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余芳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余芳

余芳

霍山县水务局 安徽省六安市 237200

摘要:农田水利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也在不断的支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因此,水利建设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加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管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管理;问题;对策

一、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基本要求,加强水利灌溉管理的意义

为了实现农田水利灌溉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农田水利灌溉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倡节约用水,水资源充分得到应用,从而提高水的利用率、农业的生产效率;第二,农田灌溉规划区域之间需相互协调,如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农业区等规划区域;第三,合理分配灌溉的水土资源,从而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第四,根据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确定灌溉的设备设施、建设方向及建设措施,从而用较少的投资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生产效益及生态环境效益。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加大农业的生产,实施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向规模化及集约化经营的模式的发展目标,实现水利灌溉工程,有利于农业生产经济得到保障。但由于近几年水资源短缺,用户争水矛盾日益激烈。因此,加强水利灌溉的管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农田水利灌溉设备的正常运行,是农村粮食生产安全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有利保障。加强农田水利灌溉的管理,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主导地位。但是,由于今几年才实施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导致灌溉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模式不到位、农民积极性不高、灌溉工程经费不够等方面。

(一)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不到位

由于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体制是基于计划经济下的管理和运行模式,而且水利部门的管理单位受传计划经济下管理模式的约束,水利水管单位的主要职责是防洪、抗旱、灌溉工程看管及水费收缴等管理工作,水管单位对管理体制没有很好的创新,没有把自己的职能当成市场主体,往往采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来进行水利灌溉管理,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农民对水利灌溉工程的积极性不高

由于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周期都比较长,大多数农民工都选择外出打工来谋生,而且现在大多数的农村干部都是非专业的专科毕业生。由于对农业生产没有经验,导致不能很好的指导农民工进行农业生产。另外,乡政府在农业生产中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大多数乡干部及村干部都搬到县城里去住,导致农民工遇到农业技术上的问题,不知如何解决。由于乡政府及乡干部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不高,从而也很难提高农民工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三)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经费不足

虽然水利部门加大了灌溉工程的管理经费,但是由于水利部门降低了农田水利灌溉的水费收费标准,导致农田水利灌溉水费的收入得不到保障,很多地方的灌溉工程都出现了亏损的现象,而且有的灌溉工程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都难以得到保障。由于灌溉工程管理人员的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从而影响了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及工作态度。水利部门也没有资金投入灌溉设备的维修维护,导致灌溉设施时常出故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管理经费的不足对农田水利灌溉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策略

(一)采用农田水利灌溉的科学管理模式

改变传统的计划经济下的管理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灌溉管理方法,从而提高灌溉工程的管理效益。通过加大乡政府及群众的农业生产科学灌溉意识,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如何科学的构建农田灌溉管理模式,针对不同农业生产发展阶段的企业,应构建不同的科学管理模式。如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农业生产企业,采用“以人为本”的灌溉管理模式,从而提高灌溉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而对于发展阶段的农业生产企业,采用过程式的管理模式,从而加强灌溉管理的制度建设。

(二)调动农民工的积极性

农田水利灌溉主要是方便农民进行农业生产,从而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因此,农民工在灌溉工程中占有主导作用。乡政府及村干部应大力宣传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体现灌溉工程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农民工进行思想引导,调动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三)加大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资金投入

由于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在运转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设施及渠道故障等问题。进行农田灌溉设施、渠道的维护和保养,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才能进行灌溉的维护,而灌溉资金主要是由中央、各级地方政府等财政部门投入支出的。由于财政支出的资金受到限制,而且财政支出的大部分资金需要利用在其他水利设施项目建设上,导致了灌溉维护的资金严重不足。因此,应加大政府及中央政府间的相互协调,加大水利灌溉工程的投入资金比例。另外,采取银行贷款的方式,从而有效解决农田水利灌溉设施资金不足的问题。

(四)注重人才的聘用

人才是水利事业正常发展得重要保障,在水利设施管理中一定要高度重视水利人才的培养。要有计划、按步骤得选拔基层人才进行学习深造,以适应现阶段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同时,还要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学习,不断提高职工个人的素质,与此同时还要对农村现有水利技术人员的工作进行细化分工,明确每个人的岗位职责,确保每位工作人员都能成为业务里的水利行家。水利灌溉体现了人类改造自然,创造自然得方法,同时又是农业生产得重要保障,可持续发展得必要源泉。因此,加强水利灌溉管理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农业是支持我国发展的主要经济手段,大力发展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可以积极的带动农业提升生产率,提高经济收益效果,是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完善农田水利灌溉体系,关注农田水利灌溉质量问题,可以有效的预防风险发生。构建水利灌溉科学管理模式,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加大灌溉设施的资金投入,从而确保水利灌溉管理顺利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曾远东.浅谈农田水利灌溉运行管理的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5(16).

[2]张新刚.农田水利灌溉中的主要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1).

[3]汪文斌.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有效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9).

[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机制研究"课题组,韩俊,何宇鹏,王宾.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机制:一个政策框架[J].改革.2011(08).

[5] 徐茂云,安惠君,武文凤.目前我国农田水利灌溉的几种类型[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2001(06).

论文作者:余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0

标签:;  ;  ;  ;  ;  ;  ;  ;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余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