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如何让高中语文课堂有效生成。一、开展课堂展示——难点知识主动学;二创设课堂辩论——疑难问题辨中解;三、命生活化作文——作文思维练中提;四、运用经典设题——微文教学生成练。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 有效生成 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语文教学的课时量越来越多,每天每班两节语文课是高三四月选考后的常态。而面对高考压力,学生普遍认为高考语文成绩差距不大,平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课堂上学习疲软现象越来越严重,有些学生将学习重心放在那些能短时间提高自己分数的学科上,甚至放弃了语文学科,这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40分钟的语文课堂,让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上精彩生成,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笔者认为,使高中语文课堂有效生成,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开展课堂展示——难点知识主动学
在语文教学中,诗歌的教学是最难的,学生连读懂都很难,更别说鉴赏了。学生除了学习课文中的几篇诗歌外,诗歌赏析积累很少。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消除学生赏析诗歌的畏惧心理,笔者首先在读懂上下苦功,进行诗歌分类赏析,按照传统教学方式,都是老师自己搞专题,自己讲。
而美国学者艾德加·戴尔1946年发现的“学习金字塔”——让笔者从中发现学习内容的留存率不足50%的几种学习方式,都是被动学习或个人学习;而学习内容的留存率达到或者超过50%的几种学习方式,都是主动学习或参与式学习。越是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越要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
因此,在笔者开展一个“聚散总有缘”的送别诗的专题鉴赏后,就开始着手让学生分组去分类赏析,“怀古咏史诗”、“边塞诗”、“闺怨诗”、“咏物诗”、“哲理诗”等,由他们自己选中命题的诗歌专题在展示课中一一呈现,从学生的视角选材、设计、提问、讲解,方式新颖,比较贴近学生,学生也乐意听,再加上老师的恰当点拨,在意象手法主旨上的提炼概括,让碎片化的记忆系统化。学生在搜集资料,撰写发言稿中,既培养了团队的合作精神,也提高了自己鉴赏诗歌的能力。再利用微课的平台进行相互交流,学生的积累就更丰富了。做了一个月专题积累后,学生不再畏惧诗歌赏析。在读懂诗歌的问题上有了较好的突破。
二、创设课堂辩论——疑难问题辨中解
2017年的考试说明强调“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而如何理解和评价成了教学突破的重要环节,除了名家的评价作辅助之外,“我注经典”也是个比较重要的环节。而且在其中设计的思辨环节,更是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例如在教《孔鲤过庭》时,笔者设计让学生讨论:“作为父亲这样教育儿子是不是少了一份温情?说说你的看法。”
示例一:
我不这样认为,从孔子教孩子的内容来看,学《诗》,学《礼》。“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可见孔子教给孩子的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这真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从孔子对儿子的态度来看,孔子“远其子”是不偏爱儿子,说明教学上不偏私,有教无类,对学生一视同仁。“远其子”实际上是对子女的严格要求,是君子爱子的体现。假如孔子对自己的孩子很好,孩子会恃宠而骄。所以,孔子对孩子的爱是爱的深层,体现了一个父亲的独特的爱。
示例二:
我认为孔子对儿子确实比较疏远。无私,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无情。对儿子惜言如金,大概也缺乏耐心吧。一方面可能工作确实忙,对儿子的学习有些顾不上;另一方面,可能孔鲤学习能力和水平有限,对他的期望值不高,甚至有些灰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最终的结果看,孔鲤学无所成,是不是也说明了孔子教育儿子并不成功。
学生思维在碰撞中绽放,在教学中抓住矛盾点设计教学,确实可以摩擦出火花,如在《知其不可而为之》设计你赞同孔子的观点还是赞同长沮桀溺的观点。在诸子百家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中,打开学生思辨的门,让学生在思维的纵横驰骋中感受语文课堂的魅力。这样的课堂生成是精彩有效的。
