效减轻患者的贫血症状,提高QQL。输血起效较快,多数患者在输血后当天即感症状明显减轻,疲乏感消失。一般对Hb<80g/L或贫血引起明显症状而影响QQL的患者均应立即输血。输血可引起许多并发症,20.0%的患者可出现输血反应,还可增加肝炎、艾滋病、梅毒、人T淋巴细胞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机会。多次输血后患者体内常产生抗体,导致输血后Hb水平维持时间缩短,还可致血色病。输血后产生的免疫抑制作用可能促进肿瘤生长。有资料表明,肺癌输血治疗者比不输血者的5a生存率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极少数肿瘤患者输血后可发生血型变异,故对恶性肿瘤患者检查血型时,除正定型、详细询问输血史外,必须进行反定型,以免错输血造成不良后果。

3、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

EPO是一种物理化学性质较稳定的糖蛋白,主要由肾间质纤维细胞产生,与体内CFU—E受体结合后能使其增殖分化,显著减慢CFU-E的DNA降解速率,抑制CFU—E凋亡;EPO还能与位于骨髓红细胞膜表面的EPO受体结合,促使红细胞集簇形成单位分化成熟为红细胞。据报道,rHuEPO治疗癌性贫血的有效率达32.0%~85.0%,尤其是对化放疗所致的贫血效果较好;其副作用较轻,主要为恶心、呕吐、水钠潴留、关节疼痛等。国外研究证实,rHuEPO治疗癌性贫血无药物积累和抗体产生。EPO治疗癌性贫血效果好,副作用少而轻,是目前临床常用疗法。据临床观察,EPO治疗前多数肿瘤患者的血清EPO并不低,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肿瘤患者体内EPO受体对EPO刺激阈值提高、骨髓对EPO反应性降低等使EPO相对不足,需提高体内EPO水平相对降低其阈值,增加骨髓对EPO的反应性。另外,EPO升高可部分解除炎性因子对红系造血的抑制作用。

癌性贫血患者Hb<110g/L可考虑采用rHuEPO治疗,Hb<100g/L则推荐采用rHuEPO。较常用疗法是EPO—a150U/kg或10000U、每周3次,如治疗4周无效(即Hb升高<10g/L)可增至300U/L或20000U、每周3次。Shasha等用EPO治疗放化疗后肺癌患者,其Hb平均升高19g/L、QOL改善。Crawford等用rHuEPO每周3、2、1次(4万~6万U)的治疗化疗后发生贫血的癌症患者,其Hb提高19g/L,输血量明显减少,QOL改善;特别是Hb从110g/L升至120g/L时,患者QOL改善最明显。

EPO治疗各类癌性贫血的有效剂量为EPO-a40000U、每周1次,Barpeteina200mcg、每2周1次,此疗法可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对明显缺铁的癌性贫血患者采用rHuEPO治疗中及治疗后Hb升高时,宜适当加用铁剂,其有利于纠正贫血。EPO的缺点是疗效较慢(一般用药后平均4周出现疗效),用药量大,疗程长,价格昂贵,约40.0%的患者用其治疗无效。研究表明,接受大剂量化疗的患者对EPO反应差,其原因是化疗产生的并发症感染、营养不良或出血等可能影响EPO疗效。

三、讨论

目前癌性贫血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输血(主要是红细胞悬液)、红细胞生成刺激因子(erythropoiesisstimulatinga2gents,ESA)治疗、补充铁剂以及更改治疗方案四个方面。但是NCCN和EORTC均强调,癌性贫血的治疗首先要评估除了癌症本身或其治疗以外所致贫血的原因,如铁缺乏、营养缺陷、出血或溶血,并予以纠正。在排除这些因素后,对于癌性贫血患者,则应进一步评估其风险因素,包括贫血的严重程度、是否需要立即处理、是否有伴随症状或共病等。根据评估的结果个体化选择贫血的治疗。

输血疗法的优点是起效快,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患者Hb,改善严重贫血带来的生理症状。因此对于严重贫血患者,需要立即处理的,应积极给予输血疗法。输血疗法的缺点是维持时间短,Hb值波动较大。此外血源短缺、输血反应以及感染也是其固有的缺点。目前输血疗法仅适用于出血后的急性贫血、对ESA治疗无效的慢性症状性贫血、在没有时间和机会接受ESA治疗的严重贫血。ESA是目前治疗癌性贫血的最重要方法。ESA包括erythropoietin(EPO)和darbepoetinalfa。EPO的作用机制是:加速骨髓红系造血的恢复、补充内源性EPO的绝对和相对不足。Darbepoetinalfa是一种新型红细胞生成刺激蛋白,与EPO相比,其半衰期更长,生物活性更高。但临床上最常用、研究最多的ESA仍然是EPO。与输血疗法相比,ESA治疗更符合正常生理过程,其可持续平稳地提高Hb值,同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较输血疗法也更方便。但ESA疗法也存在其固有的缺点,如EPO起效慢,大部分患者用药4周后起效,且只有大约2/3病人有效。此外,EPO治疗也存在一些严重的副作用,包括高血压/癫癇发作、血栓形成、纯红再障(PRCA)。有研究表明EPO的使用可能对肿瘤患者的存活产生负面影响,如红细胞比积(HCT)达到42%时增加死亡风险,增加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等。尽管如此,ESA疗法仍然是目前临床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癌性贫血治疗方法。

研究表明补充铁剂能够提高贫血治疗的疗效。NCCN和EORTC均认为功能性铁缺乏者静脉补铁优于口服补铁。在纠正贫血的同时,尽量避免或更改骨髓毒性较大的治疗方案也是不可缺少的一方面,在很多情况下临床医生需要在疗效和毒副作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提高生存率和延长生存时间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分的认识到改善患者的生存也是我们治疗的主要目的之一。

参考文献

[1]刘宝瑛,钟梅,余艳红,等.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血液血栓前状态的检测[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10

[2]秦瑞,吴达荣,胡俊,等.晚期癌性贫血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5(2):107-108.

[3]姚荣欣,高宝辉,倪莉,等.恶性肿瘤患者血清红细胞生成素的水平及化疗对其影响[J].中国癌症杂志,2013,14

论文作者:巴红娟, 黎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30

标签:;  ;  ;  ;  ;  ;  ;  ;  

癌性贫血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论文_巴红娟, 黎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