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区的设置与指导——活动区的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作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活动区活动是完成幼儿园教育任务的重要手段。利用这一教育手段为幼儿提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等大量活动机会,让每个幼儿自由选择、自由结伴、自由活动,充分让幼儿在活动区中表现自己,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他们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
活动区的作用在于:
一、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自我表现力
从心理学角度讲,每个幼儿都有表现自我的需求。在音乐区中,他们通过协调的舞蹈动作、优美的歌喉及敲打节奏乐器来表现自己对不同性质音乐的理解。在悄悄话区,幼儿通过讲故事,讲“我快乐的一天”等来表现自己的语言才能。在美工区中,幼儿通过画笔反映出对周围美好事物的向往。在建筑区中,表现自己的建筑才能。总之,在每个活动区中,孩子都能充分表现自我,发挥自己的特长,使幼儿在充满和谐的气氛中生活。
二、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俗话说“心灵手巧”,幼儿经常动手操作就会变得更聪明。在认知区中,幼儿玩“摸箱”来感知物体的不同材料,不同形状;玩“牌”、玩“数学卡片”、“数不同的实物”来感知数的概念;动手折、剪图形来感知不同形状的关系。在建筑区,幼儿通过自己搭、插积木来发展空间知觉。在美工区,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玩具。在科学实验区,幼儿通过动手摆弄各种材料培养其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可以发展各种能力。
三、培养幼儿自由交往能力
从小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长大就能适应社会环境,适应时代对他们的要求。每天活动区开始时,幼儿自由结伴,自由选择活动区游戏,使幼儿在轻松和谐气氛中生活。每个活动区不是自成一体完全封闭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如幼儿离开娃娃家而去搭积木,或从娃娃家出来“买菜”,“带孩子”看病去“加工厂”上班等。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学会了交往。在每个活动区内也要相互合作,如在建筑区有的幼儿建筑“大房子”,有的幼儿插“小动物”;在美工区合作完成一个手工作品。从而让幼儿体验合作成功后的快乐。
四、教师通过活动区可以观察、了解、指导幼儿,因人施教
研究幼儿,了解幼儿,起源于观察,它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每名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发展的关键。幼儿在活动区中的表现是自我能力、自我感情的真实流露,这正是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好时机。由于活动区这一特定的教育形式,教师在观察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在一个区中了解这组幼儿的能力水平,对不同能力的幼儿分别给予指导;又可以“跟踪”某一幼儿进行观察,看一看这名幼儿共玩了几个活动区,在各个活动区中的语言、行为、表现,便于对幼儿研究分析,做到因人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