三、命生活化题目——作文思维练中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即是死教育。”确实如此,生活确实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以生活为中心,才有动力,是正真的教育。而以生活为题材设计的作文题目,学生也是乐意去尝试,乐意去写的。
例如“教育艺术杯”全国课堂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詹鑫老师在设计作文教学的时候就这样操作的,请以“中学生为什么总怕写作文”为开头写一段文字。然后让学生谈怕写作的原因,再在主体与客人、内因与外因、正面与反面、主观与客观、微观与宏观、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中选取一个角度进行原因归类。并让学生当堂写出来。在此基础上,思考原因背后的原因,以“中学生为什么总怕写作文呢?……归根到底(实质上/从根本上说),……”的句式修改自己的文章,在学生反复修改中,思维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最后展示老师的范文:“中学生为什么总怕写作文呢?总的来说,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中学生的主观因素,如缺思考,无从下笔,缺素材,言之无物;字太差,卷面难看……二是客观因素的影响,如不管用不用心,作文分总是拉不开;条条框框约束多,难以激发写作兴趣;阅卷老师口味多样,阅卷评分尺度不一……然而归根到底,主要是教育体制的问题,当前的体制下,“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学生怕写作文,是被作文背后的分数牵制。作文的评分太主观导致分数偶然性因素干扰大,电脑评卷赶时间导致作文得分高度集中。既然努力了也不一定拿高分,不努力也能拿“保险分”,教师和学生就愿意把时间都花在其他更能“抢分”的题型或者学科上,于是作文一直被冷落,被忽略,长此以往,学生又焉能不怕?”学生在感性认识中达到理性的升华。“因果分析:论证的抓手”,詹老师独特深入浅出的课堂精彩设计,是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这样的课堂生成是有梯度、有深度的,令人叹服。
四、运用经典设题——微文教学生成练
章太炎先生有言:“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中国之所以能成立,它背后的精神性的东西就是国学。因此,每天在下课时播放国学经典诵读成为语文课堂又一享受的活动。语文课堂生成,离不开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在下课播放经典诗歌赏析诵读时,笔者就针对播放的内容设计了课堂展示的内容,请写一段诗歌推荐词或请写一段诗歌诵读的开场白。有目的地阅读,听读的内容会在学生的笔下再创造。在听了诗歌评论后的开场白就有了质的飞越。
高三(5)班的卢诗茗在聆听了郦波教授的讲解的王阳明《泛海》后,这样写道:“世界之大,有多久没有遇到那般坦然自若,从容不迫的身姿;有多久没有遇到那般看淡万物,淡然荣辱的心态;有多久没有遇到坚毅无畏,正义凛然的精神……到底是被世俗扰乱了心境,还是丑陋人心的发芽。明明还没好好地感受,就走入了不正确的道路。今天就让我们进入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去体会那般原始的纯明心境吧。”这样结合生活体验写的独特开场白,没有对作者和作品的渗透的解读是写不出这样的文字的。
经过近一个月的诗歌赏读后,笔者也叫学生结合自己学校的图景,以小组为单位做诗配图的创作,并推荐各组的优秀作品,其中张韬同学竟然写出了这样的诗句:“灵石自古花鸟啼,小荷新新池水清。问君来游几时行,樟木垂拱白鹭鸣。”好一句“樟木垂拱白鹭鸣”。动静中写出了灵中的清净美好,“垂拱”一词在谦恭中蕴含了多少期待。乡下中学的学生确实基础差,可我们不要在教学上贬低学生,贬低自己,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出彩的课堂就是在老师的精心设计和期待中形成的。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浙教基,〔2015〕,36号,ZJSP04-2015-0002。
[2]朱永新 新教育的理想课堂[M].新教育.漓江出版社,2014。
[3]吴少玲 生成性课堂教学研究[M].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浙江省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论文作者:方利贞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5月总第2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7
标签:学生论文; 孔子论文; 诗歌论文; 课堂论文; 笔者论文; 语文课堂论文; 儿子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5月总第234期论文;