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自主的班级微文化建设实践探索论文_傅丹凤

基于幼儿自主的班级微文化建设实践探索论文_傅丹凤

(浙江省柯桥区华舍大西庄幼儿园 312033)

摘要:微文化是一种集聚的力量,通过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不经意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据此,我们认为幼儿园班级微文化指幼儿园班级的全体幼儿在保教人员的引导下,为实现班级目标,在日常学习、生活和交往中逐渐形成的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满足成长成才需要的,并倡导个性的班级管理。

关键词:班级微文化;自主性;自我管理;环境教育;常规

正文:

微文化是一种集聚的力量,通过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不经意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据此,我们认为幼儿园班级微文化指幼儿园班级的全体幼儿在保教人员的引导下,为实现班级目标,在日常学习、生活和交往中逐渐形成的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满足成长成才需要的,并倡导个性的班级管理。

幼儿的自主性指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带着自己的问题,在自己的探索中解决问题,在自己的尝试中逐渐完成结果。但是工作在学前第一线的老师们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该怎样给予幼儿真正的充分的自主?因为当幼儿有充分的自由空间时会发生很多状况,较开放的孩子会失去规则意识,而相对的,较保守的孩子往往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做些什么,有些孩子会出现暂时性的选择障碍,这既不利于幼儿发展,又会产生安全隐患。基于对幼儿自主性的班级微文化的探索和实践,就如何通过创设班级微文化氛围去影响和实现幼儿真正的自主,我园做了如下尝试:

一、建构自主管理策略,引领班级“制度文化”方向

1、自助活动,萌发自我管理意识。为了让孩子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成为发自内心的行动,我们通过《标志的世界》主题活动让孩子们自己寻找、记录、描述生活中的各种标志,自由结伴寻找、商量:幼儿园哪些地方需要制作标志,制作什么样的标志,为什么?绘制出自己设计的标志与同伴交流,张贴于需要的地方。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努力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和谐,从而强化孩子自我管理的意识。大班年段,我们实行了常规透明制度,让幼儿自己商定班级常规条例,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提醒,每天离园前的5分钟时间反思,回顾一天所做的事情,有没有遵守大家一起制定的常规,这样的互相提示及反省为孩子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打造了较好的基础。

2、自主管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在中班,教师利用了晨间操的时间,放手让幼儿在无老师带领下上下楼梯去操场上做操,经过了几次的练习,孩子们已经能够自觉的排队上下楼梯,老师不在的时候,做操做的更有精神。 重视指导孩子生活自理、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正确有序适时地穿脱衣服、穿系鞋带,整理小床;小班能挑干净鱼刺……在劳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自理能力和自信心的建立。

二、师生情感交融,形成班级“心态文化”风尚

1、融洽与孩子的关系,洞察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需求,解读孩子的行为,将选择与实施的权利勇敢地托付给孩子,营造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为此我们建立了各种游戏周或游戏月(拼图乐乐周、魔尺变变周、棋类pk月等),鼓励孩子们自己策划商量游戏交流分享方式,通过各种方式“招兵买马”吸收更多玩具,让孩子更大方、自信,更富想象力和探索欲望。

2.、根据年龄,提供不同的任务,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小班年段在活动室里养殖小兔、小鱼等动物;中班年段开始走入种植园地、田间活动,让孩子进入田间劳作,如拔萝卜、挖番薯、种植丝瓜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意识。除此之外,还有丰富的大带小的活动,例如在庆六一游园活动时,孩子们带着比自己小两岁的弟弟妹妹去表演,去赚钱,知道买来的东西先给弟弟妹妹吃,弟弟妹妹做有危险性的动作时,会即使阻止等,利用孩子已经是哥哥姐姐的自豪感来增强孩子的责任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大胆创新改良,促进班级“物态文化”建设

1、幼儿的自主创新,教师给予积极地回应

幼儿的思维随着年龄的逐年增长,创造能力也越来越强,在小班的时候,孩子利用矿泉水瓶的圆锥部分制作成喇叭,并利用这样简易的喇叭组织讲故事的节目,对于孩子们兴致勃勃的表演,教师除了做一个有心的观众,也参与了他们的活动。中班时,孩子在喝完牛奶瓶后,利用牛奶瓶里的空气用力挤压,将插在牛奈瓶里的吸管喷射到空中,借此机会,教师引导幼儿一起研究喷气式的游戏,创造出更多的玩法。面对孩子的创新,教师把握一切机会提供支持,只要是孩子们在自主活动时,需要的任何游戏材料,教师都会想方设法的满足他们的需求。

2、突出环境的“教育、互动、创意”的理念,从细节着手,挖掘有价值的内容,把“主题墙”与“互动展示”巧妙整合。结合班级特色将每一角落精致化,特色化,让孩子“一见钟情”,让环境真正成为孩子们心智成长的精神家园,快乐学习的美好地方。

3、创新思维,重视对课程的解读和反思,在“预设”中体现匠心,在“生成”中展现智慧,促进有效互动,不断优化课程。

(1)在课程设置方面,选择适宜本班孩子实际情况及兴趣特征的活动进行开展。

(2)关注主动发展,优化活动细节。注意平时所提供材料的层次性,尊重幼儿原有基础,让每个孩子都有“跳一跳摘到苹果”的机会,在平实中演绎精彩。

3、润泽节日活动,形成德育形式多元化。挖掘节日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道德教育资源,开展德育活动是物态文化建设有效的途径。教师节开展“尊师——感恩于行”活动;中秋节开展“团圆——幸福共享”活动;国庆节开展“爱国——感动与荣耀”活动;重阳节开展“敬老——温暖与回报”活动,等等。还组织各种亲子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懂得爱是生命和生活的不竭动力,懂得关怀、学会感恩才有温暖的道理。

四、聚焦细节品质,提升班级“行为文化”实效

1.不同时期,提供不同的自主空间、时间让孩子自由支配

在中班以后,每天的晨间、午间活动为自主活动的时间,让幼儿自由分配、规划。有的孩子在这段时间里画画、涂色,有的孩子玩区角里的材料,有的孩子找个好朋友,坐在一角聊天交流动画片的内容,有的孩子会去午睡室里安安静静的看图书。进入大班以后,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在一日活动中,我们又特地设置了课间十分钟时间,供幼儿自由安排,可以是在活动室里游戏,也可以到户外去自由游戏,但是一听到教师的铃鼓声就必须马上回来。

2、塑造飞扬个性,建构个性活动。不放弃遗漏每一个孩子的“每一次”,搭建全方位的不拘一格的幼儿展示平台,让幼儿充分展示自己。每日:晨间《新闻报道》,鼓励幼儿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感受、体验和见闻;午餐前《报餐员》,培养幼儿耐心、安静倾听的习惯,为幼儿创造个别表达个别辅导的机会;午睡前《睡前小喇叭》,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为以后进行交流提供模仿的对象……

基于幼儿自主的班级微文化建设是一个任重道远且富有挑战的过程,是带给我们幸福丰盈感受的过程。让孩子们在我们精心打造的班级文化中童星闪烁、个性飞扬!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4.

[2]唐淑.《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第三期.

[3]虞永平.《幼儿园班级管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4]《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5]《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福建出版社2000.

论文作者:傅丹凤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基于幼儿自主的班级微文化建设实践探索论文_傅丹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